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之間間隔幾歲最好?弄錯了時間,大人小孩都受苦

2023年07月04日20:47:03 育兒 1041

二胎之間間隔幾歲最好?弄錯了時間,大人小孩都受苦 - 天天要聞

對於她們來說,家庭條件很好,養育孩子在經濟上毫無壓力,如果二胎是個兒子,就正好湊成一個「好」字,簡直不要太完美了。


得到老公的同意後,兩人就積極的備孕,雖然是高齡產婦,但在艷艷精心的調理下,很快就懷上了二胎。


當艷艷跟女兒坦白二胎的事後,沒想到女兒很是氣憤,不同意生二胎。當艷艷告訴女兒,二胎懷孕已經4個月時,女兒氣憤的回了學校,之後好幾個周末都沒回家。


艷艷就很鬱悶的跟文文爸吐槽,說女兒不懂事,自己生二胎,又不要她帶,而且還是為了給她留個互相扶持的人。

二胎之間間隔幾歲最好?弄錯了時間,大人小孩都受苦 - 天天要聞

在文文爸看來,二胎真不能瞎生,兩個孩子若年齡差距太大。比如艷艷家的女兒,與未出生的二寶起碼就差了十六、七歲。這對她女兒來說,會有很大的壓力,比如:


所以,艷艷家女兒,才會這麼抗拒弟弟或妹妹的到來!


02、生二胎,你準備好了嗎?

二胎之間間隔幾歲最好?弄錯了時間,大人小孩都受苦 - 天天要聞

老人催生都是這樣的:


「兩個娃年齡隔近點,一起長大感情好,衣服、玩具還可以一起用,節約」;


「兩個娃隔5歲最好,大的懂事了不會欺負小的,還可以幫著帶」;


真的如此嗎?


佳慶媽:我現在很後悔生二娃,大的13歲,小的2歲;自從老二出生後,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和老公經常吵架,好幾次都鬧到了離婚地步。現在是,大的顧不上,小的也照顧不好,肩上還有房貸、車貸,身心俱疲。

二胎之間間隔幾歲最好?弄錯了時間,大人小孩都受苦 - 天天要聞

辰辰媽:永遠記得倆娃生病的時候,我一拖二到醫院,醫生問我家裡其他人呢,我忍著眼淚說「死了」,孩子奶奶確實去世了,爺爺忙著談戀愛去了,老公天天工作忙到不著家。那一刻,我真的是孤立無援!


瑞瑞媽:自從二寶出生後,大寶就被冷落了,經常對家裡的親戚說:媽媽不愛我了,媽媽只愛弟弟!


同事菲菲家老大2歲多了,家裡的老人一直催生二胎,明裡暗裡念叨:差不多了,都2年了,二胎計劃要提上日程了


菲菲有時會回懟:您可說錯了,剖腹產後1年半就可以生了!


在文文爸看來,二胎真不能盲目的瞎生,得全家人從精神上、身體上、精力上做好準備,一方面確保母子均安,另一方面,得照顧到倆娃的情緒及心理。


03、大寶與二寶間隔多少歲好呢?

二胎之間間隔幾歲最好?弄錯了時間,大人小孩都受苦 - 天天要聞

新英格蘭雜誌》研究發現:二胎與一胎之間間隔1.5年-2年,二胎出生風險值最低。


過了2年之後,二胎風險值會持續上升;到第10年時,風險值會翻倍;若間隔時間短於半年,風險值是間隔2年的1.4倍。


美國兒科學也有類似研究,發現二胎與一胎間隔18個月以上,二胎出現早產、缺陷的概率會降低;若間隔在半年內,二胎出現早產、缺陷的概率會增加。


二胎生太早了風險高,同樣,生太晚了也一樣

二胎之間間隔幾歲最好?弄錯了時間,大人小孩都受苦 - 天天要聞

有調查發現,如果大寶超過5歲後再生二寶,出現早產、低體重的概率會增加,媽媽在孕期、生產時出現風險的概率也會增加。


所以,從母子均安這個角度來看,二胎與一胎間隔2-5歲,是比較理想的


但多生一個孩子,養育成本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兩個孩子間隔年齡短,醫療、教育、娛樂都會付出雙倍的開支,包括養育的精力,都是雙倍的。


鄰居琴姐生二寶後就全職在家了,以前兩個人上班,只養大寶過得還挺滋潤的,大寶還能去上各種興趣班。

二胎之間間隔幾歲最好?弄錯了時間,大人小孩都受苦 - 天天要聞

自打老二出生了,各種開銷更大了,為了節省點奶粉錢,琴姐堅持母乳餵養。到孩子8個月大時,她得了乳腺炎,但沒辦法,還是得忍著,深怕斷奶後,扛不住奶粉的開銷。


美國心理學家傑妮·吉德維爾說,如果倆孩子年齡間隔在2歲左右,對自我及父母的看法會更加負面


尤其是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倆孩子若年齡太相近,都需要父母的關愛;而大人呢,精力又比較有限,很難兼顧到倆孩子的照顧。


但若倆孩子年齡間隔太遠,就如同事艷艷家一樣,老大比老二大了16歲。這樣的年齡間隔,會導致倆孩子的興趣愛好懸殊太大,沒有共同語言,也難以培養出良好的兄弟姐妹關係。

二胎之間間隔幾歲最好?弄錯了時間,大人小孩都受苦 - 天天要聞

綜上所述,大寶與二寶間隔2-5歲,是比較好的選擇;但若間隔超過10歲及以上了,就要慎重考慮二胎了;若大寶超過了15歲,就建議別生二寶了


04、延伸話題:家有倆娃,請多給大寶一些關愛


二寶出生後,大人就會將注意力不由自主的集中在二寶身上,從而忽視大寶,讓大寶產生了一些負面情緒。

二胎之間間隔幾歲最好?弄錯了時間,大人小孩都受苦 - 天天要聞

在文文爸看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倆寶堪稱雙胞胎,忽略年齡的差異,給予他們同等的關愛。


比如,給3歲的二寶買冰淇淋,也順手給8歲的大寶買一塊;周末帶二寶去遊樂場,也記得帶上大寶;睡前給二寶講故事,也別忘了擁抱大寶;像二寶一樣待大寶,感情的天平才不會失衡。


父母千萬不要認為大寶大了,就不需要陪伴了,請別忘了,他也還是個未長大的孩子,也同樣需要父母的關愛。你說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媽媽的模樣 - 天天要聞

媽媽的模樣

媽媽,是什麼模樣?是清晨煮粥時鬢角的白霧還是深夜蓋被時垂落的髮絲是風雨里為你撐傘的背影還是鏡前裝扮時燦爛的臉龐過去一年媽媽的故事曾經打動你我她們的模樣你還記得嗎?我們用「AI」繪出了她們的模樣點擊圖片,回顧她們的故事01「天籟」媽媽·丹正和媽媽根藏卓瑪來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拉鄉平時以放牧為生偶...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 天天要聞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今天是5月11日,中國青年報「青年早新聞」來了——「青年關注、關注青年」!幾分鐘速覽最新熱點,帶你走近「寶藏學校」、觸達「青春團訊」、學習「榜樣人物」、了解「服務動態」。今天,祝所有的媽媽安康常伴,笑顏永駐圖片由AI輔助生成「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婚姻登記實現「全國通辦」新修訂的《婚姻登...
孩子培訓時受傷,培訓機構:「自甘風險」!法院判了 - 天天要聞

孩子培訓時受傷,培訓機構:「自甘風險」!法院判了

不少家長會給孩子報一些文體類培訓班,如果孩子上課時受了傷,所在的培訓機構需要擔責嗎?樂樂是一名11歲的花樣滑冰學員,在冰場訓練時她不慎摔倒受傷,造成右股骨幹骨折。培訓機構以「自甘風險」為由,主張免責。什麼是「自甘風險」原則?哪些情形適用於這項原則?法院又會如何判定?11歲女童在培訓機構學花滑摔倒受傷致右...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 天天要聞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母親一手抹著自己的淚,一手抹著我的淚;一會兒是這隻手,一會兒是那隻手,反覆交替,上下左右,有點兒心亂手忙,又彷彿是別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淚去堵對方的淚。」——《人間信》似乎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著母親的淚水。從一開始孩子出世時的劇痛,到後來蹣跚學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經長大,待到奔向遠方時,母親的...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莫言曾在採訪中說過,母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母親卻總能在縫補衣服時哼著小曲兒,在田埂上種菜時講著故事。這種骨子裡的鬆弛感,讓他貧瘠的童年長出了一片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