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經常能看到大街上會有老人擺著小攤子,身邊掛著「算命」的旗子,很多時候周邊會圍上不少人,聽「大師」講解命運。在那個時候,算命更像是一種手藝。
在進入了21世紀之後,隨著國人文化水平的提高,現代人普遍都相信科學,大街上算命的大師也少了。這個時候,絕大多數人都以為現在沒人信算命了,這個手藝也快沒了。但事實上,現在的算命已經不只是一門手藝,而成了一門產業。
據統計,從2000年開始,我國算命相關公司開始不斷增加,2000年當年就新增了611家,之後增速越來越快,2019年達到了3673家,而現在和風水相關的企業更是多達四萬家。
不僅如此,這些公司中還有一部分完成了上市。據統計,占卜算命賽道中已經融資的項目共計20個,甚至有9個項目拿到了千萬融資。
對於這個產業的發展,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感受到。但其實算命產業的增長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也能見到。雖然現在大街上擺攤算卦的人少了,但在互聯網發展起來之後,算命這個產業也轉移到了網上。
可能不少人也都接觸過,現在的購物平台都有算命的「套餐」,包括很多微信營銷號中也都有「大師算命」,還有網上的那些有關風水、占卜、算命的圖文、音頻、視頻也都是這個產業的產物。
既然算命這個產業能發展得這麼迅速,自然也是因為有市場、有需求。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即便進入了21世紀,其實現在相信算命的中國人也比比皆是。在1996~2003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對算命做了三次調查。
而三次調查的結果都一樣:每四個中國人裡面,至少有一個人相信算命,總人數超過3億人。其中,四成人被算過命,有近2/3的人相信算命的結果。
除此以外,美國普度大學在2011年也發布了一份關於算命的研究報告,其中顯示,中國有近1.45億人相信風水,1.41億人相信財神,3.62億人在此前一年的時間裡算過命。
顯然,中國對算命有需求的群體是十分龐大的,佔到了總人口的1/4。那麼為什麼在這個科學普及的時代,依舊會有那麼多人會算命呢?
事實上,這其中要分兩種情況,在算命的人群中,一種人是真的相信甚至是依賴算命的,還有一種人只是覺得好玩。
對此,中國科協就曾對「為什麼要算命」這個問題做出調查,其中,回答「好玩」的人佔比最高,高達30.3%。而剩下的人回答都是為了驅邪消災、心裡迷惑、想得到解決問題的建議等等。
而這些確實相信算命的人之所以會有算命的需求,很多都是因為生活不如意,又或者是做生意的人想圖個吉利。當他們在算了一次命,並且覺得「大師」算對了之後,往往就會成為「粘性用戶」,還會建議身邊的人去算命,進而把算命這個產業追捧得愈發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