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疫情還未真正結束,但中國車市也逐漸慢慢回暖,在剛剛過去的「金九銀十」,新能源市場銷量增長明顯。但也有例外,曾經的純電汽車市場「一哥」不但沒有穩住局面,反而還處於跌勢的狀態。
作為曾經新能源市場「一哥」,北汽新能源的發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從2004年開始,國家政策的支持,讓新能源市場迅速崛起,當時的北汽新能源抓住時機,在市場的帶動下快速發展,更是在2016-2018年間借殼上市,一躍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股」。然而好景不長,短短几年,隨著補貼政策退坡,市場的變化,北汽目前已經處於「危險」的邊緣。
就10月份,北汽新能源總銷量為2037輛,同比下降76.32%。今年前10個月,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為23123輛。而在去年的前10月份,北汽新能源的累計銷量為106983輛,同比下降了78.39%。
看到這個數據,讓人大跌眼鏡,但反觀這幾年北汽的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首先,從目前北汽新能源全系產品來看,與同級車相比較,幾乎沒有優勢。這也源於北汽新能源不太注重新產品的研發,所有新款車型幾乎都是源於燃油車「換皮」而來,從外觀設計到車內配置、續航等方面都毫無創新,在如今追求年輕、看顏的時代,不以消費者為核心,拿出有誠意、有吸引力的產品,落伍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吃老本終究還是不靠譜,至少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是能肯定這一點的。
顏不顏值,創不創新暫且不說,那總得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吧?事實上北汽新能源在很多產品上也存在較多的質量問題,賺消費者的錢糊弄消費者?這不是「玩火自焚」嗎?從各大汽車投訴平台以及部分北汽車主了解到,目前北汽新能源旗下車型,存在著動力電池故障、充電故障座椅故障等,有時候也會出現轉向失靈、續航里程顯示不準確等問題,這些問題對於一台新能源車來講,都是硬傷。
除了產品質量問題,不少用戶還反饋售後服務存在問題,這無論對品牌口碑還是產品銷量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汽車只是一件產品,而售後服務才是讓消費者真正感受到一個車企的「溫度」,也是與復購率相關聯。而現實是北汽的售後服務出現諸多問題:維修人員技術差、原車配套不齊全、配件質量差等等。顯然北汽新能源完全不重視售後服務的建設,頻頻讓消費者心寒失望。
新能源的市場競爭相當激烈,新勢力造車的勢頭正猛,如果還走老路,被淘汰是遲早的事情。回歸於用戶,你還得拿出讓消費者信賴的產品,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北汽新能源面想要打破僵局,重振品牌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