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五十的70後,人生的真相,都在「魯迅的課文」里

2025年04月03日13:20:21 育兒 1469

小時候學魯迅的課文,搖頭晃腦,一知半解。

他寫下的文字,總要隱藏什麼道理,不去深讀和思考,是深澀難懂的。

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再讀課文,忽然發現我們的人生真相,早就在課文里寫好了。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似乎沒有改變多少。

年過五十的70後,人生的真相,都在「魯迅的課文」里 - 天天要聞

01

關於能耐:書到用時方恨少。

《孔乙己》,為他說的「之乎者也」,暗自發笑。

一個讀書人,居然沒有一技之長。偶爾幫人去抄書,也無法維持溫飽。

喜歡喝酒,卻常常付不起酒錢,還被周圍的人嘲諷。

文章中寫道:「聽人家背地裡談論,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於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於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

走出校門,我們也要去賺錢了,忽然發現自己沒有一技之長。

混過了中年,要開始進入老年了,發現自己還是沒有一技之長。

很多70後,讀書是不夠認真的,父母也沒有嚴格要求。到了周末,父母來一句:「趕緊去放牛,看什麼書啊。」

很多同齡人,都是讀完初中,不管成績好不好,都開始打工賺錢了,或者在家幫助父母種地,農閑的時候,也會去山裡伐木,採摘山胡椒等。

什麼都不會,那麼我們只能在低處混,流水線、修理廠、飯館等,都是我們的主要工作地。

對比之下,能夠學到一門技能的人,混得好多了,能夠成為工程師、技術員;一部分人,上了大學,就混到了體制內。

原來,讀書才是人生最大的捷徑,可惜當年不懂。

02

關於漂泊:背井離鄉家難回。

《故鄉》,是作者離開家鄉多年,再回老家的所見所聞。

看到魯迅和閏土的友誼,從兩小無猜,到生分。

閏土喊魯迅為「老爺」,一個在外謀生,變得富有;一個在老家種地,苟延殘喘。

還有豆腐西施楊二嫂,主動開口打招呼,魯迅居然不記得了。

在老家待了幾日,又要離開了。離開之前,還把老宅變賣了。這算是徹底斷了回來的念頭。

文章中寫道:「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這一幕,多少次出現在我們的人生里。

外出去謀生,本以為賺了錢,就可以回來養老,過更好的生活。

沒想到的是,這一走,居然越走越遠。也從農村到城裡定居了。

逢年過節,也會到老家看看,和父母吃一頓飯。也有人修繕了老屋。

但是多少老屋,大門是鎖著的。也有一些門,被野草掩蓋了。

空心的村莊,有殘垣斷壁。把記憶一點一點粉碎。

是的,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條路,通往遠方,並且不能回頭。

年過五十的70後,人生的真相,都在「魯迅的課文」里 - 天天要聞

03

關於心態:自我解嘲也是樂。

《阿Q正傳》,看到一個生活在底層,卻總是自得其樂的人。

他很窮,也沒有人記得他的名字,有時候在土谷祠棲身。

有機會,就去做短工,有幾個錢就去喝酒。

有人如此評價他:「阿Q不僅在生活上十分滿足和得意;在精神上,也有其滿足和沾沾自喜之處。」

他沒有什麼本事,就是一張嘴,總是為自己找快樂。比方說,和人打輸了,他還能說:「我總算被兒子打了。」

一開始,我們看到阿Q是憤怒的,後來發現很多人,都活成了他的樣子。

比方說,和人打麻將,輸了幾百塊。但是不會悲傷流淚,而是說:「這次算他僥倖,下次我會贏回來。」

還比方說,分明口袋裡沒有幾個錢,卻大大方方地去喝酒,還請人喝酒,真是打腫臉充胖子。

通過炫耀,自我安慰,忍住羞辱等,拉滿自己的優越感。

不就是,你笑笑我,我笑笑你,就活過了一輩子嗎?

04

關於生死:大鬧一場就離去。

《社戲》,感觸到了鄉村的熱鬧。

那時候我們沒有手機,也沒有什麼娛樂。鄉里有人唱戲,那就是很難得的事情,方圓百里的人,都會趕來。

魯迅說:「我後無迴路,自然擠而又擠,終於出了大門。」可見,那時候的社戲,有多熱鬧,人多到你數不清。

多年後,還可以回憶:「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有一位先生說過:「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還真的是這樣一回事。不管多熱鬧的事情,終究要回歸冷清。

看我們的村莊,只有幾個留守老人了吧;看我們的親戚,長輩逐一過世,已經所剩無幾了;就是同齡的人,也許都沒有五十歲,就永別了。

再往後,我們也要退休了。起碼要退出工作。你五十歲之後,不再是職場的主要人物了。

大部分的人,都有「人走茶涼」的感覺。沒啥,生命都會消失,何況是工作。

年過五十的70後,人生的真相,都在「魯迅的課文」里 - 天天要聞

05

作家王蒙說:「文壇上有一個魯迅那是非常偉大的事。如果有五十個魯迅呢?我的天!」

是啊,魯迅是唯一的,不要太多了。若是滿大街都是文學家,那就不知如何評價了。

但是魯迅筆下的人,是可以很多很多的。是你,也是我,還是他。

命運跌宕起伏,就像抑揚頓挫的故事。長的歲月,短是年齡;長的是句子,短是詞語。

魯迅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是的,也許我們的一輩子,沒有什麼價值,但我們仍舊要笑著活,敢於解讀自己,敢於面對自己的卑微。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或許這就是人生最大的真相吧。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 天天要聞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Hi,我是梅啦子,一個努力奮鬥的85後二孩職場媽媽,雞自己又順帶雞娃,100%真實,100%原創,願和你一起探索多元生活的可能性~」作為一個二孩職場媽媽,我最近看了梅耶·馬斯克的這本《人生由我》,結合之前看的《埃隆·馬斯克傳》,我真正是學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 天天要聞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時刻,也是傳承文化的契機。以春雨烘托哀思,用焚紙寄託懷念,感受生命厚重的同時,也要抓住生命教育的時機。讓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我們要學會珍惜當下,感恩生命。
孩子2歲愛說火星語 - 天天要聞

孩子2歲愛說火星語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在家中玩耍。他剛滿兩歲,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小明的父母注意到,他開始模仿一些奇怪的聲音和詞語,似乎是在說一種「火星語」。這種現象讓他們感到好奇和困惑,同時也引發了他們對兒童語言發展的思考。1.語言發展階段語言發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 天天要聞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這句民間俗語,讓不少朋友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清明節掃墓產生了顧慮。雙春閏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2025年的清明節,咱們到底能不能安心去掃墓呢?別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給大家一個明明白白的答案。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 天天要聞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小易(化名)媽媽怎麼也沒想通:女兒只是跳了200個繩,做了30個仰卧起坐,後果竟如此嚴重。11歲的小易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運動打卡。幾天前,在即將完成「每日任務」時,小易突然感覺小腹一陣陣劇痛,得知情況的母親起初並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