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射鵰五絕不搶易筋經,你看那經書在誰手中,五絕見了也要跪拜

2023年07月20日00:33:15 育兒 5120

金庸筆下哪個門派的武功最精妙?旁人說的未必客觀,但那武當派祖師爺張三丰的評價卻是有一定的說服力的。

紅花白藕,天下武學原是一家,千百年來互相截長補短,真正本源早已不可分辨。但少林派領袖武林,數百年來眾所公認……

這即是張真人眼中的少林武功,哪怕是他武當一脈的武功也未必比少林絕學精妙,而這也是奇怪的地方,雙鵰時代,五絕高手為何不去爭搶少林派的精妙武學典籍呢?比如那《易筋經》。

一、爭搶《九陰真經》的五絕

讀過《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的人都知道,這兩部作品中的武林群雄是以「五絕」為尊,不過五絕雖是當世頂尖高手,卻未必掌握了最精妙的武功,所以那本《九陰真經》就成了他們最渴望得到的秘笈。

難怪射鵰五絕不搶易筋經,你看那經書在誰手中,五絕見了也要跪拜 - 天天要聞

(王重陽劇照)

為了奪得那本經書,五絕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至少在提及當年的第一次華山論劍時,周伯通是這麼說的:「那時是在寒冬歲盡,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他們五人口中談論,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終於拜服我師哥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寒冬臘月,華山絕頂,七天七夜,可見當年五絕對那秘籍的執念有多深,拼到最後,或許比的都不是武功,而是毅力了。

可《九陰真經》固然精妙,卻也不是這世上唯一值得爭搶的秘籍,至少少林派的《易筋經》中記載的武功就未必輸給那《九陰真經》,五絕為何不搶?

有人說「那是因為雙鵰之中沒有少林派」,若有人持這種觀點,那隻能說明他壓根就沒看過原著,其實早在《射鵰英雄傳》中,就明確提到了那枯木大師所屬的仙霞派就是少林派的分支。

其次,到了,《神鵰俠侶》中,為了幫郭襄慶生,楊過就找來了武林群雄為郭襄獻禮,其中也包括少林派的無色大師,儘管他本人並未到場。

難怪射鵰五絕不搶易筋經,你看那經書在誰手中,五絕見了也要跪拜 - 天天要聞

(東、南、北三絕劇照)

還有書末的第三次華山論劍結束之後,少林派覺遠大師便帶著小徒兒張君寶登場了,而那覺遠還只是個平平無奇的僧人,卻有堪比五絕的內力,可見少林派卧虎藏龍。

而少林派的絕學,也自然值得被五絕關注,尤其是那《易筋經》。

二、頂尖神功《易筋經》

《易筋經》到底有多精妙?其實金庸不止在一部作品中強調過它的強大。

比如《天龍八部》中,那逍遙派的武功是何等強大,無崖子有北冥神功,天山童姥有生死符、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李秋水有白虹掌力,傳音搜魂,可即便如此,他們仍覬覦少林派的《易筋經》。

琅嬛福地的書架上就刻著這麼一段文字:「原來這『琅嬛福地』是個極大的石洞,比之外面的石室大了數倍,洞中一排排的列滿木製書架……但在『少林派』的籤條下注『缺易筋經』,在『丐幫』的籤條下注『缺降龍二十八掌』,在『大理段氏』的籤條下注『缺一陽指法、六脈神劍劍法,憾甚』的字樣。」

難怪射鵰五絕不搶易筋經,你看那經書在誰手中,五絕見了也要跪拜 - 天天要聞

(九陰真經劇照)

逍遙派都求而不得的神功,可見那秘籍有多精妙。

書中那武功絕頂的慕容博也覬覦《易筋經》中的精妙武功,只想將它從少林寺中偷出來。

而《笑傲江湖》中,少林僧人在介紹《易筋經》時也有這麼一段描述:「少俠為我方丈師兄的關門弟子,不但得窺《易筋經》的高深武學,而我方丈師兄所精通的一十二般少林絕藝,亦可量才而授,那時少俠定可光大我門,在武林中放一異彩。

要知道《笑傲江湖》的時代背景是設定在「射鵰三部曲」之後的,此時武林中依舊有人想學《易筋經》,卻早已無人打探九陰九陽的下落,可見《易筋經》的精妙程度絕不在九陰九陽之下。

那當年的五絕為何對《易筋經》不聞不問?

其實答案很簡單,或許是因為手持那經書的人,他們壓根就惹不起。

三、五絕不敢招惹的前輩高人

在多數人的認知里,《易筋經》就應該「躺」在少林寺的藏經閣里吃灰,所以那守衛經書的人自然就是藏經閣中的僧人了,莫不是雙鵰時代的少林寺中也有一位堪比掃地僧的存在?

自然不是,雙鵰時代的少林派固然也有無色、覺遠這樣的高手存在,但整體實力的確是不如天龍時代,而少林派此時衰落的原因在書中也解釋過,是因為「火工頭陀事件」,也正因為如此,五絕大可趁虛而入,去少林寺搶奪經書才是。

難怪射鵰五絕不搶易筋經,你看那經書在誰手中,五絕見了也要跪拜 - 天天要聞

(鳩摩智劇照)

然而五絕沒去,那便只有一種解釋,《易筋經》壓根就不在少林寺中,而《天龍八部》中,便早有伏筆。

當年那《易筋經》是落入了鳩摩智手中,而在西夏枯井一戰之後,鳩摩智便大徹大悟了,那經書該如何處置?他的做法是交給段譽。

書中是這麼說的:「公子宅心仁厚,後福無窮。老衲今日告辭,此後萬里相隔,只怕再難得見。這一本經書,公子他日有便,費神請代老衲還了給少林寺。恭祝兩位舉案齊眉,白頭偕老。說著將那本沾滿了污泥的《易筋經》交給段譽。

而後段譽是如何處理這本經書的,書中就沒有交代了,段譽固然是正人君子,但後來的他成為了大理皇帝,始終不是漢人,他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自然有理由去提升自己的武藝,留著那《易筋經》一定是有用處的,所以這經書多半一直都是被段譽攥在手中。

難怪射鵰五絕不搶易筋經,你看那經書在誰手中,五絕見了也要跪拜 - 天天要聞

(段譽劇照)

可別說段譽早已不在人世,要知道段譽這個角色是有歷史原型的,王重陽死了,他都沒死,等於說在華山一論的時候,段譽是尚在人間的,但五絕又如何敢去爭搶段譽手中的《易筋經》?

唯有身為他孫子的段智興或許有機會懇請爺爺將那經書給自己一窺究竟,其餘四絕,見了段譽怕是只能低頭跪拜,這才是五絕不搶《易筋經》的原因。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莫言曾在採訪中說過,母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母親卻總能在縫補衣服時哼著小曲兒,在田埂上種菜時講著故事。這種骨子裡的鬆弛感,讓他貧瘠的童年長出了一片綠洲。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裡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著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著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著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