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經濟、撫育、住房、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有些現代年輕人已經不願生育和養育孩子了。
為了提高生育力,各地政府首先在經濟上加以補償。呼和浩特市從2025年3月1日起,對符合條件的家庭生育一孩一次性發放育兒補貼1萬元;生育二孩發放育兒補貼5萬元,按照每年1萬元發放,直至孩子5周歲;生育三孩及以上發放育兒補貼10萬元,按照每年1萬元發放,直至孩子10周歲。湖北天門市2024年9月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措施,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別可享受9.63萬元、16.51萬元補助,包括一次性生育獎勵、育兒補貼、購房獎補等。
讓機器人照顧孩子,目前依然是科幻小說中的場景。視覺中國|圖
經濟原因可能只是一個方面,人們不願養育孩子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養育孩子太辛苦、太勞累、太麻煩、太費時。
對此,在信息和人工智慧時代,也有解決的方法。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培育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研發擁有具身智能的機器人保姆(月嫂)有可能緩解人們養育孩子的辛苦和勞累,提升人們的生育意願。
具身智能是一種基於物理身體進行感知和行動的智能系統,能通過智能體與環境的交互獲取信息、理解問題、做出決策並實現行動,從而產生智能行為和適應性。擁有具身智能的人形機器人,能與人、生物、環境互動,並且可以學習和思維並採取自主行動,除了照料老人,人形機器人比較適合帶孩子、哄孩子。
在養育孩子方面,需要機器人有學習能力,如像保姆、月嫂一樣會抱孩子、餵奶、換尿布、哄孩子等。
抱孩子和哄孩子需要的具身智能與人的演化有關。首先是要讓人形機器人學會用人的方式抱孩子,如大多數母親(69%)都是左手懷抱嬰兒。可能的原因是,人的心臟在胸部略偏左的位置,嬰兒被抱在左邊時,更容易聽到父母的心跳聲並因此安穩下來,讓父母安撫嬰兒更加容易。另外,右大腦半球主導情緒處理,父母將嬰兒抱在左邊,身體左側接收的信息投射到右半球,更有利於情感溝通。左手抱嬰兒時,父母花比較少的精力就能發現孩子的不舒服。因為人的左臉通常比右臉更具表現力,表達出的情緒更容易被別人準確識別。把嬰兒抱在左側時,父母看到嬰兒左臉的幾率比較大,嬰兒也更常看到父母的左臉。還有一種解釋是,左手抱嬰兒是因為九成人是右撇子,左手抱孩子才能騰出靈活有力的右手去做其他事情。
如果是人形機器人照料孩子,就應當教會它們主要用左手抱孩子,因為這是人類在演化中形成的習慣,也是具身智能的一種。下一步,需要深度的具身智能,如機器人能學習如何哄孩子不哭鬧,如何觀察嬰兒的表情,是餓了還是渴了等。
養育嬰兒最讓人煩心的是嬰兒哭鬧,怎麼都哄不好,這有可能是方法不夠科學。日本一個研究小組對日本和義大利的21名嬰兒進行試驗,母親們嘗試用4種方法讓嬰兒安靜下來:抱著嬰兒走動、將嬰兒放在嬰兒車或搖床上來回搖動、坐著抱住嬰兒、讓嬰兒躺在床上。試驗每次持續5分鐘,並根據母親的喜好在家或實驗室中進行。
當母親們坐著抱住嬰兒或把他們放在嬰兒床上時,哭鬧的嬰兒並沒有平靜下來。但當母親抱著嬰兒四處走動時,他們都停止了哭泣,其中近一半在5分鐘內入睡。在搖晃的嬰兒車或嬰兒床上也有類似的鎮靜效果,但程度較小,可能是因為搖晃產生了與行走類似的運動節奏。
附在嬰兒身上的心臟監測儀顯示,與其他哺乳動物的寶寶一樣,當被母親攜帶走動時,他們的心率會減緩。而讓父親攜帶嬰兒進行的初步實驗表明,抱著嬰兒走動也能讓他們安靜下來。
這種方式反映了人類的演化進程,很早的時候人類幼兒可以在父母日常活動時睡在他們身上,即便在發現有捕食者威脅時,也能讓幼兒保持安靜,進而帶著孩子躲開捕食者。因此,抱著和背著孩子四處走動能哄睡嬰兒,不過,這項研究也指出,哄睡嬰兒後可以再抱5到8分鐘,然後再把他們放在嬰兒床上,因為研究中睡著的嬰兒如果被提前轉移到其他地方,往往會醒來。另外,這種哄睡的方法儘管對嬰兒都比較管用,但對6個月左右的嬰兒效果最好。
那麼,人形機器人保姆或月嫂能否學會用這種方式來哄孩子不哭鬧呢,這也是高度具身智能的一種體現。當然,會哄孩子只是機器人具身智能的一個方面,還要有會觀察嬰兒的表情、會餵奶、會照顧孩子大小便、會換尿布,會給孩子唱兒歌講故事、會做飯等智能。
在養育孩子、照料老人方面,人形機器人還可以避免人的負面情緒,因而比人還要更好的具身智能。任何人在育兒和照料老人時,都會有負面情緒,如嬰兒的啼哭讓人不勝其煩,對失能老人的照料會產生「久病床前無孝子」的言行,但是,由於人形機器人是仿生,不會產生任何情緒,包括正面和負面的,但最好是可以讓人形機器人產生正面情緒,抑制和不產生負面情緒,因此最適合育兒、做家務、照料失能老人。
擁有具身智能的人形機器人走入千家萬戶或進入工作場所還需要有一些規則和管理,以及價格上的適宜,唯有這樣,才會成為育兒、照料老人和做家務的好幫手,從而早日融入人們的生活。
張田勘
責編 朱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