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立規矩」

2020年11月12日23:08:07 育兒 1692

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立規矩」 - 天天要聞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擔當孩子們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又束手無策,就開始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了。

其實,「愛孩子」與「立規矩」並不是一道單選題。

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一般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認為,孩子現在要面臨的壓力已經很大了,所以趁著他們還小,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稍微放縱一下孩子也不會給他造成什麼影響。而太嚴格的父母則是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現在不從生活細節上管教孩子,那麼以後又怎麼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呢?

這兩種觀點聽起來都是有些道理的,但是問題就在於這些父母處理矛盾的方式並不是綜合考量,而是在「愛孩子」與「立規矩」之間做起了單選題。像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立規矩」 - 天天要聞

過度愛孩子的家庭會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而後者則會導致孩子謹小慎微、循規蹈矩。

因此家長們有必要認識到: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家的本質就是內心的歸宿,需要的是真誠的關懷和親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兒和同理心。

這三點原則不能忽視

01

# 有些事,不能慣

有些家長說:「家裡有規矩,但孩子耍賴也沒轍。」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聽家長的原則,常常會以哭鬧、不吃飯來要挾父母。這在很大程度都是由於父母一而再,再而三降低底線所導致的。

就比如原本和孩子預定好每天只玩半個小時的iPad,但是到了時間孩子一哭鬧,大人就妥協了,於是就又讓孩子多玩了半個小時。

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立規矩」 - 天天要聞

被慣壞的孩子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能被滿足。從大人第一次妥協開始,就已經是在給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找麻煩了。

02

# 有的事,必須讓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做事磨蹭,父母就先幫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包辦了,以後再培養也還來得及。但其實在孩子的每個年齡段,他們都是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立規矩」 - 天天要聞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告訴孩子什麼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愛從來都不是大包大攬,需要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幫他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愛。讓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間久了,他才會在成長中學會自立自強。

03

# 有些責任,必須孩子自己擔著

經典繪本《我永遠愛你》中就有這樣的對話:

阿力:「如果我把枕頭弄得羽毛滿天飛,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們得把羽毛收拾起來。」

阿力:「如果我把畫畫的顏料灑在妹妹身上,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負責給妹妹洗澡。」

在這個故事中媽媽做得特別好,她不厭其煩地保證自己永遠愛孩子,但是又不忘強調:孩子,你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你要儘可能想辦法恢復或彌補,你的所作所為帶來的後果。

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立規矩」 - 天天要聞

父母不能幫孩子逃避,而是應該要求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言行承擔後果,讓孩子有面對錯誤的誠實和勇氣。

這四條規矩必須養成

01

粗野、粗俗的行為不能有

有這樣一類孩子,喜歡採用暴力的手段,強制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用語言對他人進行攻擊、脅迫,來實現自己的願望。但是,這樣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

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立規矩」 - 天天要聞

如果孩子出現了粗俗的言行,那麼爸爸媽媽應該這樣做:首先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要明確告訴孩子以後絕對不可以這麼做了,,這是粗野的行為,是要挨批評的。然後再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件事情。

像這樣立規矩能夠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地調整對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態。等到他長大之後,他也會用這樣一條模式去對待周圍的人,變得更加理性也更為他人著想。

02

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

有的孩子往往很難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就會毫不猶豫地伸手去拿,覺得「拿到手上的就是自己的了。」

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立規矩」 - 天天要聞

像這樣的情況,家長們應該有意識地幫助他建立起自己與他人的界限。這樣的規矩,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區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而「我的」東西一定歸我支配。這種概念的區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態的基礎,他長大後才懂得尊重他人。

03

不可以隨意打擾別人

當孩子遇到了好的事情,受到老師表揚了、交到一位新朋友等等,總會很興奮地想要把這件事情告訴爸爸媽媽,這個時候無論爸爸媽媽在說什麼事情他們總會毫不猶豫地打斷。而且現在許多父母都是「孩子第一」,所以也是常常允許孩子在任何時候打斷自己講話,而且還會很高興地回應孩子,這樣的態度容易讓孩子養成不顧一切打擾別人的習慣,長大以後就可能以自我為中心,很難再集體中生活。

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立規矩」 - 天天要聞

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壞習慣,那就要在平時生活中有意識地幫孩子改正,去告訴孩子:「隨便打擾別人是很不禮貌的,如果你正在睡覺,別的小朋友總是過來跟你說話,那你會高興嗎?」家長用心平氣和的引導讓孩子去學會換位思考,讓他知道被別人打擾是很不開心的事情,然後再給他立下規矩。立下這樣的規矩能夠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讓孩子懂得在別人忙的時候就不應該去打擾他,而且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學會換位思考,也會變得更加善解人意,這樣更容易交到更多好朋友。

04

做錯事要道歉,並且有權利要求他人道歉

家長們疼愛孩子,總會覺得孩子還小,處處都讓著他,就算是孩子犯錯不到錢,爸爸媽媽一心軟就原諒他了。這樣的處理方法,會讓孩子覺得做錯了事情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媽媽都會原諒自己的。當孩子沒有了約束,那就難免會為所欲為,犯下更多更嚴重的錯誤。

父母要從小就教導孩子,犯了錯誤就要道歉,這樣子才是懂禮貌的好孩子。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除了要教育他,還可以要求孩子對自己說一聲對不起,如果是爸爸媽媽錯怪了孩子,那也要向孩子道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跟孩子一起遵守規矩。

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立規矩」 - 天天要聞

立下這樣的規矩能夠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更誠實地面對,並且有勇氣主動承認錯誤。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學會了反省自己,也是在這時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了。

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給孩子立規矩,讓他成長為一個能夠獨擋一面的大人,是我們的責任。規矩與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立規矩」 - 天天要聞

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立規矩」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潛意識教育法:孩子信念轉化詞庫 - 天天要聞

潛意識教育法:孩子信念轉化詞庫

孩子的一句話,往往藏著他內在的潛意識自我認同。很多時候,孩子不是能力不夠,而是被錯誤的信念限制了表達、行動與成長。例如:「我數學太差了」 → 不是真的差,而是怕失敗、怕評判、怕再被說。
幼兒園兒童鉛中毒引家長擔心,有家長表示以後不送孩子去幼兒園 - 天天要聞

幼兒園兒童鉛中毒引家長擔心,有家長表示以後不送孩子去幼兒園

最近,甘肅天水一幼兒園上了熱搜。原因是有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在那上學,結果去醫院檢查發現鉛中毒了。這個鉛中毒不是小事,這有可能對孩子造成永久性的損傷。因為孩子是在幼兒園吃飯的,所以家長懷疑是幼兒園的食物出現了問題,就是添加了含有鉛的添加劑。
計生系統內憑空多出一個小孩,官方:多出來的「女兒」並不存在,信息已刪除 - 天天要聞

計生系統內憑空多出一個小孩,官方:多出來的「女兒」並不存在,信息已刪除

極目新聞記者 丁偉 唐佳燕7月2日,有網友發帖稱,近期夫妻倆因需要遷戶口到東莞,新戶口簿打好後,按要求去社區計生窗口登記建檔,卻被窗口工作人員告知,計生系統內兩人名下多出一個女兒。網友感到莫名其妙,他們夫妻倆是原配,且從未生育過孩子。計生系統還顯示,該信息是玉堂圍社區於2016年登記,且兩人戶口簿上仍只有夫...
7月4日周五早安祝福精選,溫暖問候,早安快樂! - 天天要聞

7月4日周五早安祝福精選,溫暖問候,早安快樂!

七月的晨光灑滿窗檯,周五的清風拂去疲憊。無論昨日如何,此刻都是嶄新的起點,願你心懷希望,步履輕盈。早安!2. 生活或許有波折,但每個清晨都在證明你的堅韌。別讓暫時的風雨模糊了方向,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強大。早安!
7月4日周五早上好|晨光啟程周末近,笑迎新日 - 天天要聞

7月4日周五早上好|晨光啟程周末近,笑迎新日

朝露晶瑩,周五沐晨風。願你步履輕盈,心懷朝陽,笑靨如花迎周末。2. 新日初升,周五啟新章。不戀過往,不懼未知,活出此刻的歡喜與從容。3. 平安是福,感恩為樂。生活簡簡單單,願你晨起安寧,暮落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