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性格、發簡訊習慣與自信:三者的奇妙聯繫

2025年06月15日23:20:16 星座 1146
內向性格、發簡訊習慣與自信:三者的奇妙聯繫 - 天天要聞
via:pixabay

作者 | eric w. dolan
翻譯 | caroline
審校 | 酷炫腦
美工 | jenny
編輯 | 加薪

新研究發現,把發簡訊作為逃避方式的人的自信心水平實際上比預期的要高。



你是否曾好奇,在數字通信盛行的今天,人們發簡訊的動機是什麼?是為了勇敢表達自我,還是僅僅為了逃避現實的紛擾?對於那些內向或外向性格的人來說又會怎樣?最近的一項新研究不僅揭示了人格特質、簡訊使用動機與自信心之間的複雜關係,還帶來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新發現。

如今,發簡訊幾乎成為年輕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著人們交流方式的這一重大轉變,研究者們也開始密切關注不同人群如何利用簡訊這一工具,以及這種交流模式可能帶來的深遠心理影響。

長久以來,心理學界普遍認為,內向的人往往比外向的人自信心水平低。然而,數字通信的興起為內向者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讓他們可以用比面對面交流更舒適的方式表達自己。

這項研究的核心在於探究發簡訊的兩大動機——表達自我與逃避現實——是否會對內向或外向等性格特徵與自信心之間的固有聯繫產生調節作用。研究者們希望了解這些動機如何緩解或加劇與內向、外向性格相關的典型自信心難題。

「在構思我的博士項目時,我時常觀察身邊的年輕一代,他們對技術的態度與父母輩截然不同。比如,他們幾乎從不查看語音郵件,而是更傾向於通過簡訊來溝通。」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臨床心理學家保莉特·迪迪亞(paulette didia)回憶道。

「我很好奇,這種對簡訊的偏好會對他們的人際關係和自信心產生怎樣的影響。特魯布博士之前創建了信息動機問捲來研究發簡訊背後的動機,我們想知道不同的動機會對自信心產生怎樣的影響。同時,作為一個內向者,我自身也偏愛發簡訊,因此我很好奇,內向者與外向者是否會在發簡訊及其對自信心的影響上有截然不同的體驗。正是這些疑問,促使我們開展了這項研究。"

在研究中,迪迪亞及其團隊從佩斯大學招募了157名參與者,他們大多是平均年齡為19歲的年輕人。這些參與者被要求完成一項詳細的問卷調查,內容涵蓋他們的性格特徵、自信心水平以及發簡訊的主要動機。

為了準確評估內向性和外向性,研究團隊採用了一個經過嚴格驗證的心理學量表,該量表能夠精準捕捉個體在這兩種性格特徵之間的細微差異。同時,自信心則是通過一個專門設計的量表來評估的,該量表通過一系列問題,詢問參與者相較於他人,他們對自己的自信程度如何。

研究人員還使用了一份專門設計的問卷,以了解參與者發簡訊的動機。這份問卷巧妙地將發簡訊的動機劃分為兩大類:一是「表達」動機,即個體傾向於利用簡訊傳達那些面對面交流時難以啟齒的想法與情感;二是「逃避」動機,即個體在遭遇不適或無聊情境時,會選擇發簡訊作為轉移注意力的手段。


內向性格、發簡訊習慣與自信:三者的奇妙聯繫 - 天天要聞
via:《蠟筆小新》

研究結果揭示了一些有趣的模式。其中一個重要發現是,與不使用簡訊的人相比,主要將簡訊作為自我表達手段的內向者的自信心水平更高。這表明,對於內向的人來說,簡訊可能是一種有價值的工具,可以讓他們更自由、更真實地進行交流,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然而,研究結果也表明,如果一個人同時也把發簡訊作為一種逃避的手段,那麼發簡訊進行自我表達的好處就會被削弱。具體來說,當逃避的動機較高時,內向與自信之間的正相關關係就會減弱,這表明依賴簡訊逃避現實生活困境的行為,可能會阻礙自我表達所帶來的自信提升。

對於性格外向的人來說,研究結果有些出人意料。與預期相反,那些把發簡訊作為逃避方式的人的自信心水平實際上比預期的要高。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因為簡訊可以讓外向者保持社會聯繫,即使在無法進行面對面交流時也能找到刺激。

然而,當這些外向型性格的人把發簡訊作為自我表達的主要方式時,似乎就削弱了把發簡訊作為逃避的保護作用,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通常更喜歡即時、實時的互動,而不是簡訊的延遲性。

佩斯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萊奧拉·特魯布(leora trub)對此評論道:「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人們總是渴望找到簡單明了的答案和解決方案,比如技術究竟是好是壞。但我們的研究表明,事情遠比這複雜得多。」

迪迪亞補充道:「我們驚訝地發現,我們的研究結果與現有文獻中的許多觀點存在顯著差異。作為內向者,這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或許未來的研究能夠促使內向者與外向者的自信水平更加均衡。」

但與所有研究一樣,也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考慮。首先,這項研究的橫斷面設計意味著我們僅能捕捉到某一時刻的狀態,難以確定因果關係或追蹤自信心與發簡訊行為隨時間的變化趨勢。此外,本研究在covid-19期間進行,這一特殊時期的社交行為和溝通模式均發生了顯著變化,可能對研究結果產生了一定影響。

迪迪亞指出:「如果這些發現能夠成為未來研究的方向,那將非常有趣。考慮到我們的數據收集工作已過去兩年,我很好奇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我們是否還能觀察到相同的結果,畢竟大部分限制和對疫情的恐懼似乎都已緩解。」

儘管如此,研究結果還是凸顯了發簡訊動機與個性特徵和自信心之間的微妙聯繫。迪迪亞解釋說:「我們希望提高人們對使用簡訊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的認識,無論是出於哪種動機,都是為了更好地與周圍的人溝通和建立關係,同時也是為了讓技術的發展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作用,減少消極影響。」


內向性格、發簡訊習慣與自信:三者的奇妙聯繫 - 天天要聞
via:《蠟筆小新》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和微信群
 微信加群 

  

參考文獻(點擊滑動查看)

1.didia, p., trub, l., & hassinger-das, b. (2024). stuck in the dm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roversion/extraversion and self-confidence through text-based communication. 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內向性格、發簡訊習慣與自信:三者的奇妙聯繫 - 天天要聞

星座分類資訊推薦

周運 星月呢喃2025年7月6日 - 7月13日十二星座運勢 - 天天要聞

周運 星月呢喃2025年7月6日 - 7月13日十二星座運勢

周運 星月呢喃2025年7月6日 - 7月12日十二星座運勢:白羊座(3月21日-4月19日):6日,注意你的錢花到哪裡去了。在捐款、購物或支付賬單之前,先制定預算。7日和8日,拒絕讓不確定性導致代價高昂的錯誤、反應過度或個人挫折。少說話,
天津市委批准,開除李洪偉黨籍 - 天天要聞

天津市委批准,開除李洪偉黨籍

在幹部選拔任用中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利用職務影響低價購房;目無法紀,指使他人打探案情……7月5日,天津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市委組織部原副部長、市公務員局原局長(兼)李洪偉被開除黨籍、公職,涉嫌受賄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李洪偉 資料圖李洪偉出生於1970年3月,山東諸城人,全日制大學學歷,法學...
面相全變了!再看35歲鹿晗和27歲關曉彤,馬伊琍的話終於有人信了 - 天天要聞

面相全變了!再看35歲鹿晗和27歲關曉彤,馬伊琍的話終於有人信了

4月20日,鹿晗的35歲生日,全網都等著,關曉彤每年一次的卡點慶生,卻撲了個空。長期高強度衝浪的她,反常的安靜一整天。祝福斷了,零互動,分手傳聞愈演愈烈,也因為一直懸而未決,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被拉到熱搜上猜疑一番,分,還是沒分,撲朔迷離,進而持續的引爆話題。新一輪關注又起來,是鹿晗跟關曉彤,同時有了新動...
賽百味打工七年,這是一個數學教授的簡歷 - 天天要聞

賽百味打工七年,這是一個數學教授的簡歷

在大夥的普遍印象里,大學教授這種人,應該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一路坦途,必須本、碩、博連讀,想做個博後也是順手的事。 但最近哥們刷到條新聞,最近入職了中山大學的傳奇數學家張益唐,簡歷上居然出現....
《道德經》解析者,需要的基本素養 - 天天要聞

《道德經》解析者,需要的基本素養

《道德經》是一部偉大的《自然科學研究方法論》。對於它的解讀不是普通學者可以勝任,大學畢業留在學校,從沒有進入過社會的象牙塔式學者,幾乎就是垃圾解讀的高發人群。(沒有貶損之意)他們必須具備以下基本特質:第一,理科生,物理學起碼高等物理級別。因
一線房價跌回2016!跌幅超30%背後,誰偷走了中產財富? - 天天要聞

一線房價跌回2016!跌幅超30%背後,誰偷走了中產財富?

在進入到2025年之後,一線城市的房價整體跌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深圳領跑跌幅榜,房價下調了39.3%,價格已經跌回了2016年5月。此外,上海也沒撐住,30.6%的下跌把價格帶回了2016年3月。北京跌幅略微輕一些,29.5%的跌幅對應著2016年8月的價
今明兩年,持有「二套房」的家庭或面臨「3大問題」,別不當回事 - 天天要聞

今明兩年,持有「二套房」的家庭或面臨「3大問題」,別不當回事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擁有二套房子的人算得上是人生的大贏家。這些家庭通常一套房子用來自住,另外的房子用來出租。顯然,擁有二套房產的家庭趕上了紅利期,不少人實現了財務自由。而從2022年開始,國內房價就進入到調整的趨勢之中,不僅是房地產市場成交低迷,而且房價也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