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貝貝慢慢長大,他已經上了四年級了。他的學業壓力不斷的增加,但他和媽媽的關係卻漸漸變得疏遠起來。貝貝媽媽也很苦惱,為什麼孩子長大了,卻更不願意體諒爸爸媽媽了呢?
就像上周的期中考試,在三年級之前,每一次考試不管考的好壞貝貝都會坦然的把試卷拿回去給媽媽看。而現在貝貝只會在考試成績比較好的時候才會把試卷給媽媽。一旦沒考好,貝貝就會藏著試卷,即使媽媽追問,他也很不情願告訴媽媽考試情況。有時候媽媽問的緊了,貝貝甚至很不耐煩,發起脾氣,責怪媽媽不尊重她。而媽媽卻覺得平時跟孩子說話都是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有時候學習上的事也會徵詢孩子的意見。
事實上,有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尊重只是形式上的尊重。甚至會把對孩子喋喋不休地講大道理,當做與孩子平等溝通。真正的尊重是需要用心讓孩子感受到的,父母僅僅是給了孩生命,想要關愛孩子,但孩子其實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要的人生。
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時候非常的焦慮,當遇到和孩子有矛盾的情況時,他們甚至找不到自己內心的想法,更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能沒有目標的四下求助。也有的家長出現問題時,會在第一時間從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總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夠優秀,也不夠聽話,還經常抱怨孩子為什麼不努力。
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相信孩子,而且引導孩子要相信自己。只有這樣,孩子才有更多的內驅力和內在能量來推動自己不斷的進步。而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只有父母對孩子有信心,才能讓孩子越來越自信。而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就是和孩子之間平等和尊重最重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