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家附近突然多了各種幼兒早教、興趣、樂器班。雖然一部分家長可能只是想找個地方「寄存」孩子,但我能感覺到家長們在「讓孩子變聰明」這件事上也變得越來越卷了。
家長眼中的「聰明」可以包含很多方面,其中應該就包括了執行功能(儘管一些家長不一定知道這個詞)。
執行功能可以被定義為,與目標導向行為的調節相關的神經認知過程。
看起來有點複雜,直觀點說就是,低水平的執行功能會拉低學業成功率、健康狀況、財務穩定性,提高做出違法行為和藥物依賴的可能性。大概就是家長所說的學習差、會學壞。
執行功能會涉及到幾個具體的能力,比如抑制控制和工作記憶。
抑制控制讓人們得以調節自己的行為、注意力、思想、情緒。工作記憶使人們能夠在頭腦中保留一段信息以完成特定的任務。
今年《兒科雜誌》(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上有一篇論文研究了2歲幼兒執行功能水平是否會與一些幼兒健康行為有關聯,比如每天的屏幕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以及每天參與體育活動(文中提到的一個數據指標是每天至少60分鐘的中等到高強度的體育活動)。
研究發現:
(1)和花更多時間看手機、平板、電視、電腦的幼兒相比,每天接觸屏幕時間1小時以內的幼兒在整體執行功能、抑制控制、工作記憶方面有更好的表現;
(2)和參與體育活動較少的幼兒相比,參與體育活動較多的幼兒在工作記憶方面有更好的表現。
具體機制上,第二條結果比較好理解。體育活動能促進神經發育,引起執行功能相關大腦區域的功能和結構變化。
但屏幕時間和執行功能之間的聯繫,目前還不是很明確。有兩個可能的原因:
(1)幼兒通常會在手機、平板上觀看一些快節奏、幻想類的視頻節目,這些節目並不需要幼兒太動腦子就能理解裡面的內容,這有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幼兒對社會對世界的感知;
(2)看太久屏幕會壓縮幼兒在其他活動上的時間,比如參與體育鍛煉和睡眠,而這些活動本身又和執行功能的提高有關,因此長時間看屏幕會間接引起執行功能的下降。
所以簡單總結一句話就是,2歲小孩,要少看屏幕多動彈。
我感覺對於家長來說,這兩個方法的好處是不用怎麼付出額外的金錢成本,但「不便」的地方在於要因此在孩子身上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考慮到論文提到的這兩條措施其實是來自美國兒科學會關於預防兒童肥胖的行動建議,從結果來看應該還是十分「划算」的。
參考文獻:
McMath, A. L., Iwinski, S., Shen, S., Bost, K. F., Donovan, S. M., & Khan, N. A. (2022). Adherence to screen time and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is associated with executive function in US toddl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STRONG Kids 2 birth cohort study.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