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泉寺作為蕭縣縣城西北鳳山上的一個寺廟,是因為其旁邊有一個名曰「聖泉」的山泉水而得名,其所在鄉也因此得名聖泉鄉。1999年我在縣一中上學時對聖泉就有「聖泉水喝死不傷人」的美譽,以此盛讚聖泉水品質高、礦物質豐富可以直接飲用,實際上聖泉水品質的確很高,入口甘冽、清涼。
聖泉寺大門
今年國慶,雖然各地都在倡導就地過節,我還是離開了合肥,回到了宿州蕭縣老家,因為疫情這也是春節後首次回蕭。1號從合肥回到蕭縣老家,2號一早上午,帶著母親和妻子孩子們一起去了蕭縣鳳山的聖泉寺。不知道很多80後是否和我一樣,步入中年,在經歷了社會的錘鍊和人生磨礪後,對家鄉有一種特殊的情愫。有時想家除了因為父母親情外,老家的那條路、那條河、那些鄰居、那所破舊的小學校、甚至那棵老樹和記憶中的那片草地也時常出現在自己的回憶中,呼喚我們歸來,尤其是自己成功或失敗的時刻,更是如此。
上高中時就經常去聖泉寺,因為學校就建在鳳山山腰,步行到聖泉寺不過20多分鐘,那時的記憶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寺廟,有大概三四個和尚,正殿門口的兩棵松樹很古老,據說好幾百年歷史,差不多要有臉盆粗細,當時有傳說圍著松樹逆時針和順時針各轉三圈,是許願會實現還是會有霉運?具體記不清了,應該是會有霉運,不然高中三年也從沒試過。其他的就是功德碑,密密麻麻的記載著捐贈人的名字。寺廟周圍就是很多賣麵皮、娃娃魚(當地一種麵食的叫法)、地鍋雞、套圈、兒童娛樂之類的擺攤的,僅此而已。
駕車根據導航從聖泉寺北邊進入景區,這是我第一次從寺廟北邊進入,因為一中和縣城都在寺廟以南。北側的水泥路看起來有些年頭,路面有些開裂和破損,大概也只有5米寬。接近聖泉寺時,路兩邊的飯店逐漸多了起來,基本都是全羊館,在省內蕭縣羊肉還是值得一提的美味,500米的長度差不多有十五六家飯店,就像蕭縣的皇藏峪景區門口眾多的地鍋雞飯店一樣,不得不說美景美味真是一對孿生兄弟。景區沒有正式的停車場,車子停在路邊相對寬敞的松樹林里,被對面住戶告知收費5元不限時,對此車主們相視一笑沒有異議,畢竟,城市的停車場比這貴多了。
路邊全羊館1
路邊全羊館2
聖泉寺東側牌坊
聖泉寺坐西朝東,從東邊入口處望去首先是一個高大的牌坊上書「聖泉古寺」,最上面寫的是熟悉的「南無阿彌陀佛」。要想進到古寺,還有一段很陡且寬的台階,高度大概十幾米,台階和高差是寺廟慣用的襯托正殿尊貴莊嚴的建築方式,要見佛祖,先要仰視。台階下的小廣場上是熟悉的賣麵皮攤位,5元兩個,老闆見到過往的行人都要招呼一聲。母親買了兩個,餡很單一,只有黃瓜絲和豆製品,並不多好吃,不如聖泉寺以外賣的味道好。拾級而上,熟悉的寺廟大門映入眼帘,古老的石台階梯、紅色的門、黃色的牆、斑駁陳舊的紅色柱子無不在傳遞著寺廟的古老和滄桑,廟門前東北側的廣場是套圈、打槍、兒童電子遊戲機攤位,和20多年前幾無變化。唯一的變化是廟門前廣場新增的嶄新花池和國旗陳設,還有兩個柱子上懸掛的國旗。物是人非,恍惚間有種時空倒轉的感覺,可我還是我,只是從十幾歲青春少年變成有妻有子有責任的油膩大叔,聖泉寺還是聖泉寺,只是又多見證了世間23年的悲歡離合。
從寺門鳥瞰
聖泉泉眼
疫情期間寺廟關閉,無法進入參觀,只好帶著桶到聖泉邊去打水,聖泉也是聖泉寺的核心所在,人氣自然最旺,為保護泉水政府特地在上方建了一個亭子。帶桶到此打水的居民絡繹不絕,基本都是要排隊的。用水的除了遊客、縣城居民外,還有旁邊賣麵皮的幾十家攤販,因為鳳山區域水比較緊缺,所以持續好多年沒有自來水。記得我上高中時,宿舍樓是沒有水的,經常一放學就到學校的水房排隊接水準備第二天早上的洗漱,而且水流量很緩慢。所以高中入學第一件事要先買一個水桶,標配15升的白塑料桶,每到放學,成群結隊的學生拿著白桶接水成了一中校園獨特的風景線。因為四層的宿舍樓沒有水和衛生間,所以大小便也是個大問題,經常臭氣熏天,現在想想宿舍樓的設計者也是很奇葩,太不人性。聖泉還有一個特點,它不像其他的泉水溢滿泉眼,而是從山縫裡滲出,滲出的量大概1升左右,旱時不怎麼少,澇時也不怎麼多,整個泉眼洞口大概一個單人課桌面大小,取泉水要用舀子舀出倒入容器內。有一位四五十歲的大哥在幫大家打水,泉邊排了六七個桶,旁邊有大人孩子大概二十個人左右,不少人在拍照,說說笑笑的聊著聖泉水的事情,大人們說水質如何好,孩子們好奇的看著怎麼也舀不幹的聖泉。終究某一天,現在在旁邊嘰嘰喳喳的孩子,變成了打水的中年大哥,中年大哥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翁,聖泉一定見證過而且見證過很多的孩童變老翁,永不停留的歲月啊…聖泉寺變化很小,依然是非常原生態的景區,可能蕭縣更重視打造4A景區皇藏峪吧!
舀泉水
聖泉周邊小吃
岱湖橋
公園簡介
岱湖大道
岱湖公園內的龍辰塔
從聖泉寺下來後,我們一行去了岱湖公園,這個在百度地圖上蕭縣人氣第一的公園確實不錯,公園兒童區、遊船碼頭、湧泉島、龍辰塔、石山主題園建造標準高、細節很用心。而且規模達到了100萬平米,也很宏大,公園旁邊就是綠城開發的酒店,建築也很新穎,一看就是政府重點打造的城市名片,也是民生工程。對於經常在外家鄉變異鄉的遊子來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能多回老家還是要回去看看,愛家人、愛家鄉,從家鄉汲取力量更好的打拚自己的事業,榮歸故里,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