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健康伴隨成長,你有重視嗎?

2020年11月07日22:28:06 育兒 1886

近年來,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不斷低齡化和隱匿化,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關注不夠,成為孩子心理問題多發的重要原因。

愛之慧家庭教育楊老師說,「心理健康比素質教育更重要,青少年要成才,必須先成人,一個大寫的人。」

01

孩子的心理健康伴隨成長,你有重視嗎? - 天天要聞

孩子的心理問題始終伴隨成長

孩子的心理健康從幼兒到中小學、大學,作為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家長,你有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嗎?

健康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狀態」。

但是,現有的健康管理其實是偏於軀體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問題和身體健康一樣,是與生俱來,伴隨成長的。經常見到這樣的父母,孩子感冒發燒、視力下降、牙齒鬆動等疾病,十分著急,馬上就到醫院進行專業治療,掛最貴的專家號,買最貴的藥物,恨不得自己替孩子生病。

如果孩子說,「媽媽,我不想上學了」、「我不想給同學交流」、「我為什麼天天不開心」、「我不想和任何人說話」……

「你這就是裝的,打你一頓就老實了。」、「沒事的,小孩子,過幾天就好了」……可能家長會說。

孩子的心理問題就是這樣來的,家長用上一輩的理念,想當然的認為無所謂,直接疏忽了孩子的感覺,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得不到疏導,愈來愈嚴重,有的直接導致長時間不上學、自閉等問題。

孩子的心理健康伴隨成長,你有重視嗎? - 天天要聞

02

孩子的心理健康伴隨成長,你有重視嗎? - 天天要聞

我們的孩子可能會發生什麼心理問題?

據統計,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留守兒童、單親兒童、獨生子女的心理、行為問題尤為突顯。

常見的影響心理健康狀況的心理問題有,學習問題,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等;

人際交往問題,如學校適應不良、逃學等;情緒問題;

行為問題,如恃強凌弱、自我傷害、魯莽冒險;網路成癮等不良行為問題。

及早發現和識別兒童與青少年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可以幫助其塑造正常的人格和正確的行為模式,調節其情緒與學習壓力,增強兒童與青少年面對挫折和壓力的的能力。

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愛,平等的對待,友好的朋友圈,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03

孩子的心理健康伴隨成長,你有重視嗎? - 天天要聞

去愛孩子,感受他,接納他

父母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需要父母能夠理解孩子,用心去感受孩子,全方位的去接納孩子。

無條件的愛要求父母能夠給孩子做自己的自由,支持孩子成為他自己,實現他們自己。

孩子的心理健康伴隨成長,你有重視嗎? - 天天要聞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母親周春紅,在朱朝陽很小的時候,她就和朱朝陽的父親離了婚。憑藉自己微薄的薪水,一個人把朱朝陽拉扯大。

看似她對孩子付出的愛是不要求回報,實際上她是要回報的。她要求的是朱朝陽對她絕對的服從,而她要對朱朝陽有絕對的控制權。

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的朱朝陽,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是僅僅是她的兒子,而是她的全部生命,把自己的快樂和生命綁定在兒子的身上。

孩子在這樣密不透風的,近似監視的環境中,如何快樂?那杯打翻的牛奶,打碎了周春紅的心,也讓朱朝陽走向了一條註定不開心的路。

「愛」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如溫暖、關懷、寬容、安慰、鼓勵、獎賞、讚揚、信任、支持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心理健康中最寶貴的營養。

只有沐浴在愛的甘霖下的孩子才會有安全感,才能適應各種環境,學會與別人交往、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愛他,但不是嬌慣,溺愛;嬌慣和溺愛會讓孩子養成任性、依賴、自私的壞習慣。一味的「誇獎」致使孩子耐挫能力減弱。

04

孩子的心理健康伴隨成長,你有重視嗎? - 天天要聞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子女,其實不是你的子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都無法到達的明天。

……    ……(——紀伯倫)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很多家長想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但無意中流露出的傳統角色,會在與孩子進行溝通中造成障礙。

比如有的家長以「指揮者」自居,他們在與孩子交談時總是帶有命令的口氣;

有些父母則像個「說教者」,喜歡嘮叨,告訴孩子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

有些家長覺得自己比孩子聰明,在孩子面前擺出一副無所不知的樣子,這樣的態度也容易讓孩子反感;

有些父母則是批評者,他們的言語中常帶有嘲笑、諷刺,或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的心理健康伴隨成長,你有重視嗎? - 天天要聞

05

孩子的心理健康伴隨成長,你有重視嗎? - 天天要聞

愛;給孩子一個友好的朋友圈

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心理環境,就是親朋好友構成的生活圈子。

如果家庭很和諧,父母彼此尊重、彼此諒解、彼此寬容形成了風氣,那麼,孩子處在這樣一個很民主很開明很和諧的家庭里,會漸漸的在耳濡目染之中,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

孩子們的友誼提供了許多重要的功能,包括陪伴、刺激、身體和情感,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每一種功能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重要性。

許多研究都證明了這一說法,超過一半的被提到情緒或行為問題的孩子在同伴交流中沒有朋友或經歷困難。

與缺乏朋友的孩子相比,有好朋友的孩子有更高的自尊,他們不太可能感到孤獨,而且在社交方面表現得更好。

孩子的心理健康伴隨成長,你有重視嗎? - 天天要聞

06

孩子的心理健康伴隨成長,你有重視嗎? - 天天要聞

如果有了心理問題,及時尋求專業人士

孩子在成長的階段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果你覺得孩子的心理狀態不好,可以試著從父母身上先發掘問題,做出改變。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通過孩子和家庭的努力,孩子的狀態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就要及時進行專業的心理諮詢,讓專業人士為你解決問題。

專家在疏導孩子心理問題的同時,也會教會孩子自我成長的正確理念,和生活中積極向上的積極力量,對今後的學習和成長會非常有幫助,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往往是心理比較健康的人更能夠積極求助,他們更勇於面對問題、主動做出改變、對未來有更樂觀的態度。

積極求助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也是負責任、關愛孩子、有智慧的表現。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天水幼兒園鉛中毒,鉛毒危害為何如此嚴重? - 天天要聞

天水幼兒園鉛中毒,鉛毒危害為何如此嚴重?

#頭條深一度-深度閱讀計劃#天水幼兒園鉛中毒,鉛毒危害為何如此嚴重?最近,甘肅天水一家幼兒園發生鉛中毒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多名孩子出現了頭痛、頭暈、嘔吐等癥狀,經檢查,血鉛含量嚴重超標,甚至有孩子被診斷為重度鉛中毒。
人過四十,莫管二事; 人到五十,莫理二人! (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過四十,莫管二事; 人到五十,莫理二人! (太對了)

人生恰似一場漫長的旅程,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景緻,也蘊含著獨特的處世哲學。年少時,我們懷揣著滿腔熱血,渴望在這世間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熱衷於對萬事萬物發表見解,也樂於結交形形色色的朋友。然而,隨著歲月的沉澱,我們逐漸領悟到:有些事,不必強行插手;有些人,不
如何挑選兒童拖鞋 - 天天要聞

如何挑選兒童拖鞋

為兒童選擇拖鞋材質,確實需要特別用心! 孩子的腳部嬌嫩、活動量大、容易出汗,還經常跑來跑去。結合安全性、舒適性、健康性和實用性,我整理了以下材質分析供你參考: 1. 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優點: 極其輕便,孩子穿起來走路輕盈不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