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31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楊麗紅 潘愛華)「三個孩子都走了,我們非常悲痛和不舍。捐獻寶寶們的遺體和眼角膜,希望可以幫到別人的孩子,助力醫學研究……」三胞胎因病相繼離世,長沙市瀏陽金剛鎮的劉先生和家人強忍悲痛捐獻寶寶的遺體和眼角膜。記者今日從長沙愛爾眼庫、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遺體捐獻中心獲悉,三胞胎中的大寶去年12月去世時捐獻的眼角膜幫助一名2歲患兒看見這個美好世界,今年1月去世的二寶捐獻的眼角膜也幫助2人重見光明。
三胞胎天使降臨,卻被診斷患有先天性疾病
2022年2月,長沙市瀏陽金剛鎮的一戶家庭歡天喜地迎來了三胞胎天使,全家人精心地呵護著寶寶們成長,生怕有一丁點閃失。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寶寶們3個月的時候,他們的身體開始出現異常。家人帶寶寶們到醫院檢查,3個寶寶均被診斷為「先天性腎病綜合征、小頭畸形、遺傳代謝性病」等多種疾病,且目前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突如其來的噩耗猶如晴天霹靂,瞬間讓整個家庭陷入悲痛之中。
三個寶寶的父親劉先生表示,三胞胎中的三寶於2022年7月不幸離世。當時,劉先生的嬸嬸建議捐獻寶寶的遺體,幫助醫學生們更加了解這個疾病,從而幫助到其他的有相同病症的寶寶。但因當時劉先生及家人心力交瘁,沒有及時地去聯繫接收單位,三寶最終遺憾地沒有實現捐獻。
大寶捐獻的眼角膜,助2歲角膜疾病患兒看見光明
之後,一家人帶著大寶和二寶四處求醫。
2022年12月10日,剛滿10個月的大寶病情加重,父親劉先生再次萌生了捐獻想法,希望寶寶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他及時詳細地諮詢了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的相關事宜和流程。經過器官捐獻協調員評估,大寶身體的其他各項器官已經不適合捐獻,但是他的眼角膜和遺體還是符合捐獻要求。
2022年12月12日早上,大寶病情惡化,離開了這個他還沒來得及仔細領略的美好世界。父親劉先生強忍悲痛,聯繫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遺體捐獻中心及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站。辦理好確認捐獻手續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站的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摘取下大寶那對晶瑩剔透的眼角膜;他小小的身軀則被送到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成為一名神聖的「大體老師」。
經長沙愛爾眼庫實驗室評估,大寶的眼角膜質量良好,移植給了一名雙眼先天性角膜鞏膜化的2歲患兒,助他開啟新的生活,替大寶好好欣賞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二寶因病離開,父母再次作出無私大愛的決定
2023年1月15日晚上,三胞胎寶寶中身體相對較好的二寶也因病離開了,劉先生和家人同樣決定捐獻二寶的眼角膜和遺體。
1月16日凌晨3時,湖南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站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遺體捐獻中心的工作人員,連夜再次抵達劉先生家中,為寶寶辦理確認捐獻手續。
在工作人員對著寶寶小小的遺體三鞠躬,劉先生親吻孩子後,執意自己將孩子抱到遺體接送車上,不舍地目送他摯愛的寶貝離開。二寶小小的身軀也被送至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成為一名「大體老師」。
經長沙愛爾眼庫實驗室評估,二寶的眼角膜非常透亮,符合臨床移植標準,已經於1月19日在愛爾眼科醫院幫助一位角膜穿孔的女士重見光明。
劉先生說:「我和孩子都享受過國家的優惠政策,得到過醫生的關心和照顧。孩子走了,我捐獻孩子的遺體和眼角膜表達我們的感恩,同時希望寶寶的眼角膜能夠幫助其他的孩子看見光明,助力醫學研究。」
寶寶捐獻的遺體,對於腦庫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接受記者採訪時,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嚴小新教授說:「寶寶們患的先天性疾病是galloway–mowat綜合征(gamos),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寶寶們捐獻的遺體對於腦庫科研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謝謝你們,可愛的天使!謝謝你們,善良的一家人!」
在我國,因為供體眼角膜的嚴重缺乏,每年能順利進行的角膜移植手術只有一萬例左右。哪怕角膜移植手術並不複雜,但因為沒有充足的供體眼角膜,幫助每一名角膜盲症患者恢復健康和光明的視野,仍是一個遙遙的願景。
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懷抱著一顆無私大愛和感恩之心,敢於從傳統的觀念里邁出寶貴的一步,自發地捐獻自己的眼角膜和遺體,想要讓自己的生命發揮更大的價值、為他人和社會作更多的貢獻,大愛無言,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