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幼兒園菜譜出現魚翅鮑魚!到底為了營養?還是為了盈利?

2020年11月11日18:52:06 育兒 1707

靈芝孢子粉蒸蛋、雞腳魚翅煲雞湯、鮑魚瑤柱粥……

這些通常只會出現在高級酒店裡的名貴菜式,如今卻上了幼兒園的食譜。

近日,廣州市花都區職業技術學校附屬嘉匯幼兒園的幼兒家長們收到了老師發的11月食譜後,質疑聲不斷。伴隨著上述名貴菜式一起而來的,是伙食費的漲價:孩子的伙食費從原來的25元一天,漲到了40元一天。

離譜!幼兒園菜譜出現魚翅鮑魚!到底為了營養?還是為了盈利? - 天天要聞

△該幼兒園門外的公示欄

名貴的食材真不一定適合孩子!

這一次,家長們並不只是擔心錢包要癟,據報道,更多家長擔心的是:「我們害怕會不會有很多激素,讓小孩子過早成熟。」

事實上,早有營養專家指出,魚翅不但沒有特殊的營養價值,且含有大量的汞和其他重金屬。

魚翅,通常指的是鯊魚的魚鰭。魚翅中的確含有一些膠原蛋白,但此膠原蛋白屬於不完全蛋白質,在人體中吸收率極低。更因為鯊魚處於食物鏈的高端,會食用一些小魚,由此積累很多毒素,魚翅不僅不適合孩子們吃,連成年人也不應當吃。

再比如鮑魚和瑤柱。鮑魚和瑤柱的營養豐富,含有大量鈣、鐵、鋅元素。然而它們的營養太過豐富,多食會造成補過頭,兒童會出現消化系統異常等癥狀。

既然鮑魚、魚翅價格貴,

又並不適合孩子食用,

該幼兒園為什麼還要竭力將其加入食譜呢?

別把盈利的主意打到孩子飲食上,

令人不齒!

幼兒園或許從中獲利了,但家長的腰包很受傷,而且吃了這些食材,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可能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再說,魚翅來源於鯊魚,魚翅貿易和消費給鯊魚帶來巨大危害,每年有超百萬頭鯊魚被獵殺,讓孩子吃魚翅,不利於從小養成環保意識。

教育部等有關部門三令五申,學校自主經營的食堂應當堅持公益性原則,不以營利為目的。奉勸有關學校,端正辦學態度,讓孩子在校期間飲食營養均衡,切勿把盈利的主意打到孩子飲食上,貽誤孩子健康成長,從而令人不齒。

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孟亞生

將這些菜列入幼兒園的日常菜單,

經常給孩子們吃,

到底是誰的主意?

據了解,

這所幼兒園是公辦屬性,

伙食費漲價按理要經過有關部門報備與公示。

這些流程與環節怎能省略?

暫且不論這樣做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只想追問一下,幼兒園這樣的菜單到底有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研究?作為公辦幼兒園,伙食費漲價按理要經過有關部門報備與公示,這些流程與環節怎能省略?

教育部門規定幼兒園要配備營養師,兒童的膳食需要合理搭配,而這樣的菜單看上去高大上,但實際上並不健康。

也有些人猜測,這些菜單里的菜不一定真的有所謂的魚翅鮑魚,可能是以此為名達到盈利目的。若真如此,那麼向家長提供假食譜,則是一種很不道德的行為。

錢江晚報 項向榮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本來,幼兒園改善伙食,增加營養,以滿足孩子長身體的需要,這是好事。但是,所謂過猶不及,好事一旦做過了頭,好事也就變成了壞事了。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樹立勤儉美德應該從孩子做起,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勤儉習慣。而讓孩子從小吃魚翅、鮑魚,很顯然不利於對孩子勤儉美德養成,甚至會讓孩子養成奢侈的毛病。

幼兒食譜現魚翅鮑魚,「受傷」的不僅是家長錢包,受傷的還會是幼兒園的孩子,甚至是整個社會風氣。

東方網 陳強

幼兒園食譜里有鮑魚和魚翅,

是「營養均衡」還是「中飽私囊」?

到底打的啥主意?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編輯:劉燁燁

責任編輯:王迪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註民生的新聞周刊。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子女出息,早有預兆」:有前途的人,大多有這3個特質 - 天天要聞

「子女出息,早有預兆」:有前途的人,大多有這3個特質

年少立志,未來可期,子女是否有出息,從平時的一些表現便能看出。只要多加留意、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其中的端倪,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一些細微之處往往暗藏乾坤。子女若有出息,其實早有預兆,有前途的人,大多具備特定的特質。01:自律性強自律是出息
人這輩子3次大劫渡完後,上天會加倍補償你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3次大劫渡完後,上天會加倍補償你

人生長路,布滿荊棘,劫難如影隨形,而我們大多時候只能獨自在苦樂交織中踽踽前行。世間紛擾繁雜,煩惱無盡,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為自己套上了無形的枷鎖,在自設的牢籠中苦苦掙扎。
人過55歲,如果你還有八九十歲的父母,要守住這三條規矩 - 天天要聞

人過55歲,如果你還有八九十歲的父母,要守住這三條規矩

文/飛魚人過五十五歲後,如果你沒有其他兄弟姐妹幫忙,那麼自己真的是要多賺一點錢,賺錢第一要點,勤快看望關愛監督第二。你的父母才能過上比較好的晚年生活。如果你有兄弟姐妹,他們也能夠跟你一起出錢出力,自然這個家族是會很和睦的。
廣州一村夫妻最高可獲20萬獎勵:初婚最高8萬元、生育最高12萬元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村夫妻最高可獲20萬獎勵:初婚最高8萬元、生育最高12萬元

近日,廣州南嶺村首創疊加惠民獎補。以婚育獎補為例,如果初婚夫妻雙方均為南嶺聯社戶籍股東成員,此前只享受聯社最高4萬元獎勵、生育三胞胎一次性補貼6萬元的福利,合計10萬元。新惠民政策實施後,可以同時享受村社兩級獎補,婚育補貼金額將分別翻倍至初婚最高8萬元、生育最高12萬元,合計20萬元。(來源:@廣州日報)更多...
警惕兒童被誤鎖車內,十幾分鐘溫度可升至40-50℃ - 天天要聞

警惕兒童被誤鎖車內,十幾分鐘溫度可升至40-50℃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孔天驕 石夢竹)近日發生多起家長大意將孩子鎖在車內的險情。據安徽蚌埠消防救援部門接到的報警信息,在蚌埠禹會區一公園北門附近,一名2歲幼童不慎被鎖在了車內,當天午後氣溫高達34℃。消防員破窗後,迅速打開車門將孩子抱出。由於車內高溫悶熱,幼童的衣物已被汗水浸透,還出現了中暑癥狀。炎...
15歲女生暑假幫父親裝空調走紅,她說:「原來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這麼辛苦,」網友:這是真正的「千金頂」! - 天天要聞

15歲女生暑假幫父親裝空調走紅,她說:「原來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這麼辛苦,」網友:這是真正的「千金頂」!

極目新聞記者 楊琛源實習生 向可欣近日,一段記錄湖北襄陽一位高一女生暑期跟隨父親裝空調的視頻在抖音平台走紅。高溫酷暑下,女孩與父親一同搬空調的畫面感動了無數網友,許多人稱她「是小棉襖,更是千金頂」。7月7日,極目新聞記者聯繫到女孩的父母,了解到了這個家庭的溫馨故事。女孩幫父親搬空調據女孩的母親曹女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