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隨著二十四節氣雨水的結束,緊接著驚蟄就要登場了,2025年03月05日 16:07:02,將會迎來我們的驚蟄節氣,它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三個,也是春節的第3個節氣,此時太陽達到黃經345度。另外,在干支歷當中,以節氣劃分月份,二月為卯月,所以這天也是卯月的開始,一直到清明節結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今年的驚蟄相對來講,來的比較晚一些,因為在時間上來看,驚蟄出現在正月的概率也比較大,今年恰巧是在農曆的二月初六,那麼驚蟄來的比較晚,說明溫暖的天氣來的也會比較慢一些。
驚蟄這個節氣,也是提醒我們春耕已經開始,萬物已經復甦,正如農諺說的「到了驚蟄節,耕牛不停歇」,進入驚蟄節氣我國西南、華南、東南等地區日平均氣溫都穩定在12℃以上,氣溫回升得非常快,大部分人都開始,春耕春種,同時忙著給莊稼施肥。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後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作為一個極其重要的節氣,老話也有「驚蟄三忌,蛇年吉利」,什麼意思?哪3忌?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驚蟄的習俗?
打小人
驚蟄溫度升高,萬物復甦,這個是人們希望可以帶來好運,讓霉運走開,於是形成了打小人的一個習俗。「小人」驚醒後開始活動必將給大家帶來困擾和不幸的事情,故而在驚蟄當日要打「小人」避免被其所害。
具體方法:人們會用剪刀將紙剪成小人的形狀,地點挑選在鬧市的橋底、樓梯下或是窄巷裡,把小人摔打在地上,再使勁的用腳踩或是用鞋底抽打,打完後再將其燒掉。這個也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期望,希望可以遠離小人。
蒙鼓皮
按照《大戴禮記·夏小正》中的記載:「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蜇蟲驚而出走矣。」打雷是驚蟄的重要標識,古人認為天庭之上雷神錘擊天鼓,所以才能聽到雷聲,利用這個時機來給鼓蒙上新的鼓皮,鼓的聲音就會很響亮。同時也是表達對鼓神的一個感謝。
炒蟲
驚蟄溫度比較高之後,害蟲也會開始變得特別多,這個時候南方地區就形成了炒蟲的一個傳統。炒的時候鍋里會發出「劈哩叭啦」的聲音,表示蟲子在鍋里受煎熬時的蹦跳聲,人們認為在驚蟄炒蟲可以驅趕害蟲,從而減少害蟲對莊稼的破壞。
吃梨
驚蟄這天還有吃梨子的一個習俗,因為這個時候,風比較多,人容易口乾舌燥,吃上一點梨子,能夠潤肺生津,補充水分,同時在這天吃梨,還寓意著與害蟲、疾病、晦氣等不好的事物分離。這個也是人們祈求安康的一種方式。
「驚蟄三忌,蛇年吉利」,什麼意思?哪3忌?
這老話就是提醒我們,在驚蟄節氣,也需要懂得一些忌諱,這樣蛇年才會越來越吉利,那麼這個3忌指的是什麼呢?
1、 忌違背誓言
驚蟄這天,很多地方可能會出現打雷的一個情況,那麼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不要輕易的許諾別人,更不要違背自己的一個誓言,很多人喜歡發毒誓,如果一旦被雷公知道了,就會降禍給你。當然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我們也不能去說一些不吉利的話,保持愉悅的心情更重要。
2、 忌大吵大鬧
進入驚蟄節氣,我們也要順應氣溫的一個變化,這個時候,陽氣開始升發,而且肝氣也比較的旺盛,如果這個時候大吵大鬧,甚至是暴怒的話,就會傷到自己的肝,因此在春天,保持樂觀的心態極其的重要。
3、 忌偷懶摸魚
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驚蟄節氣作為春季的第三個節氣,此時雨水充沛,天氣溫度也比較高,在這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時節,我們要遵循自然的一個規律,早睡早起,同時在工作上,也應該更加的賣力,以換取一個好的結果。
下周三就是驚蟄了,我們要遵循傳統,注意這天的一個習俗,比如說打小人炒蟲、蒙鼓皮等習俗,同時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發怒,也不要去違背誓言,吃上一點時令水果梨子,以平穩的心態迎接它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