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當你為兒女付出一切時,就該想到他以後很難孝順你了

2023年01月25日22:45:16 育兒 4302

聽老媽說老家的鄰居張阿姨,最近正在跟兒子小剛鬧矛盾。「去年不是剛娶了媳婦兒嗎?有啥可鬧的?」我疑惑地問。

「是啊,去年剛娶了媳婦兒,有房有車的情況下,光彩禮女方就要了35萬。這得是你張阿姨老兩口。累死累活攢了一輩子積蓄。按說作為兒子應該感恩父母,可小剛一點都不覺得父母為他攢家產多麼辛苦,反而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老兩口心裡難受就與兒子吵鬧起來。」

父母們,當你為兒女付出一切時,就該想到他以後很難孝順你了 - 天天要聞

「結果怎麼樣呢?」

「能有啥結果,就那一個兒子,再吵再鬧最後還不得啥也歸人家。雖然還有一個女兒,但能得到啥呀。村裡就是那樣,一輩子就為兒子。」

「說實話,問題的關鍵不在小剛身上,還是張阿姨他們的問題。「

「怎麼還能是大人的問題呢?為你們操心一輩子,結果倒是父母的不是了!」老媽一聽,立馬以張阿姨戰線開始反駁。

01、不心疼父母,源於兩個因素

老媽的反駁,看似是在為張阿姨鳴不平,其實也是作為父母的一種「據理力爭」。他們覺得自己為兒女付出一生,到最後不被心疼,不被感恩就算了,怎麼還被認為是自己的問題呢?

其實類似於張阿姨與兒子的故事,在當今社會上並不罕見,很多家庭中都有這種情況發生。那些兒時曾抱著爸媽,撒著嬌說「會一直愛爸媽」的孩子,怎麼長大了就變得冷漠與父母不親近了呢?

父母們,當你為兒女付出一切時,就該想到他以後很難孝順你了 - 天天要聞

關鍵的因素有兩點:

因素一:一切以孩子為中心

成為父母后,很多人會忽略自己需求,變得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有一種「為孩子而活」的執拗。就像張阿姨與她的先生,大半輩子省吃儉用,就是為了給兒子掙得家產,可到頭來卻並沒有得到兒子的感恩。

父母們,當你為兒女付出一切時,就該想到他以後很難孝順你了 - 天天要聞

我記得教育家馬卡連柯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切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禮物。」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付出,實際上是父母自以為是的愛。

育兒小貼士:很多父母不願意承認,以孩子為中心的結果得到兒女冷漠對待,與自己的做法沒有關係,甚至對於問題的根源會暴怒。若能平心靜氣的想一想,就能發現事實確實如此。

因素二:過度溺愛

有一次與朋友們聚餐,一位友人帶著8歲的女兒一起。吃飯時,但凡上來的菜,大家都會先轉到小孩面前。

結果小女孩兒每一樣菜都要用手去抓,其他人見狀紛紛面露難色。這位友人不僅沒有責怪女兒,反而還把女孩喜歡吃的菜,都往碗里夾。

父母們,當你為兒女付出一切時,就該想到他以後很難孝順你了 - 天天要聞

那是我第一次與這位友人吃飯,也是最後一次,自那以後的朋友聚餐中,再也沒有她的身影。這位媽媽太寵愛女兒,以至於孩子有一點規矩少時過度疼愛未來一定會培養出冷漠自私自大狂妄的孩子。

父母的每一次寵愛,在兒童看來是理所應當的,他們會認為一切都屬於他,自然不可能對爸媽有什麼感恩之心。

02、做到「三不」養出孝順孩子

中國人講究「養兒防老」,其實不管是兒子、女兒,父母都希望得到孝順、感恩的孩子。如何才能養出孝順娃,靠的可不是「為孩子付出一切」,聰明的父母懂得做到「三不」。

1、從不以孩子為中心

大表姐是一位初中英語老師,為了能夠給女兒更好的成長,她選擇了辭職。很多人覺得她不應該辭職,把自己變成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全職太太。

事實上大家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她從來讓孩子為自己中心,而是在陪伴女兒成長的3年里,考了碩士學位、心理諮詢師,還在網路上記錄了小朋友的成長點滴,收穫了一大票粉絲,成了小有名氣的自媒體人。

父母們,當你為兒女付出一切時,就該想到他以後很難孝順你了 - 天天要聞

之所以離開崗位,是為了將更多的時間陪伴女兒,給予她安全感。在女兒成長的同時,她以身作則樹立一個優秀的榜樣。如今她重返崗位,女兒也培養的很優秀。

愛孩子,從來不是把孩子成為全部,而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先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後是好的父母,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2、從不把最好的給予孩子

孔融讓梨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4歲的孔融懂得把大梨讓給兄長,自己吃小的,恰好從側面反應出良好的家庭教育。

很多父母總是習慣把最好的讓給孩子,孩子形成習慣認為自己要最好的東西,是理所應當。久而久之會形成過度索取的習慣,不僅不體諒父母,還會沖他們發脾氣,更不可能把好的東西孝順給父母。

父母們,當你為兒女付出一切時,就該想到他以後很難孝順你了 - 天天要聞

雖然父母是養育者,但與兒童之間也是平等的關係,不存在一定要把好的東西留給孩子。喜歡的東西,可以明確告訴寶貝,甚至還可以「搶一搶」。這樣平等的關係,更利於青少年成長,未來他們會更了解父母,孝順父母。

3、從不大包大攬

李玫瑾教授曾說:「不要太寵愛孩子,他們的叛逆大都是父母慣出來的。」

像張阿姨就是太寵愛兒子,一切都包攬在自己身上,結果兒子無壓力獲得一切,自己累半生卻啥也沒得到。

父母們,當你為兒女付出一切時,就該想到他以後很難孝順你了 - 天天要聞

養育孝順、優秀的孩子,應該從小鍛煉他們做力所能及事情。比如幫忙做家務就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參與家務活不僅讓兒童意識到自己家庭一份子,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這樣養育出的孩子,不僅獨立,而且有同理心,他們能夠懂得父母的辛苦與不易,從而更加感恩、心疼父母,為了也會更孝順。

育兒小貼士:父母為兒女操勞一生,在曾經的中國好像是一種默許的「傳承」,父輩們怎麼做,下一輩就會潛移默化的怎麼做。可越是這種大包大攬的付出,得到的越是理所當然的索取!要得到兒女的孝順、尊重,父母更應該做好「三不」。

凌晨媽媽來叨叨:

不想讓孩子未來成為一個自我、自私的人,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的做法非常關鍵。真正的愛不是沒有原則的給予,而是尊重。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 天天要聞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在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點人盡皆知;錢,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無人不愛錢!有了錢,父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更有底氣;有了錢,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也能沒有後顧之憂。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 天天要聞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流年似箭,彈指間,歲月的車輪已匆匆駛過。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現的人,那些刻骨銘心的事,都在時光的打磨下,於記憶里漸漸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駁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