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配差異化,FR同款電機,極氪007申報圖&內飾官圖曝光

2023年11月16日02:17:05 汽車 1771

日前,我們從工信部獲得了極氪007的申報信息。與此同時,極氪007的內飾官圖也於同期發布,考慮到該車將在廣州車展正式亮相,不妨先就此預熱一波。

高低配差異化,FR同款電機,極氪007申報圖&內飾官圖曝光 - 天天要聞

新車採用Hidden Energy極簡主義設計語言,由Stefan Sielaff團隊親自操刀,和以往任何一款極氪車型都截然不同。前臉型面圓潤簡潔,矩陣式LED頭燈扁平布局並搭配貫穿鍍鉻飾條,上方則是全球最大90英寸ZEEKR STARGATE一體式智慧燈幕,內置1711顆燈珠,16階灰度可調,30hz刷新率,10000nits最高亮度,310°可視角,支持自定義燈語設置。前機蓋採用蚌殼式設計,輪拱位置還有肌肉隆起。前杠底部則為一體式進氣口,配合雙層黑色前唇優化空氣動力學

高低配差異化,FR同款電機,極氪007申報圖&內飾官圖曝光 - 天天要聞

側面有著更為緊湊的轎跑溜背車身。大傾角A柱極盡前探,增大得房率的同時保持優雅姿態。無框車門採用隱藏式門把手,D柱部分也加入了獨立的三角窗,乍看還有幾分Lucid的既視感。從A柱延伸到D柱的銀色車頂,更是降低了視覺重心。20英寸雙色密輻輪圈,內置打孔通風盤和多活塞卡鉗(前剎)。外後視鏡造型與極氪X保持一致,配合車頂前端的瞭望塔激光雷達,實現高階智駕的全向感知能力。

高低配差異化,FR同款電機,極氪007申報圖&內飾官圖曝光 - 天天要聞

尾部造型凹凸有致,非貫穿的橫向示寬燈帶被融入到尾門的鴨尾突出內部,超紅光的穿透能力更強,下方的漣漪花紋飾板則襯托出凹凸有致的反光效果。高位剎車燈和ZEEKR字標則被集成在後擋風底部,且後擋風本身也與全景天幕融為一體。至於倒車燈、轉向燈、剎車燈,則被布置在底部牌照框的兩側。為了彌補尾箱開口的不足,尾門向兩側延伸出類似蚌殼的開口,令人想起了Lucid Air

高低配差異化,FR同款電機,極氪007申報圖&內飾官圖曝光 - 天天要聞

​順帶一提的是,低配車型不僅沒有智慧燈幕和車頂激光雷達,輪胎規格也降為245/45R19,輪圈樣式也有雙色半封閉四輻可選。前翼子板上的撞色裝飾,也可以選擇小尺寸/大尺寸的黑色飾板。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為4865/1900/1450mm,軸距2928mm。動力提供單電機(310kW後驅)和雙電機(165+310kW四驅)可選,可以看出電機方案源自極氪001 FR。

高低配差異化,FR同款電機,極氪007申報圖&內飾官圖曝光 - 天天要聞

內飾座艙的主體框架依舊延續自極氪X,但加入了一些獨創性的設計元素。主駕可以看到極氪X同款雙輻平底方向盤和001 FR同款超寬液晶儀錶盤,後方還配備了電子懷擋和W-HUD抬頭顯示系統。中控依舊沒有任何物理按鍵,大尺寸懸浮觸屏的操作界面也採用了卡片式布局,配合8295車機晶元能提供更使用的操作體驗。而從儀錶台的橫貫式設計可以判斷,中控觸屏依舊可以左右滑移。

高低配差異化,FR同款電機,極氪007申報圖&內飾官圖曝光 - 天天要聞

中央通道融合了白色區域的扶手箱+滑蓋儲物空間以及黑色區域的雙無線充電,實用性和美觀度得以兼顧。得益於前面提到的一體式後風擋,後排頭部空間得以保證,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夏季出行時的暴晒問題,極氪卻並沒有提供物理遮陽簾。座椅版型本身心意不大,配置可以看到三個獨立頭枕、中央扶手,細節上可以看到車門後部的小手枕以及B柱上的小掛鉤。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上市限時價11.58-15.58萬元 吉利銀河星耀8正式上市 - 天天要聞

上市限時價11.58-15.58萬元 吉利銀河星耀8正式上市

2025年5月9日,吉利銀河品牌旗下全新中大型轎車——星耀8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7款車型,官方指導價12.58-16.58萬元,在2025年6月30日完成大定並鎖單的用戶將享受10000元限時超級置換金優惠,在疊加置換金後的上市限時價為11
車門到底怎麼開?工信部出手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 - 天天要聞

車門到底怎麼開?工信部出手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

針對隱藏式車門把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工信部開始出手整頓《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建議書顯示,該文件的起草單位為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北京車和家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內容方面,項目建議書顯示,《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規定...
工信部出手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 新勢力車企參與起草安全標準 - 天天要聞

工信部出手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 新勢力車企參與起草安全標準

5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通知,公開徵集《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的修訂意見,公示期至6月7日。這一舉措直指隱藏式車門把手在碰撞、斷電等極端場景下的重大安全隱患,標誌著我國汽車安全標準向智能化時代的「科技設計」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