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周刊》:中國人可能很快在氫燃料電池方面超過所有人

2022年07月05日07:57:24 汽車 1223

德國《經濟周刊》:中國人可能很快在氫燃料電池方面超過所有人 - 天天要聞

中國在氫燃料汽車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在氫燃料汽車領域,中國正在追趕,日本和韓國則有可能失去領先優勢。德國汽車業也不得不擔心這一發展勢頭。這是德國著名《經濟周刊》最近發表的文章。

中國製造商第一次量產氫燃料汽車

與港口都市上海不同,位於中國中部的大城市重慶在今年春天免於遭受新冠疫情造成的封鎖。中國第四大汽車製造商長安汽車不久前展示了自有品牌 "深藍 "的第一輛 "新能源汽車"SL03。該車型於6月底推出,採用電池驅動,增程系統作為可選項,新穎之處在於燃料電池。這是來自中國的製造商第一次量產氫燃料汽車。

長安不會孤獨太久,因為汽車製造商上汽、東風海馬一汽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向大眾市場推出首款使用燃料電池的乘用車型。事實上,中國政府正推進其計劃:在更多氫燃料汽車的幫助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三年後,中國將有5萬輛氫燃料汽車上路,到2030年,應該有多達100萬輛。

氫燃料驅動技術的先驅

氫燃料驅動技術的先驅者是日本人和韓國人:豐田和現代將氫燃料驅動技術商業化,並在全球市場提供各自的系列車型轎車"Mirai"和SUV "Nexo"。但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上,這兩家公司都沒有投放氫燃料汽車。現代汽車預計在2023年之前不會有Nexo的中國版,豐田只在今年2月的北京冬季奧運會上駕駛過Mirai。

中國後發制勝

先驅者們不僅需要關註銷售問題,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也可能蠶食它們的技術領先優勢。目前,差距仍然很大:"就累積的專業知識而言,日本和韓國目前在燃料電池方面遠遠領先於中國。"諮詢公司麥肯錫的氫能專家Bernd Heid解釋說,"作為驅動單元的燃料電池比純電池解決方案要複雜得多。"這種巨大的先發優勢比如得證於寶馬賓士在其氫燃料車上安裝豐田煙囪的事實。

中國國家新能源汽車研究計劃的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也有同樣的評價:中國仍然需要在燃料電池和儲氫方面取得一些突破。然而,中國政府的計劃設想是:到2025年,中國將掌握燃料電池汽車的核心技術和生產工藝。

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似乎能夠實現,因為恰恰是來自日本和韓國的技術領先者正在幫助中國縮小技術差距。兩年前,豐田在北京成立了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中心,以開發用於商用車的燃料電池。四家中國汽車製造商和國有公司億華通都參股了該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主要開發燃料電池堆、控制系統和如何安裝於車輛中。第一代驅動系統應在2025年進入量產。

現代也正在將自己的燃料電池技術移植到中國:今年下半年,這家韓國汽車製造商將在廣州啟動其在本國以外的第一家燃料電池堆棧工廠。年產能初步定為6500個堆棧,並根據需要而增加,不僅為Nexo中國版的生產提供電池,現代汽車還希望為其他汽車製造商供貨。

豐田和現代汽車的強有力參與令人驚訝,因為迄今為止,中國一直將這兩個先驅者擋在國內市場之外。起初,中國政府禁止國際上常用的帶有塑料絕緣層的4型氫氣罐(豐田和現代汽車也用),並堅持使用帶有鋁密封層的罐子。

去年,塑料罐終於獲得中國市場准入。隨後,豐田和現代面臨著另一個難以克服的障礙:如同現代汽車的Nexo,Mirai是為在70兆帕的壓力下加油而開發的,但在中國,大多數氫氣加註站使用的加註壓力是這個數字的一半。因此,來自日本和韓國的氫氣汽車在中國只能以一半的壓力加油,這當然也會使續航里程減半。

中國將"像在鋰電池領域一樣"佔據燃料電池市場的主導地位

顯而易見,中國將推動氫燃料汽車的發展。"燃料電池是滿足市場需求的最佳方案",被認為是中國電動汽車之父的前科技部長萬鋼三年前說道。加拿大燃料電池專業廠商Ballard Power的負責人Randy McEwen當時也預期,中國將"像在鋰電池領域一樣"佔據燃料電池市場的主導地位。中國首先專註於氫燃料驅動的巴士和卡車。在全球1.7萬輛燃料電池汽車中,2021年在中國交付的不到1600輛。截至2021年年底,中國政府只建造了39個可公開使用的加氫站。作為對比,德國至少有91個。

不過,中石化計劃在2026年之前總共建造1000個加氫站,這預示著中國即將推動氫燃料車輛的發展。同時,北京正在做出更大的努力,通過太陽能和風能的電解來生產氫氣,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通過煤的氣化來生產。德國專家Heid認為,中國正發出一個信號:"如果中國現在支持燃料電池,那麼這就意味著該技術絕對有生存的理由。"這位麥肯錫顧問說道,"電池汽車將在未來十年內佔據主導地位。在此之後,氫氣將能夠在某些乘用車領域發揮其優勢。對此,各國的基礎設施成本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指出,城市中的電瓶車充電站佔用大量的土地,而城市電網的能力有限。

長安首款量產的氫燃料車的售價不到豐田的一半

如果燃料電池出現繁榮,中國將以其目前較早的起步獲得相當大的優勢。這是因為生產數量越高,規模經濟效果越好,而這將使中國製造商能夠大大降低燃料電池驅動的成本,從而使其車輛在全球大眾市場具有競爭力。長安汽車現在就以其首款量產的氫燃料車型的低價令人驚訝:SL03以2.8萬歐元的價格上市銷售(在中國,18萬元人民幣起售),不到豐田Mirai在德國售價的一半。

測試數據來源

Comparative & Objective Testing in Europe for Safety & Trust e.V. (COTEST) Collects Tests to Seek the Truth (COTEST) / 質量安全歐洲測試協會(COTEST)聚測試,以求是…

德國《經濟周刊》:中國人可能很快在氫燃料電池方面超過所有人 - 天天要聞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十年老卡宴煥發新生,13萬體驗保時捷的魅力? - 天天要聞

十年老卡宴煥發新生,13萬體驗保時捷的魅力?

保時捷Cayenne自2002年在日內瓦車展首現身以來,成為了豪華SUV領域裡的硬核選手。它不僅承載了保時捷的賽車精髓,更通過其寬裕的內部空間、強悍的動力性和高端裝備,實現了日常功能性與舒適性的完美融合。今天要說的這輛Cayenne 201
准新一手沃爾沃XC60,16.88萬體驗北歐豪華! - 天天要聞

准新一手沃爾沃XC60,16.88萬體驗北歐豪華!

沃爾沃XC60 2024款 B5 四驅智逸豪華版,車源地鄭州,上牌地鄭州,2023年8月上牌,未過戶,跑了5萬公里,新車含稅價43.34萬,現價16.88萬,白色外觀,全景天窗,電動後尾門,座椅記憶,全速自適應巡航,售價低於預期價格。
靠譜不止說說而已!豪沃「冷鮮峰」,讓高溫季變「高賺季」! - 天天要聞

靠譜不止說說而已!豪沃「冷鮮峰」,讓高溫季變「高賺季」!

當高溫預警席捲各地,冷鏈運輸的「保鮮戰」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生鮮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保鮮難題愈發凸顯。在這場與時間和高溫的賽跑中,選擇一輛「靠譜」的物流運輸裝備,無疑是冷鏈人最堅實的後盾。豪沃「冷鮮峰」系列產品,歷經無數次嚴苛試驗與精心改進,
一手准新奧迪Q3,5千公里,都市白領通勤優選! - 天天要聞

一手准新奧迪Q3,5千公里,都市白領通勤優選!

奧迪Q3作為一款備受歡迎的豪華SUV,其2022款35 TFSI時尚動感型憑藉其出色的性能和合理的價格,成為了眾多消費者心中的理想之選。這款車型的新車含稅價為32.00萬,但目前這款二手奧迪Q3的價格卻非常誘人,僅需12.
17萬多開走奧迪Q5L,一手車況,家用代步好選擇 - 天天要聞

17萬多開走奧迪Q5L,一手車況,家用代步好選擇

奧迪Q5自2008年問世以來,便以其精湛的工藝、領先的科技和卓越的駕駛體驗,樹立了豪華SUV的新標杆。奧迪Q5L 2020款 40 TFSI 榮享時尚型,作為這一系列的佼佼者,繼承了奧迪Q5的經典設計,更在細節上進行了精心打磨。
29萬拿下白色保時捷Macan,圓你一個跑車夢? - 天天要聞

29萬拿下白色保時捷Macan,圓你一個跑車夢?

保時捷的Macan系列,作為保時捷家族裡的「小兒子」,自2014年1月18日上市以來,以其獨特的運動氣質和品牌魅力,成功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Macan系列不僅繼承了保時捷一貫的賽車精神和卓越工藝,更在價格上相對親民,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享
日產奇駿·榮譽煥新 限時11.98萬元起 價格進一步下探 - 天天要聞

日產奇駿·榮譽煥新 限時11.98萬元起 價格進一步下探

作為東風日產的主力車型,奇駿在2008年國產後迅速佔據市場,多年來,奇駿歷經多次換代升級,憑藉出色的性能與口碑,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目前該車在國內累積銷量突破了150萬輛大關,市場保有量巨大,是燃油車中的經典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