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吉利發布了新一代超級電混技術——雷神EM-i超級電混。雷神EM-i超級電混是雷神混動技術體系的其中一個分支,更注重極致的節能表現,而EM-P則更著重於節能高性能。未來雷神EM-i超級電混將率先搭載在星艦7上,作為吉利品牌全新的中型SUV,為用戶帶來更豐富的選擇。
吉利雷神EM-i超級電混在技術上與雷神EM-P超級也有密切的關係,雷神EM-P由1.5T混動專用發動機,以及3擋DHT兩大核心技術組成,在保證節能的情況下,提供足夠強大的性能。這從雷神EM-P所搭載的車型中也能看出,像吉利集團旗下的領克07,領克08,就是高性能產品的代表。
正如上文中提到,吉利雷神EM-i超級電混則是另一個方向,追求極致的節能能力,動力系統的組成也有所變化。這裡我們不深入討論技術,簡單來說核心依舊是混動專用發動機以及DHT變速箱,與更注重性能的EM-P相比,發動機排氣量保持在1.5L不變,把進氣形式從渦輪增壓改成自然吸氣。
全新的1.5L混動專用發動機,擁有46.5%的官方熱效率數據,最大功率82kW,峰值扭矩136N·m,如果對這個數據不敏感,參考官方給到的實測油耗和續航數據,CLTC虧電油耗為2.67L/100km,極限續航可達2390.5公里,足見這套系統在節能方面的水平。
另一個變化則是DHT混動專用變速箱,與EM-P上的3擋DHT不同,EM-i使用了單擋E-DHT,結構上得到簡化,在重量和效率上均有優勢。影響能耗的另一個因素——效率,E-DHT最高傳動效率達到了98.8%,綜合效率則為92.5%。單檔 E-DHT結構上依舊是P1+P3,P3電機的最大功率為160kW,擁有靈活的驅動模式,通常情況下P1電機負責發電,P3電機負責驅動,但如果有需要,P3電機也能擔當發電的工作。
這套系統還擁有混動安全冗餘專利技術,發動機與另外兩組電機相互支援,哪怕是有一個部件失效,依舊能依靠其餘的部件提供動力。舉個例子,假設P3電機不工作,發動機和P1電機將協同驅動車輛,保證車輛動力不會中斷,反之亦然,當發動機不工作,P1與P3電機也將承擔驅動車輛的任務,確保不會出現突然失速的情況。
總結
隨著吉利雷神EM-i超級電混的正式發布,也標誌著吉利動力進入到5.0時代,也算是見證了吉利汽車從無到有的自主研發歷程。在動力1.0時代,吉利集團堅持自主研發的道路,在2006年成功研製帶有VVT技術的發動機,2007年首款4AT的發布,打破了一直由合資品牌壟斷的發變技術壁壘,創造出了屬於自主品牌的自主研發道路。隨後的十多年中,也見證著吉利集團在造車技術上的不斷優化,並實現了自我突破的自主品牌勵志發展史。回到產品上,吉利雷神EM-i超級電混對旗下車型的產品線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在依靠雷神EM-P建立技術領先地位後,應用吉利雷神EM-i超級電混技術的首款車型星艦7,則是在家用SUV市場的深入布局,從目前的信息來看,星艦7的油耗表現或許會有驚喜,我們也期待這款車型的實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