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團體冠軍、混雙冠軍,世乒賽團體冠軍、男雙冠軍、混雙冠軍,這是王楚欽在此前職業生涯中取得的三大賽(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戰績,但這份履歷缺乏了最關鍵的單打冠軍,長期男單世界排名第一卻在三大賽單打比賽中屢屢敗北,使得王楚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名不副實」的爭議對象。
但在北京時間5月25日晚,這一切迎來了轉變。在當晚進行的多哈世乒賽男單決賽中,王楚欽以大比分4比1輕鬆擊敗近期狀態極佳的巴西名將雨果·卡爾德拉諾,將自己的名字刻在聖·勃萊德杯底座上的同時,也用一個沉甸甸的三大賽單打冠軍徹底擊碎了爭議。
巴黎奧運會周期,王楚欽和馬龍、樊振東組成了中國男乒的黃金三角,但隨著新周期內兩名隊友的淡出,王楚欽順理成章成為中國男乒新一任旗手。但從巴黎開始,這名左手將在單打賽場上屢屢受挫:在巴黎奧運會賽場上,王楚欽在1/16決賽中不敵瑞典選手莫雷加德;在奧運會之後,王楚欽陷入了長期低谷,在亞錦賽輸給名不見經傳的伊朗14歲小將本雅明·法拉吉;今年4月的男子單打世界盃中,王楚欽在半決賽以大比分3比4輸給雨果,再次與證明自己的機會擦肩而過。儘管這幾場比賽中,王楚欽也奪得過wtt福岡總決賽男單冠軍、wtt重慶冠軍賽男單冠軍、亞洲杯男單冠軍等榮譽,但三大賽單打冠軍的空白還是讓他時時刻刻處在爭議中心。
從前,王楚欽在面對質疑聲的時候,應對辦法只有去證明自己,但在求勝心切也成了王楚欽在大賽賽場上出現心理波動的原因之一。但從2025年開始,王楚欽的心態出現了重大轉變,他把自己定位成「挑戰者」,並直言「不需要向誰證明什麼」:「我需要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不斷創造好成績,我並不是為了誰的聲音而打乒乓球。」這樣的心態在比賽中,則體現為比以前更堅決的戰術執行和更頑強的心態,從亞洲杯男單比賽開始,王楚欽有多次在比賽中面臨困境,但最終都能依靠頑強的鬥志咬下比賽,即便是鏖戰後不敵對手,王楚欽也總能通過勤思彌補差距,並在下一次對決中克敵制勝,本場世乒賽男單決賽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兩個月前的乒乓球亞洲杯上,王楚欽在採訪中曾頻繁提及自己「挑戰者」的身份,最終他如願收穫男單冠軍。而在出征多哈世乒賽前,王楚欽在接受採訪時重申了自己「挑戰者」的身份,並定下「不輸外戰」的4字目標,直言要彌補一個月前在澳門世界盃半決賽中惜敗雨果的遺憾。如今世乒賽單打硝煙已經散去,王楚欽也用沉甸甸的冠軍獎盃踐行了諾言。
走下賽場,一切清零。對於王楚欽而言,多哈世乒賽男單冠軍只是起點,但只要保持住「挑戰者」的心態,相信王楚欽能在接下來的三大賽單打賽場上繼續續寫屬於自己的傳奇故事。
文 | 記者 呂航
圖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