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兒子打父母如何管教,過來人說說自己的教育方法!

2023年11月14日18:35:14 育兒 1542

孩子長大了,是非黑白分明,他們開始敢於挑戰家庭的規矩,而這個過程往往伴隨著一些難以啟齒的行為,比如,青春期兒子打父母。當我們感到無措和痛苦的時候,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和應對呢?

青春期兒子打父母如何管教,過來人說說自己的教育方法! - 天天要聞

用心傾聽,不只是聽

「你們都不懂!」是青春期最經典的一句話。在這個階段,兒子或許會變得焦躁,對於家長的規矩感到不滿。此時,用心傾聽變得尤為重要,而不僅僅是聽,我也是之前跟孩子爸爸總是吵架家庭氛圍特別不好,孩子受影響很大變得不愛說話,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辦,直到上了高途美好家庭的親子課程,學習了不少家庭教育知識,也懂得了怎麼給孩子一個更和諧的家庭環境和跟孩子的相處之道,現在孩子性格很開朗,和我也無話不說,我很欣慰!

當兒子因為學習、人際關係等問題憤怒地發泄的時候,我們不妨主動拉近距離,坐下來,關切地問一問:「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困擾你的?」用心傾聽,而不是輕率地斥責,或者無動於衷。這樣的溝通能夠使他感受到被理解,進而更容易接受我們的建議。

不是對立而是合作

青春期的兒子對於獨立和自主的渴望日益增強,這很容易和家長形成對立。但事實上,我們可以試著將這種對立轉化為一種合作的關係。

在制定家規、制定學習計劃等方面,可以和兒子共同商討,聽取他的建議,讓他有一種參與感。通過這樣的方式,他會逐漸認識到家長並不是在限制他,而是在關心他,同時也能培養他的責任心。

教育而非懲罰

面對青春期兒子打父母的攻擊行為,家長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懲罰。然而,我們需要理解,這個時期的孩子可能正面臨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壓力。

在冷靜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用教育而非懲罰。比如,通過對他們的錯誤行為進行分析,引導他們理解為什麼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以及有哪些更好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樣的溝通更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自我認知和責任感。

青春期兒子打父母如何管教,過來人說說自己的教育方法! - 天天要聞

培養興趣,釋放壓力

青春期的兒子可能因為學業、未來規劃等問題而感到壓力山大。而這種壓力如果找不到出口,很容易轉化為消極情緒,表現在對家庭成員的攻擊行為上。

因此,我們可以幫助兒子找到一些適合他的興趣愛好,釋放他的壓力。這不僅有助於轉移注意力,還可以提升他的情緒管理能力。或許是體育、音樂、書法,找到合適的方式,讓他們在這個階段更好地調節情緒。

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要以身作則。孩子是最敏感的觀察者,他們更容易模仿大人的一切。如果我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選擇了冷漠、暴力,那麼他們學到的就是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

做一個有修養、有耐心的家長,不僅能夠引導孩子更好地應對問題,還能夠在孩子心中建立一個堅實的榜樣。

青春期兒子打父母的情況或許會給我們的親子關係帶來一些磕磕絆絆,但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機會更深入地了解他們,一同成長。用心傾聽,合作而非對立,教育而非懲罰,釋放壓力,以身作則,讓我們和兒子共同走過這段旅程。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裡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著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著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著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著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