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找替罪羊》如何跳出自欺欺人的盒子

2022年12月19日21:35:05 育兒 1938

「我們都是人。當我們跳出自己的盒子,把別人當人看的時候,我們就會有一種非常自然的想法,也就是說,我們會把別人看作和自己一樣的人。他們也會有期待、有恐懼,需要被理解,也需要被照顧。於是在某種情境中,我們會想為別人做點事——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可以為他們分擔一些煩惱,可以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別找替罪羊》如何跳出自欺欺人的盒子 - 天天要聞

公園裡,一位老人帶著自己五歲的孫子在河邊散步,這時小孩看到前面有賣五彩風箏,於是掙脫開牽著的手,向風箏奔過去,卻因道路下雨後濕滑,不小心重重的摔了一跤。他因疼痛而大哭,老人為了安慰他,大聲的拍著剛剛摔跤的地方說,都是這地不好,害的我們家寶貝摔倒了。最後還跺腳踩來踩去。

看到這一幕,突然想到這本書《別找替罪羊》,在小孩的成長階段里,讓他知道總有推脫的理由,在一種自欺欺人的環境里長大,以至於當他有一天成為大人時,他能明白責任感三個字嗎。

這本書是美國亞賓澤協會的一本解決人類內心最深處自我欺騙的工具書,書中通過展現職場人湯姆的工作和生活給我們帶來深刻的思考。

1.學會自我反思

上司巴德對湯姆的一系列質問,讓湯姆迷惑不堪,不知上司究竟想要表達何意,於是湯姆默默努力,追尋對上司所詢問的答案,可是隨著巴德和湯姆談話的深入,湯姆的努力只不過是感動了自己,自我欺騙與麻痹,並沒有多大的成效。

巴德說,自我欺騙就是在盒子里,如何走出盒子才是要面對的問題。後來在湯姆和盧的談話中,湯姆開始反思,找到問題的答案,自己在工作中,總是自我辯解,抗拒他人,為自己的過錯找多種努力......

而生活中,我們何嘗不是和湯姆一樣呢,接受別人的幫助,以至於後來別人沒能及時幫助而抱怨;上班或上課遲到了,各種各樣的借口脫口而出,自己卻明白只是起晚了;方案出現問題,總是說是別人沒有溝通或完善,自己明白只是自己沒及時發現錯誤……所有一切歸根到底,只是我們沒有時刻學會反思,沒有審視自己的內心,永遠的待在自我欺騙的盒子里。


《別找替罪羊》如何跳出自欺欺人的盒子 - 天天要聞

2.解放自我困境

書里有個片段談及了一位醫生在尋找產婦死亡的原因,醫院裡每十個產婦中,就有一個因為「產褥熱」死去,於是產婦寧可在大街上生孩子,都不願意去醫院生孩子。但其他醫院由助產士幫助生孩子的產婦死亡率並不高,醫生最後發現導致產婦死亡率增高的原因,竟然是醫生自己,因為19世紀中葉的醫生,不僅要照顧病人,還要負責處理屍體,由此他們將屍體的病菌帶到了產婦身上,後來他要求每一位接觸產婦的醫生和護士接觸前,都用漂白粉洗手,因此產婦死亡率明顯減低。

我記得那時候疫情爆發之時,一個人待在陌生的城市裡,不能回家,也不能出門,每天看著日益增長的數據,和窗外清冷的街道,彷彿被這個世界遺棄一般,內心充滿不安,就算每天線上辦公,也是毫無狀態,於是工作中總是出現大大小小的錯誤,還有著萬般的推卸理由,抱怨這疫情的種種憤怒,也沒去尋找問題的真正原因。

後來打開檯燈,望著天花板,思考自身所有的負面情緒,這些情緒猶如困境,沒有得到釋放,於是我靜下心,翻閱這本書,開始學會重新審視。不要尋找他人的盒子,尋找你自己的;也不要抱怨別人在盒子里,努力讓自己留在盒子外面;當你發現自己曾經在盒子里,不要否認這點,學會道歉,然後繼續向前,不要關注別人做的錯事,關注你自己能做什麼正確的事。


《別找替罪羊》如何跳出自欺欺人的盒子 - 天天要聞

3.跳出固有認知思維

努力回想,是否工作中因為低效溝通,導致同事失和和工作無法推進;對家人的不夠關心與體諒或溝通不暢 導致家庭關係時常緊張……在工作與生活中的大多數問題,是否來源於「自我欺騙」、「自我背叛」、「自我辯解」等思維模式的影響,可是我們終日渾然不覺。

俄國作家契訶夫曾創作了一篇短篇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在小說里,他塑造了一個墨守成規,因循守舊,害怕變革,跟不上時代,阻礙社會變革的套中人——別里科夫的形象。

別里科夫代表的就是俄國沙皇時代一個生活在套子里的人,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給自己造了一個最大最堅實的套子,有著封建愚昧的思想,周圍的人都不想和別里科夫待在一起,因為在他身邊就感到渾身不自在。

可是他本人對自己陷在套子里和影響他人的行為卻毫無自知,於是活成了固步自封、阻礙時代發展的一塊行屍走肉。

是否我們也像套中人別里科夫一樣,陷在一個固有的自欺欺人的思維盒子里,限制著自己,又挾制著別人。在自欺欺人和自我背叛的盒子中,根本不能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發生的問題,導致我們不能有效地跳出束縛我們的思維盒子,做出最明智的決策。

總而言之,我們與其一直被困在思維的盒子里,抱怨一切,為自己的行為尋找替罪羊,不如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以全新的視角去看待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內在不足,真正地走出思維盒子。

《別找替罪羊》如何跳出自欺欺人的盒子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楊絳:喜歡把家裡打掃得很乾凈的人,表面整潔,實則暴露了人生真相…… - 天天要聞

楊絳:喜歡把家裡打掃得很乾凈的人,表面整潔,實則暴露了人生真相……

人生跌入低谷時,楊絳被安排清掃公廁。面對常人避之不及的污垢與異味,她沒有怨懟敷衍,而是親手縫製拖把,帶著肥皂與洗衣粉,蹲身擦拭每一塊瓷磚,細緻到為空間通風除味。不多時,曾經污穢的角落竟變得窗明几淨。更令人動容的是,她在此處掏出書本靜靜品讀,說「廁所就是我的書房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 天天要聞

當一群父親看見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業」開始了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一個專為感恩父親而設立的節日。在人生的第五個父親節到來之際,我已是遠近聞名的「好爸爸」。三個月前,我作為發起人之一的「爸爸陪親子公益行動」正式啟航,每周末邀請社區內3—6歲兒童在家長陪同下,一起來聽故事、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 天天要聞

7點出發|女子自曝「孕期擺爛不上班,老公是副處」,官方通報來了!

·7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其中提到,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此前報道>>多個「第一」!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從7個方面提出政策舉措,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 天天要聞

楊少華生命最後階段:吃肉喝酒,抽華子,四小時前還在給兒子帶貨

太突然了!蔡瀾老先生才走不到兩周,楊少華老先生也離開了人世。這位相聲界的老前輩雖然早已離開舞台,卻並沒有消失在公眾視野。他生命中的最後階段,一直是在子孫和粉絲的陪伴下度過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傳來的四個小時前,他還在視頻中給兒子帶貨。戎馬半生楊少華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老藝術家」的。他剛入行那會兒,甚至是...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著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