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福氣到!第一波「龍寶寶」來啦!

2024年02月10日23:40:04 育兒 1392

當絢爛的煙火在夜空綻放

當甲辰龍年的鐘聲已經敲響

濰坊市中醫院產房的除夕夜

平穩而有序、忙碌而溫馨

新生命呱呱墜地後的第一聲啼哭

是最動聽的音符

滿載著新春的喜悅和祝福

福氣滿滿的「龍年寶寶」誕生啦

龍年鐘聲敲響了新年的喜悅,農曆正月初一凌晨1時46分,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產房誕生了醫院首位龍寶寶,體重3550克,母女平安,全家沉浸在新年新生的喜悅當中。首個龍寶寶的順利誕生,讓產房內洋溢著新生命平安誕生的喜悅。龍寶寶響亮啼哭聲,宛如迎接新年的吉祥號角。

新年到,福氣到!第一波「龍寶寶」來啦! - 天天要聞

當助產士小心翼翼把寶寶放到產婦眼前,寶寶的小臉緊貼著媽媽,感受著媽媽的溫暖。看著寶寶,剛從難熬的生產中緩過來的寶媽龐女士欣慰的笑了。

護士長親手交給了孩子爸爸,爸爸伸出手,輕輕撫摸寶寶的小臉,喜悅的說到:「好軟,好軟!」

新年到,福氣到!第一波「龍寶寶」來啦! - 天天要聞

9時02分,又一聲嘹亮的啼哭聲從東院區產房傳出,第二個「龍寶寶」呱呱墜地。體重3250克,母子平安,守在分娩室外焦急等待的寶爸和家人們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新年到,福氣到!第一波「龍寶寶」來啦! - 天天要聞新年到,福氣到!第一波「龍寶寶」來啦! - 天天要聞

9時23分,濰坊市中醫院西院區產房也傳出龍寶寶「哇哇」的啼哭聲。順產一名體重2850克,身高50厘米的健康男寶。

為小寶寶接生的助產士徐銘揚,已在產房工作7年,這是她在產房跨年夜值守的第三個年頭。在她看來,辭舊迎新之際,平安順利地為一個又一個家庭迎接新生,十分有意義。她說:「平安地迎接新生寶寶比迎新年更讓我高興,祝願所有的寶寶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新年到,福氣到!第一波「龍寶寶」來啦! - 天天要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是吉祥的象徵,代表著力量、尊貴和繁榮。許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開端,因此選擇在龍年這一特殊的時刻迎接新生命。孩子的父母表示,他們在得知即將迎來龍寶寶時非常高興,相信龍年出生的孩子將會擁有吉祥和幸運。為確保「龍寶寶」們順利出生,濰坊市中醫院東西院區產科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從醫生到助產、護理人員,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提供最專業的醫療服務,確保每一位母親和新生兒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裡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著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著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著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著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