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父母們,你們焦慮對了嗎?

2020年11月07日22:28:20 育兒 1202

最近父母教育焦慮的話題一直被提到風口浪尖上,如今的社會環境導致的各方面教育矛盾越發凸顯了。可以說自從當了父母,就沒有一個不曾焦慮的,隨著孩子年齡的變化焦慮也在變化。

但是你們真的焦慮對了嗎?我並不反對父母的焦慮,因為古話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焦慮的背後本身也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期待。所以在這裡我並不反對父母焦慮,只是想問你們焦慮對了嗎?你們焦慮的問題是否真的值得焦慮?你們未曾焦慮的,是不是就那樣一帆風順?

這幾天重溫了一遍《在一起》,再次被《口罩》單元裏海清飾演的梅愛華感動得幾度落淚。

焦慮的父母們,你們焦慮對了嗎? - 天天要聞

一句「做口罩我是認真的,救人我是認真的」,把女企業家的責任、擔當和堅毅展現得淋漓盡致。

焦慮的父母們,你們焦慮對了嗎? - 天天要聞

不得不說,攝影機前,海清能傾心詮釋每個人物;

在生活中,她作為母親的角色同樣可圈可點。

如今14歲的兒子蛋妞(丹尼爾),就被教導得懂事、謙遜,學習也一點不輸當年文化課第一,被中戲、北電同時錄取的海清,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8歲就言之有物,思想有深度:

焦慮的父母們,你們焦慮對了嗎? - 天天要聞

訓練幾個月,在亞洲游泳錦標賽上得三金一銀:

焦慮的父母們,你們焦慮對了嗎? - 天天要聞

有藝術造詣:

焦慮的父母們,你們焦慮對了嗎? - 天天要聞

會書法:

焦慮的父母們,你們焦慮對了嗎? - 天天要聞

能寫詩:

焦慮的父母們,你們焦慮對了嗎? - 天天要聞

文字清麗,富有感情:

焦慮的父母們,你們焦慮對了嗎? - 天天要聞

隨便翻一翻海清的微博,老母親都不由感嘆:得子如此,夫復何求!

不僅英語、體育優異,連文學、藝術都如此出眾,要知道,後兩項可是相當考驗一個人的文學素養、感知力、觀察力等軟實力的!

也許你會說,這是明星的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普通百姓可不會教育出這麼好的孩子,我們也沒那個條件!其實絕對不是這樣的,海清作為一個名人,她的工作也並不會比我們任何一個少,甚至不固定的工作時間可能更給不了孩子太多的陪伴。

總管身邊焦慮的媽媽們,很多幼兒園時期就開始了每天使用「閃卡」學習漢字。小學階段英語語法練習都每日必練,口算更是買了一本又一本。

但是,為什麼孩子還是不能成為被人家的孩子?

其實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比紙面呈現的成績重要多了,也更難學。它並不是靠簡單的練習就可以的。而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堆積,而且是在興趣之上才能達到效果的。

比如說你期待孩子英語有卓越成績,那麼每天盯著拼寫、做題可能最大效果也就在考試體現,但是真正應用起來,你永遠做不到孩子自如的用英文寫劇作或者是表演話劇等需要即興發揮的東西。但是上面提到的海清的兒子可以,黃磊家的多多也可以,說明這並不是個例。

還有太多太多的綜合能力,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我想說的就是作為家長其實都是焦慮的,因為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如果不能始終陪伴孩子,就期待孩子自己的能力可以一直陪伴著ta成長。

但是目光僅盯著課本習題的家長,也許焦慮錯了,眼下的成績不代表未來,如果這個成績暫時不錯,但是是靠父母監督的,也許未來在父母叮囑不到的地方還有下滑的空間。但是如果孩子綜合能力提高了,也許在未來的道路上,不管在哪裡都可以展翅飛翔。

所以你焦慮對了嗎?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人過四十,莫管二事; 人到五十,莫理二人! (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過四十,莫管二事; 人到五十,莫理二人! (太對了)

人生恰似一場漫長的旅程,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景緻,也蘊含著獨特的處世哲學。年少時,我們懷揣著滿腔熱血,渴望在這世間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熱衷於對萬事萬物發表見解,也樂於結交形形色色的朋友。然而,隨著歲月的沉澱,我們逐漸領悟到:有些事,不必強行插手;有些人,不
如何挑選兒童拖鞋 - 天天要聞

如何挑選兒童拖鞋

為兒童選擇拖鞋材質,確實需要特別用心! 孩子的腳部嬌嫩、活動量大、容易出汗,還經常跑來跑去。結合安全性、舒適性、健康性和實用性,我整理了以下材質分析供你參考: 1. 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優點: 極其輕便,孩子穿起來走路輕盈不費力
天水幼兒園鉛中毒的三大疑點,就差一張記者證…… - 天天要聞

天水幼兒園鉛中毒的三大疑點,就差一張記者證……

天水幼兒園鉛中毒的事,官方通報的調查結果是廚房用了彩繪顏料來做發糕。極度不合情理的結論和語焉不詳的通報內容,給這起事件留下了諸多疑點,令人難以信服。然而通報之後,並沒有任何一家官方媒體的調查報道回應了公眾的這些疑問,一家都沒有。媒體這般現狀,實在是可恥又可憐。可惜我2015年從報社離職後,記者證也隨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