在武漢市第一初級中學金雅校區,學生見到徐端,都會親熱地喊她「端姐」「老徐」。她懂孩子的心,樂於跟學生「打成一片」,是學生的良師,也是益友。

徐端(右二)和學生在一起。記者劉嘉 攝
跟著「端姐」學數學有很多樂趣,她能把數學課講得像脫口秀一樣好玩。講「菱形」,徐端會請大家觀察同學衣服上的菱形花紋;教方程,她會用「拿袋子裝蘋果」提醒大家注意解方程要有整體思想;談「絕對值」,她編了「生雞蛋」和「熟雞蛋」的故事,幫學生記清易混淆的知識點;學幾何,她帶著學生用「幾何畫板」軟體,讓幾何圖形「動起來」。
今年3月14日,徐端在班裡舉辦了一場「π day」,請同學們上台分享與「π」相關的知識。大家自己找資料、做PPT、畫小報、剪小視頻,分享的內容各不相同——有學生講「π」的歷史,有同學背出了圓周率小數點後200位,現場掌聲、笑聲不斷。
「學習不止於課本,我們要給學生提供空間,讓他們在探索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徐端說,對孩子來說,真正的快樂源於通過努力獲得正向反饋,這是能牢記一輩子的體驗。「如果孩子的眼裡只有考試和分數,那生活該多沒意思。」為了幫學生緩解「分數焦慮」,徐端曾把寫了鼓勵話語的小紙條貼在試卷分數上,避免分數被其他同學看到。一點一滴中,她和孩子們之間的信任日益深厚。

徐端的數學課。記者劉嘉 攝
在校園裡,常能看到徐端與學生一起討論熱門韓劇、漫畫、遊戲;她開的「四班好聲音」「年代秀」等系列主題班會,很受孩子們歡迎;學生寫周記傾吐心聲,她寫的留言常常比周記還長。她的學生說:「這樣的『端姐』,誰能不喜歡?」
和學生親密無間的相處中,徐端敏銳抓住一個個教育契機,幫助這群青春期的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班上曾有個男生小江(化名),剛進初中時成績在班裡靠後,他也因此總是沉默寡言。徐端默默觀察著,發現小江很有音樂天賦,鋼琴、二胡、嗩吶都會。元旦聯歡會前,徐端就跟小江說好,請他帶件樂器來在同學們面前表演。那天,小江站在教室門口,仰起頭用嗩吶吹奏校歌。一曲吹罷,小江身邊擠滿了「觀眾」,對面教學樓每層走廊都站滿了人,大家都探頭欣賞,為他的表演使勁鼓掌。一下子,全校同學都認識了這位「會吹嗩吶的小明星」。從那以後,他變得越來越有自信,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
「初中3年,是由兒童走向少年的關鍵階段。我希望孩子們能擁有精彩豐盈的初中生活,成長為有活力、有個性的陽光少年。我願意一次次『重返』少年時光,陪著他們慢慢長大。」徐端說。
【編輯:王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