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後怕惡鬼纏身,死後竟然披了一條特殊的被子

2022年10月09日17:20:41 佛學 1261

盜掘東陵的孫殿英做夢都沒想到,一條覆蓋在奇珍異寶上的「被子」,竟是慈禧墓中最有價值的隨葬品。當年孫殿英隨手丟掉了這條「被子」,得以讓這件珍貴的稀世珍寶在百年後重新面世。

2013年,河北東陵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首次向媒體展示了綉有陀羅尼經的被子,這條被子上的經文均由金絲織成,除了經文外,被面上還裝點有佛像、佛塔等花紋。這條奢華的被子,既不失皇室的威儀,又有宗教的神聖感。

慈禧死後怕惡鬼纏身,死後竟然披了一條特殊的被子 - 天天要聞

慈禧於十八歲來到紫禁城,深得咸豐寵愛,獲封為蘭貴人。咸豐駕崩後,為咸豐誕下龍子的慈禧被尊為皇太后。從這一天開始,這個二十七歲的女人開始了她長達四十八年的政治生涯,在晚清政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陀羅尼經全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這部經以「人、法、喻」都具足來立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人」,「廣大圓滿無礙」和「大悲心」是「比喻」,「陀羅尼」是「法」;所以「人、法、喻」都具足。這部經,以「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來做譬喻。 陀羅尼是梵語,此雲「總持」;總持就是法。

嚴格來說,陀羅尼經並不是東土佛教的經咒,而是密宗佛教的經咒。這部經咒屬滿清皇室「專屬」,若非皇帝批准,任何人都不得使用這篇陀羅尼經。慈禧在滿清皇宮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她自然有資格使用陀羅尼經。根據文獻的記載,綉有陀羅尼經的被子被置於慈禧遺體的最上層,在這條被子之下的,是慈禧的遺體及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

有誦此陀羅尼者,「得十大利益、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之說。因此,在佛教中,有這樣的說法:陀羅尼經有不可思議之大威德加持力,普通人在壽終正寢後,只需將經文覆蓋到遺體上,就能消弭亡者的罪惡,消除死者在世間的魔障。此外,該經文還能使亡者身心安樂,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在清朝以前,陀羅尼經的使用是不受限制的,不論使用者是否篤信佛教,哪怕是生前毀謗三寶的異教徒,也能通過該經文消弭生前的罪業。傳說,披著陀羅尼經被來到陰間的死者,連閻王也要對他禮讓三分。

從這種說法里我們能看出,陀羅尼經被足可稱得上東陵隨葬品中最有寶貴的。

慈禧死後怕惡鬼纏身,死後竟然披了一條特殊的被子 - 天天要聞

根據專家的介紹,這條織金陀羅尼經被經歷重重波折,歷經三個階段,終於在慈禧殯天后一百年重新面世。

第一階段:1908年,在裝殮慈禧的過程中,太監將這條被子蓋在老佛爺的屍身上。在製作這條被子之前,上面還點綴了八百餘顆明珠,僅這些明珠的價格就超過十六萬兩白銀。

第二階段:孫殿英率眾盜墓,對東陵進行了瘋狂的洗劫。在此期間,慈禧的隨葬品均被士兵擄走,這條織金陀羅尼經被上的明珠也被全部拆下。不過,這條失去了明珠的織金陀羅尼經被士兵隨意丟在一旁,未加理會。後來,溥儀及滿清遺臣在國民政府的幫助下,重新裝殮了慈禧的遺體,並將這條被棄置的陀羅尼經被被放置在香冊寶座上,再次將這條珍貴的被子封存在地宮中。

第三階段:1979年,東陵對外開放,考古人員將慈禧的隨葬品送往故宮博物館,工作人員修復並裝裱了這條經被。

顯然,孫殿英及其手下的士兵沒什麼文化,買櫝還珠。他們的眼睛裡,只有金銀珠寶,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條經被的價值。正因如此,慈禧穿過的華服、蓋在其遺體上的經被被隨意丟在地宮中無人問津,使這些真正有價值的珍寶得以留存。

慈禧死後怕惡鬼纏身,死後竟然披了一條特殊的被子 - 天天要聞

除了陀羅尼經被之外,在慈禧的隨葬品中還有一件相當珍貴的香寶香冊。通常來說,香寶香冊是清朝地宮中「必備」的隨葬物。香寶香冊由檀香木雕刻而成,它的價值並不在於它的材料,而是上面雕刻的文字。

清朝祖制規定,皇帝、皇后、嬪妃的封號會被篆刻在香寶香冊上,隨死者葬入地宮。按照清宮的封號制度,皇后在死後能夠享有十六字封號。不過,慈禧與普通皇后不同,大臣認為僅用十六個字根本無法囊括老佛爺的一生,所以慈禧的香寶香冊上刻有二十二字封號。

與陀羅尼經被一同展出的,還有慈禧生前穿過的竹枝袍、使用過的太后御璽、創作的書畫。此外,還有一些能夠展現慈禧生活情趣的佛教用品及藝術品。不論從文化價值還是規模來看,這場展出都堪稱史上慈禧文物展覽之最。

慈禧死後怕惡鬼纏身,死後竟然披了一條特殊的被子 - 天天要聞

不得不說,慈禧的生活頗有情調。從她親筆繪製的「羅浮珍影」,還有她寫過的「壽」字我們能看出,慈禧有一定的書畫功底。從這些文物中,我們能夠看到慈禧富有生活情趣的一面。

參考資料:

【《東陵大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