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的嬰兒陽了,日常護理要遠離7個誤區,讓孩子更快痊癒

2022年12月28日23:54:22 育兒 1826

文|菁媽

6個月的嬰兒陽了,日常護理要遠離7個誤區,讓孩子更快痊癒 - 天天要聞

這次奧密克戎病毒可以說是橫掃千軍,很難有人能逃過這次疫情,就連家長們細心呵護的嬰兒也逃不過!

表妹的二胎兒子只有6個月,前兩天就跟我說了她家6個月的孩子用抗原試紙測了一下陽了,而且有點低燒,她問我要不要馬上把孩子送去醫院?

我跟表妹說現在醫院裡面病毒的載量是最高的,你自己還沒有陽性,你帶著孩子去醫院,結果你可能會被感染,而且癥狀會更嚴重!

我讓表妹先在家裡面觀察孩子的情況,如果沒有太大的問題就不用去醫院,一般孩子年齡小的話,他的癥狀會比較輕一些,而且恢復得也會比較快。

6個月的嬰兒陽了,日常護理要遠離7個誤區,讓孩子更快痊癒 - 天天要聞

6個月的孩子陽性之後,家長照顧要遠離7個誤區,否則容易讓孩子病情反覆

誤區1:孩子一發燒就吃藥

如果孩子只是低燒的話,可以給孩子物理降溫,用溫水給孩子擦腋下,額頭和頸部等這些地方。

還要注意給孩子解開衣服,讓孩子方便散熱,如果孩子手腳比較涼的話,要注意給孩子穿上襪子,給孩子搓一搓小手。

建議孩子發燒到38.5度以上,再考慮給孩子吃退燒藥,而6個月的孩子可以優先考慮給孩子吃對乙醯氨基酚,如果孩子有蠶豆病的話,那麼就可以給孩子吃布洛芬

6個月的嬰兒陽了,日常護理要遠離7個誤區,讓孩子更快痊癒 - 天天要聞

誤區2:孩子沒有癥狀就開始添加輔食

我們建議孩子在6個月可以添加輔食,但並不是說孩子滿6個月就一定要給孩子添加輔食。

孩子陽了之後雖然沒有癥狀,但是他身體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時候不要著急的給孩子添加輔食。

建議至少等孩子陽過後兩個星期左右,孩子的身體沒有任何的問題,再慢慢地添加輔食,如果孩子陽了就著急添加輔食,很容易引起食物過敏,或者是孩子腸胃的不適。

誤區3:孩子陽了該轉奶也要轉奶

6個月的孩子如果是人工餵養的話,會從一段奶粉轉到二段奶粉,但是這個時間並不是說6個月就一定要轉。

如果孩子是陽性了,我建議等孩子休息1~2個月再考慮給孩子轉二段奶粉,甚至是不給孩子轉二段奶粉也是可以的。

因為孩子的一段奶粉吃到一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一段奶粉也更好消化,營養也更豐富。

6個月的嬰兒陽了,日常護理要遠離7個誤區,讓孩子更快痊癒 - 天天要聞

誤區4:孩子陽了照樣去打預防針

孩子在6個月的時候需要打乙肝疫苗,但是孩子陽了如果沒有癥狀沒有發燒,沒有任何的問題,也要休息一段時間再去打預防針。

或者是孩子陽了好轉,至少也要休息一個星期再去給孩子打預防針,因為預防針會刺激孩子的免疫力,如果孩子身體還沒有好完全,再被刺激免疫力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發燒,或者其他的癥狀。

6個月的嬰兒陽了,日常護理要遠離7個誤區,讓孩子更快痊癒 - 天天要聞

誤區5:孩子鼻塞就要吃藥

小嬰兒盡量不要亂用藥。

如果孩子只是鼻塞,那麼建議家長可以用海鹽水噴鼻劑給孩子噴一噴,這樣物理的方法更有利於緩解孩子的鼻塞癥狀。

或者是用溫熱的毛巾給孩子捂一捂鼻子,讓孩子的鼻子舒服一些,如果孩子的鼻塞不影響喝奶,不影響睡覺的話,家長不用過於緊張。

6個月的嬰兒陽了,日常護理要遠離7個誤區,讓孩子更快痊癒 - 天天要聞

誤區6:小嬰兒要多穿衣服好的快

6個月的孩子已經開始學會翻身,甚至會自己坐起來,所以他日常的活動量還是比較大的。

這時候給孩子多穿衣服會影響孩子的活動,而且給孩子多穿衣服還會導致孩子經常出汗,出汗都會導致孩子的身體會更虛弱。

所以我們給孩子穿衣服,只要孩子的頸後背暖和就行了,不要給孩子穿的太多,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活動,影響孩子身體的康復。

孩子出汗的時候要給孩子及時地更換衣服,及時擦汗。

6個月的嬰兒陽了,日常護理要遠離7個誤區,讓孩子更快痊癒 - 天天要聞

誤區7:孩子喝母乳不需要喝水

我們建議6個月以下的孩子純母乳不需要喝水,但如果孩子已經陽性了已經發燒了,那麼他身體會需要更多的水分,身體會消耗更多的水分,這時候就要及時地給孩子補充水分。

給孩子喂一些水,避免孩子的口唇過干,房間也可以放一個燒水壺,燒開水之後打開開水壺的壺蓋,讓熱水充滿室內,這些水蒸氣也能夠緩解孩子的口渴,也能夠緩解孩子的鼻塞。

6個月的嬰兒陽了,日常護理要遠離7個誤區,讓孩子更快痊癒 - 天天要聞

6個月的孩子如果已經陽性,家長護理一定要避免以上7個誤區,才能有助於孩子身體的康復。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媽媽的模樣 - 天天要聞

媽媽的模樣

媽媽,是什麼模樣?是清晨煮粥時鬢角的白霧還是深夜蓋被時垂落的髮絲是風雨里為你撐傘的背影還是鏡前裝扮時燦爛的臉龐過去一年媽媽的故事曾經打動你我她們的模樣你還記得嗎?我們用「AI」繪出了她們的模樣點擊圖片,回顧她們的故事01「天籟」媽媽·丹正和媽媽根藏卓瑪來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拉鄉平時以放牧為生偶...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 天天要聞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今天是5月11日,中國青年報「青年早新聞」來了——「青年關注、關注青年」!幾分鐘速覽最新熱點,帶你走近「寶藏學校」、觸達「青春團訊」、學習「榜樣人物」、了解「服務動態」。今天,祝所有的媽媽安康常伴,笑顏永駐圖片由AI輔助生成「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婚姻登記實現「全國通辦」新修訂的《婚姻登...
孩子培訓時受傷,培訓機構:「自甘風險」!法院判了 - 天天要聞

孩子培訓時受傷,培訓機構:「自甘風險」!法院判了

不少家長會給孩子報一些文體類培訓班,如果孩子上課時受了傷,所在的培訓機構需要擔責嗎?樂樂是一名11歲的花樣滑冰學員,在冰場訓練時她不慎摔倒受傷,造成右股骨幹骨折。培訓機構以「自甘風險」為由,主張免責。什麼是「自甘風險」原則?哪些情形適用於這項原則?法院又會如何判定?11歲女童在培訓機構學花滑摔倒受傷致右...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 天天要聞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母親一手抹著自己的淚,一手抹著我的淚;一會兒是這隻手,一會兒是那隻手,反覆交替,上下左右,有點兒心亂手忙,又彷彿是別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淚去堵對方的淚。」——《人間信》似乎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著母親的淚水。從一開始孩子出世時的劇痛,到後來蹣跚學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經長大,待到奔向遠方時,母親的...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莫言曾在採訪中說過,母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母親卻總能在縫補衣服時哼著小曲兒,在田埂上種菜時講著故事。這種骨子裡的鬆弛感,讓他貧瘠的童年長出了一片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