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讓孩子認識這個社會、世界。
可以從小就帶孩子去各種各樣的地方、見各種各樣的人,讓他開闊自己的眼界,做事情的時候把孩子帶在身邊,讓他看著大人做事情,帶她了解這個世界,慢慢教導他道理。
在她犯錯的時候停止指責她。
要知道,「人無完人」,這個世界不可能沒有人不犯錯,何況是在成長路上的小孩子呢?
請大人可以耐心地去呵護她們的弱小的心靈,因為小孩子的世界很乾凈、很純粹、美好。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交朋友的時候都會先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這個我們也可以用到親子關係上。
很多思想比較古板的父母被自己上一個時代的父母影響很深,甚至會覺得「給孩留下嚴肅的形象,孩子才會聽話,長大就會越來越懂事。」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在我小的時候,犯錯了事情,會因為害怕被指責而撒謊。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如果一個大人在面對小孩子犯錯時,過度的去指責這個小孩子,甚至是打他、辱罵他,而不是去關注事情本身。
那麼這個小孩子並不會記住不犯錯誤,而是會因為害怕被指責而撒謊,而「撒謊」這個缺點,就可以從家長這種沒有「人情味」的教育方式而引出一個新的缺點,但是這樣的家長往往不自知。
而且如果家長過度於批評這個孩子本身就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人不會犯錯誤。
你過度於批評一個人,就是否定一個人、不允許這個人犯錯誤,由此這個小孩子長大後做什麼事情都是唯唯諾諾。
生怕自己做錯什麼事情,會害怕被批評做事情會小心翼翼,一點錯誤都不敢犯,這樣的小孩子往往不會和自己的父母交心,假設父母的形象就這樣形成在小孩子心中。
那麼這個小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往往有任何事情都不會想要找自己的父母交談尋求父母的幫助,甚至是心理上自動放棄尋求父母的幫助。
最終的結果就是,孩子根本不會認為父母是自己可以交心的人,並且不願意和父母交心的人,往往也不會想要和任何人交心。
不把孩子當朋友的家長、習慣用打壓式的家長容易把孩子培養成「討好型人格。」
因為打壓式的教育會讓一個人很自卑,從內心深處就會否定自己的一切,這樣的小孩子看起來非常老實聽話懂事。
實際上卻是高度敏感,不自信而且懦弱的性格,因為他們也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失敗的人,這樣的人做事情也很容易放棄,做什麼事情都會半途而廢,因為他們習慣了自己被否定的感覺,在內心深處也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這往往都是父母一手培養成的。
他們在交朋友和談戀愛的時候,處處都會為對方著想,甚至會把自己放在最低最卑微的位置。
這樣的行為,在人性里,最容易觸發人類最醜陋的一面,因為誰看到這樣「卑微的人」,誰不想狠狠的踩一腳呢?因為這樣的人往往不懂的如何建立正確的關係。
他們已經被父母培養成了一個之會卑微地討好別人的人,他們在友誼裡面得不到真摯的友誼,會被他人欺凌,在愛情裡面,軟弱好欺負,他們認為「討好」別人就像「討好父母一樣」,別人就會喜歡自己,這才是最可悲的。
這樣的人要在多少關係裡面,受了多少次傷害,心靈要破碎多少次,才會幡然醒悟,原來人與人之間「是要平等相處,利益交換。」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付出,就可以換來長久的關係,這個道理,他們需要付出很多的代價才會懂,而這個道理,必須早撕碎他的父母給他形成的「世界觀」。
在同齡人都已經懂得這個道理的時候,他們卻因為被父母培養出來的「討好型人格」讓自己「粉身碎骨」,像是形成的骨頭被狠狠打碎,然後重新長出來,其中的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
這樣的孩子不懂的愛自己。
其實大家在教育小孩子的時候,都會告訴他「你要大方,你要善良,你要聽話,懂事」,尤其是女孩子如果這樣子教育她,她不會學會愛自己的。
她的世界從小就會忽略自己的感受,不懂的拒絕他人,一旦拒絕了他人,內心就會開始愧疚。
甚至有些女孩子一輩子也不學不會拒絕,我們應該從小教育孩子,什麼是「利益」,什麼是屬於你自己的「權益」和「利益」,而不是做一個軟柿子,任人拿捏、任人欺負,毫無底線的人,這樣子她永遠也不會懂如何愛自己,因為這個社會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爭取而努力,把一個小孩子教的太善良,對他是一種巨大的傷害。
讓孩子學會做選擇。
如果一個家長,一味的幫孩子把所有的選擇都做好了,這是剝奪了他學習如何選擇的能力,這個能力對於一個成年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長不能培養出這個能力,那麼一個人就會特別沒有主見,特別隨波逐流,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想後果。
大家都知道一個大人肯定比小孩子懂得多,而做習慣性幫孩子做出很多選擇,那麼這個孩子長大是不會做選擇的,很多的人生大事,都不可能別人幫自己做決定,所以不培養出孩子的這個能力,是孩子一生的遺憾。
「選擇做一件事情,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讓孩子承擔這個事情的後果,讓孩子去思考如何做正確的選擇。」
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幫他決定。」
同時這也是剝奪了一個培養小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在青春期路上,倘若父母不能時時注意,那麼這個小孩,必定被人帶歪,走上一條歪路,到時候父母再來解決這個事情,已經非常麻煩了,因為很多東西必須是從小培養。
最可怕的一點是,孩子會形成嚴重的「依賴父母性格」,他們會不懂的自強自立,會非常的脆弱,在成長的路上也接受不了一點打擊,人生中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都會讓他們脆弱的心理抗受不住。
悲哀的父母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好。
其實這個也同時剝奪了孩子學會做事情的能力,父母事事都幫自己做好,孩子會什麼也不懂得做,甚至形成懶惰的性格,這也是父母一手培養出來的。
小孩子也是會有情緒和壓力的
很多人都覺得小孩子懂什麼呢?其實大人都會有情緒,會有想要發泄的時候,小孩子有了情緒,人們就會非常奇怪,家長應該學會耐心開導孩子的情緒,學會讓孩子釋放壓力和排解情緒,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需求,因為孩子也是人,學會把孩子當朋友,你會發現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總結
或許是父母都太過於忙,沒空關注孩子的心理,現在許許多多的青少年,都出現了很多的心理問題,這也是因為父母的不重視引起的,甚至很多父母覺得小孩子為什麼會有心理問題,其實人是環境的產物,每一個時代的人都不一樣,不應該拿上一代的思想去對待新一代的孩子,教育之路是艱辛,但是父母請不要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