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份報告稱,到 2024 年,大眾汽車可能會超過特斯拉的電動汽車銷量。
Volkswagen 正在進入快車道。
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最近一直在加快速度,以超越電動汽車霸主埃隆馬斯克的特斯拉 。
該公司在 7 月 15 日的一條推文中表示,「到 2022 年上半年,全電動汽車的交付量增加了 27%!VWGroup電動汽車的增長正在全面展開。」。 BEV交付量增長了 3 倍多,達到 63,500 輛。EV在西歐的訂單量增長了 40%。」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成為大眾汽車的一大亮點。
據路透社報道,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了約五分之一,這主要是由於歐洲銷量的急劇下降。但電池電力銷售受到中國增長的提振。
傳統上大眾汽車最強勁的電池電動市場歐洲在第二季度的 BEV 銷量下降了 16.5%,而在中國的銷量翻了一番。
該公司在 Twitter上告訴全世界:「讓中國電氣化:今年我們的 ID 銷售額翻番看起來很有希望。中國首席執行官 Stephan Wöllenstein 預計每月 ID 交付量為 15,000 至 20,000 個。我們的BEV交付量在第一時間已經增加了 3 倍以上,達到 63,500 個2022 年的一半。」
「為未來而建」
ID 系列是大眾汽車的第一個專用電動汽車系列。大眾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推出的首款純電動豪華轎車ID AERO於上個月首次亮相。
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最近表示,該公司「將在中國進行一些重大投資」。
「大眾汽車正在為未來而建設,它在中國看到了很多未來,」威德納大學市場營銷教授布賴恩·V·拉爾森 (Brian V. Larson) 說。「大眾正在經歷的銷售業績是明智規劃、積極的市場研究和製造投資的結果。」
拉爾森說,全球傳統汽車品牌正在認識到中國是一個獨特的市場。
「傳統的內燃機製造品牌一直在製造滿足美國和歐洲市場的汽車:中國消費者要求其他好處,」他說。
「強大的競爭對手」
雖然特斯拉目前在中國的電動汽車類別的銷量超過大眾,但拉爾森表示,大眾汽車的規模及其對中國本土市場的重新關注「使其成為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有望繼續其 BEV 銷售成功。」
「大眾致力於擴大其在中國的現有業務,」他說。「它的增長計劃依賴於滿足中國消費者的期望和製造出色的新型電動汽車。」
拉爾森說,大眾汽車參與了與中國汽車公司的合資企業,「賦予其獨特的洞察力和與國內合作夥伴合作的優勢。」
「大眾開發了一種創新的新型模塊化電動傳動系統,為其眾多品牌提供動力,而這些眾多品牌使大眾能夠通過將它們分散到大眾集團的眾多全球產品中來降低開發成本……特斯拉很難複製這一點,」他說。
拉爾森說,大眾汽車也開始專門為中國消費者設計汽車,新的電動大眾汽車將是智能汽車,並具有更多的軟體功能。
迪斯還表示,他希望到 2025 年可能超過 Telsa,但彭博資訊上個月發布的 一份報告更加樂觀。
拿下特斯拉的王冠
該研究稱,雖然特斯拉將至少再保持一年的全球銷量冠軍,但大眾汽車「有望在 2024 年超越這家美國公司,並已在歐洲領先」。
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有望在 2024 年超越特斯拉的 BEV 銷量,因為到 2025 年全球 BEV 需求將翻一番以上。
Bloomberg Intelligence 表示,電池價格對成本效益仍然至關重要,大眾汽車在供應鏈上的投資高達 300 億歐元(約合 302 億美元),其中包括歐洲的六家新電池工廠。
該公司最近位於德國薩爾茨吉特的 SalzGiga 工廠破土動工。
「 #SalzGiga每年將為大約 500,000 個電池#ElectricVehicles製造統一電池,」大眾在推特上寫道。「這就是我們的量產品牌所需要的力量!」
新工廠的計劃產能高達 40 吉瓦時,將供應大約 50 萬輛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