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2024年11月17日15:23:07 育兒 1655

2016年,一名男子帶著自己的妻子,前往了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進行產檢,原本是件非常高興的事情,但是兩個人的臉上卻並沒有任何高興的跡象,甚至都有著一種視死如歸的情緒。


原來妻子在兩年前患上了漸凍症,這次的懷孕對於她而言,將會是一次艱難的抉擇,如果不生她還可以活一段時間,但是如果要是生的話,很有可能就是一屍兩命,而面對這樣的抉擇,妻子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生下這個孩子。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那麼這個孩子最終有沒有順利的降生?這位妻子最終的結果又是怎麼樣的呢?


張苗的人生


大學時代的張苗,是光一般的存在高挑的身材,明媚的笑容,走到哪裡都是人群的焦點,她並非徒有其表的花瓶,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拿獎學金拿到手軟。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社團活動里也總能看到她活躍的身影,無論是辯論賽上的唇槍舌劍,還是文藝晚會上的翩翩起舞,她都能輕鬆駕馭,簡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的完美範本。


追求者自然不少,但她卻對來自河北的同鄉李文斌情有獨鍾,李文斌雖然沒有她那麼耀眼,卻有著一顆真誠善良的心,總是默默地守護著她,支持她的每一個決定,兩人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而結緣,很快便墜入了愛河,成為校園裡令人羨慕的一對。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畢業後,張苗順利進入了一家知名公司,開啟了職場生涯,憑藉著出色的能力和勤奮的態度,她很快在工作中嶄露頭角,事業蒸蒸日上。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她和李文斌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共同憧憬著美好的未來,期待著早日擁有屬於他們的愛情結晶。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2013年,張苗第一次懷孕,初為人母的喜悅讓她對未來充滿了憧憬,然而,命運卻給了她當頭一棒,她不幸流產了,失去孩子的打擊讓張苗悲痛不已,但李文斌始終陪伴在她身邊,給予她安慰和鼓勵,他們相信,未來還會有機會擁有自己的孩子。


然而,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面。2014年,張苗的身體開始出現異樣,起初只是偶爾感到無力,後來逐漸發展到走路、抬手都變得困難,她摔倒的次數越來越多,身體彷彿被施了魔法般日漸「僵硬」。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同事們都以為她是工作太累,勸她多休息,但張苗心裡隱隱感到不安,她知道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在丈夫的陪同下,張苗去了多家醫院進行檢查,最終,在宣武醫院,她被確診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也就是俗稱的「漸凍症」。


這個診斷猶如晴天霹靂,擊碎了張苗和李文斌對未來的所有美好幻想,醫生告訴他們,這種病目前無法治癒,平均生存期只有3到5年,從活力四射的職場精英到被判了「死緩」的漸凍症患者,巨大的落差讓張苗難以接受。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她無法理解,為什麼命運要如此捉弄她,曾經的自信和樂觀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恐懼和絕望。她不得不辭去心愛的工作,整天待在家裡,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身體一天天衰弱下去。


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如今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張苗變得沉默寡言,常常以淚洗面,她不敢照鏡子,害怕看到鏡子里日漸憔悴的自己。她開始懷疑人生的意義,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李文斌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辭去了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顧妻子,儘力讓她感受到愛和溫暖,他鼓勵她積極配合治療,不要放棄希望,他告訴她,無論發生什麼,他都會陪在她身邊,一起面對挑戰。


艱難的抉擇


在張苗被確診漸凍症一年後,一個意外的驚喜悄然而至——她懷孕了,2015年9月,張苗發現自己懷孕了,這個消息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重新點燃了張苗對生活的希望,她渴望成為母親,渴望留下屬於自己的「生命火種」,然而,醫生卻建議她終止妊娠。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醫生解釋說,漸凍症患者懷孕會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隨著胎兒的生長,張苗的呼吸會越來越困難,最終可能需要依靠呼吸機維持生命。


而且,她只能選擇剖宮產,這會進一步增加手術風險,此外,懷孕期間激素水平的變化也會加速疾病的進展,從醫學角度來看,終止妊娠無疑是更安全的選擇。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面對醫生的建議,張苗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她知道繼續妊娠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風險,甚至可能加速死亡,但她內心深處,對成為母親的渴望卻無比強烈,這是她此生唯一的機會,她不想放棄。


李文斌也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他深愛著妻子,不願看到她承受更大的痛苦和風險,但他同時也理解妻子想要成為母親的願望,他尊重妻子的選擇,即使這意味著要面臨更大的挑戰。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和反覆的討論,張苗和李文斌最終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繼續妊娠,他們知道這條路充滿荊棘,但他們願意為了這個孩子,為了心中的希望,勇敢地與命運抗爭,他們相信,只要有愛和希望,就一定能夠創造奇蹟。


張苗的抗爭


自從張苗決定繼續妊娠後,李文斌就變成了她的「全職護工」,他辭去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顧妻子的生活中。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每天早上,他會細心地為張苗梳頭、洗臉、穿衣,吃飯時,他會一勺一勺地喂她,生怕她被嗆到,上下樓梯時,他會小心翼翼地扶著她,生怕她摔倒,曾經簡單的日常活動,如今都變得異常艱難,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張苗的身體每況愈下,行動越來越不便,最初,她還能拄著拐杖緩慢行走,後來只能依靠輪椅,到了孕晚期,連翻身都變得困難,呼吸也越來越費力。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身體的病痛和心理的壓力,讓她變得情緒波動很大,有時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李文斌總是默默承受著這一切,他知道這是妻子在表達內心的恐懼和不安,他從不抱怨,總是耐心地安慰她,鼓勵她積極面對挑戰。


除了生活上的照料,李文斌還給予張苗無微不至的精神支持,他知道,張苗內心深處充滿了對未來的擔憂和恐懼。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他買來育兒書籍,和妻子一起學習育兒知識,暢想著孩子出生後的場景,他還會輕輕地撫摸張苗的肚子,和未出生的寶寶說話,讓張苗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和希望的存在,他用自己的愛和樂觀,為張苗築起了一道堅實的精神屏障,幫助她抵禦病魔的侵蝕。


張苗和李文斌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他們的親朋好友,甚至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都紛紛伸出援手,給予他們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這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也更加堅定了他們戰勝病魔的決心。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然而,漸凍症患者妊娠的社會支持體系仍然不夠完善,需要更多關注和投入,才能讓更多像張苗一樣的患者得到幫助。


母愛的偉大


隨著預產期的臨近,張苗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懷孕34周時,她的呼吸變得異常困難,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醫生團隊決定提前進行剖腹產手術,這是他們能夠承受的最後期限。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手術當天,整個醫院都瀰漫著緊張的氣氛,這台手術的風險極高,沒有人能夠預料結果會如何,手術團隊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並進行了多次演練,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著兩個生命的重託,必須全力以赴。


手術室里,時間彷彿凝固了,麻醉師小心翼翼地進行麻醉,他知道,麻醉劑量必須精確控制,既要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又要避免對胎兒造成傷害。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由於張苗的特殊情況,留給主刀醫生孫曉燕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分鐘,她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剖腹產手術,否則大人和孩子都會有生命危險。


孫醫生深吸一口氣,屏住呼吸,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手術操作,每一刀都精準無比,每一秒都充滿著緊張和壓力。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終於,一聲響亮的啼哭打破了手術室的沉寂,一個5.1斤重的小女孩順利誕生了,在場的所有醫護人員都鬆了一口氣,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然而,危險並沒有完全解除,張苗在手術後遲遲沒有蘇醒,生命體征十分微弱。


醫護人員立即對她進行搶救,並不斷呼喚她的名字,希望她能夠儘快醒來,一個半小時後,奇蹟終於發生了,張苗緩緩地睜開了眼睛,虛弱地問:「我的孩子呢?」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當護士把女兒抱到張苗身邊時,她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所有的痛苦和艱辛,在這一刻都化作了幸福的淚水,她用自己的生命,孕育了另一個生命,完成了一個母親最偉大的使命。


超越生死


張苗的故事,是一個關於生命、勇氣和愛的故事,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生命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長度,更在於寬度和深度,在有限的生命里,她選擇孕育新的生命,將愛延續下去。她的勇氣和決心,感動了無數人,也引發了人們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李文斌的愛,是支撐張苗走下去的力量源泉,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愛,他不離不棄,悉心照料,給予妻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支持,他們的愛情,超越了生死,成為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話。


張苗和女兒的未來充滿了挑戰,但他們並不孤單,社會各界都在關注著他們,給予他們幫助和支持,我們相信,在愛的包圍下,他們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張苗的故事,將永遠激勵著我們,珍惜生命,勇敢追夢,永不放棄希望,因為,奇蹟隨時可能發生。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結語


張苗的故事,讓人們看到了生命的偉大,為了孩子,哪怕失去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才能創造出生命的奇蹟。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本文到這裡就結束了,喜歡本文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2019年12月14日——北京衛視生命緣


2016年漸凍症媽媽張苗,為生孩子力排眾議,只為臨終前能圓母親夢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著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著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