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車臨牌過期一天 媒體駕駛員扣12分

2020年12月07日23:00:33 汽車 1651

新車上市邀請媒體試駕一般都是廠商宣傳旗下車型產品途徑之一,但試駕過程中擦出火花也不是沒有。日前,有媒體人在試駕新車期間,因違反交規被執法了,其原因是試駕的新車臨時牌過期了。

日前,有網友在社交網路發出截圖,有媒體在使用沃爾沃XC40純電動車型試駕車期間,意外被交警查到,當時由於試駕車的臨時牌過期了。因此,交警也對其進行了違反交規的行為進行處罰,扣除12分和罰款,也意味著在車牌重考之前該當事人都無法開車。新車試駕一般分為媒體集體試駕,以及向媒體提供長時間測試車輛,暫時不知道這一試駕車輛是否為提供給汽車媒體使用的長測車輛。

試駕車臨牌過期一天 媒體駕駛員扣12分 - 天天要聞

試駕車臨牌過期一天 媒體駕駛員扣12分 - 天天要聞

試駕車臨牌過期一天 媒體駕駛員扣12分 - 天天要聞

試駕車臨牌過期一天 媒體駕駛員扣12分 - 天天要聞

圖片顯示,該車輛臨牌的過期時間為12月5日,在6日晚間21時被交警攔下處罰。這一事件在網上傳開後,遭到不少網友熱議。其中一些網友認為主要是汽車媒體人做事不夠嚴謹造成的,不管是不是一名職業車評人都應該檢查好車輛狀況再上路行駛。當然,也有另外一部分網友表示,當廠商尋求媒體試駕時,應該由主辦方把牌照問題處理好,媒體也是基於信任才沒有進行檢查的。

試駕車臨牌過期一天 媒體駕駛員扣12分 - 天天要聞

不過,類似的「無照駕駛」也並非第一次發生,零跑汽車曾在去年使用假臨牌組織媒體試駕時,致使多位汽車媒體人被交警逮住了,開車的媒體人也因此被扣分罰款。

試駕車臨牌過期一天 媒體駕駛員扣12分 - 天天要聞

出事之後零跑副總裁趙剛第一時間趕往現場,並做出了回應,針對「試駕假臨牌」事件,還發布了長文對媒體老師道歉。

零跑汽車表示,會對此事負責,承諾會在該編輯未重新取得駕照時,為該編輯提供專人專車出行服務,以及賠償重新考取駕照過程的全部費用。零跑汽車趙剛還解釋稱,這次試駕活動臨牌「系委託服務商辦理」,他表示個人對於臨牌未做到充分核驗「予以道歉」,之後將嚴肅處理相關方。

試駕車臨牌過期一天 媒體駕駛員扣12分 - 天天要聞

所以針對「零跑事件」這樣的前車之鑒,有網友認為媒體人更應該有所注意,如果因為使用假牌照,媒體較難辨認可以理解,但因為疏忽確實不太好,畢竟「專業汽車媒體老師」開車上路更要體現其專業性。

根據交通法,機動車使用假臨時號牌上路被視為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號牌,扣留該機動車,扣12分,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處十五日以下拘留的處罰,而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不管對於試駕組織方還是當事人,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根據規定駕駛證被扣完12分之後就會被扣留駕照重新參加學習,除了罰款之外,這段時間媒體老師就無法再開車了。這也提醒更多媒體老師和試駕組織方,在進行試駕之前檢查好車輛的各種情況,避免同類事情再次發生。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9萬泰國車主的選擇!比亞迪當地工廠喜迎投產一周年 - 天天要聞

9萬泰國車主的選擇!比亞迪當地工廠喜迎投產一周年

快科技7月10日消息,比亞迪在泰國羅勇府的工廠最近迎來了投產一周年的重要時刻,同時也正式交付了在泰國的第9萬輛新能源汽車。比亞迪亞太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劉學亮在活動中表示,比亞迪進入泰國三年來,不僅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他提到,比亞迪在泰國北部發生災害時迅速提供援助,為當地社...
比亞迪官宣:天神之眼智能泊車,安全及損失由車企兜底,不用走保險 - 天天要聞

比亞迪官宣:天神之眼智能泊車,安全及損失由車企兜底,不用走保險

導讀:從行業角度看,比亞迪是目前唯一一家在特定場景下公開比照L4級別自動駕駛,進行責任劃分並承諾終身兜底的車企。(文/觀察者網周盛明 編輯/高莘)7月9日,比亞迪汽車通過官方微博宣布:比亞迪在智能泊車場景取得關鍵突破,在全球率先實現媲美L4級的智能泊車,並承諾:在中國市場,比亞迪對所有天神之眼車輛用戶在智能...
專家預測 203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 9 成 - 天天要聞

專家預測 203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 9 成

IT之家 7 月 10 日消息,在今日的 2025 貝殼財經年會上,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政研諮詢中心副總工程師朱雲堯表示:「中國未來走向一定是以綠色電力為主要消耗能源的主體,整體來說,我們預判在 2025 年,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約達到 50%,到 2030 年會達到 70% 到 75% 的滲透率,到 2035 年就會達到 85%...
新能源銷量半年報:折騰了半天,電車還是「殺不死」油車 - 天天要聞

新能源銷量半年報:折騰了半天,電車還是「殺不死」油車

此刻,2025年已然過半。作為中國汽車行業一路走來的見證者,一直在想究竟應該如何總結這暗潮湧動的180多天,思考片刻後我給出的答案是:「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前一部分,更多代指的是隨著電動化轉型浪潮的愈演愈烈,整個大盤的未來到底在哪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