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在一次紡織品抽檢中,再次發現深圳一家公司生產的女裝外衣,面料中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超出標準數倍。這些染料經過活化作用後,會改變人體的DNA結構,大大增加人體患癌率,穿了對人體危害巨大。
看到此消息,不由感到憤慨「現在還有什麼東西是安全的!」這也讓我聯想到:央視也曾曝光過關於孩子的「毒衣物」。在2019年的服裝質量抽樣報告中,就有超過百款衣服不符合標準,其中3款童裝更是甲醛超標。
也許有些人會感到疑惑:甲醛不是裝修才有的嗎?怎麼衣服也要用到。你不知道的是,甲醛在紡織行業中可以讓一些純棉的面料減少起皺、增強硬挺度以及在一些印花上增加耐久性。
家長給孩子買的衣服多以「純棉為主」,有些黑心商家,為了追求高產、好看、吸引家長的眼球,就會超標使用甲醛,最後再以高價賣出去,獲得高額利潤。實在是可恨、可氣!
哪幾類「童裝」家長要尤為注意?
曾有專家估計,在我國至少有53萬的兒童曾經穿過「毒童裝」。
第一類:太便宜的地攤貨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個子長得快,衣服穿一個季度,可能到了下個季度就不穿了了,沒必要買太貴了。10塊20塊的地攤貨也能穿,穿完直接扔掉,省錢又減負。然而作為家長的你一定要明白1件事:
一件合格的衣服,它對面料、染料、製作成本、運輸成本、銷售成本擺在那,9.9一件的衣服你覺得商家能回本且掙到錢嗎?除非他用的是劣質原料,這一點家長自己要有概念。
第二類:價格虛高的「假貨」
「便宜不是好貨,好貨就一定不便宜?」這也不一定,只不過這種概率小一點。一般來說,價格比較高的衣服,品牌質量都不錯;但也有一些雜牌子會弄一些價格虛高的「假貨」。衣服成本很少,但用了一些「海克斯高科技」,衣服看上去很少,實則「價不對等還有危害」。
第三類:偽冒的「品牌貨」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注意,在一些小城市,人魚混雜的市場,經常會聽到有人弄個小攤,用大喇叭喊「XX品牌專供貨源,1折、2折,便宜、正品有保障」,以此吸引人的眼球。
如果你真的買過正品,你就會發現這種純屬偽冒的「品牌貨」。質量不過關就算了,還經常帶「毒」,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買。
如何避開這些「毒童裝」危害孩子?家長牢記4步精準「選衣法」
給孩子買衣服不在於多、而在於「質」:款式再多也只是穿著好看,質量好一件衣服穿一年是沒有問題的,而且舊衣服穿著更健康更放心。怎麼看「質」呢?家長牢記「4看」原則就好了。
一看:衣服標籤
根據《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所有嬰幼兒服裝採用的面料都必須符合A級。
給孩子買衣服,盡量選擇標籤是有「A類」、「A級」標識的,大一點的孩子可適當選擇「B類」的,個人建議,貼身的衣服最好選擇A類純棉材質的。孩子一年到頭也買不了多少衣服,別為了幾十塊錢坑娃。
二聞:衣服氣味大不大
如果衣服添加了一些「有害物質」,衣服拿到手的那一刻,味道是很大的。有些無良商家,為了掩蓋衣服的味道,故意給你放一些香包在裡面弄得衣服很香,這種家長也要警惕,一旦打開衣服有異味或濃濃的香味,最好不要給孩子穿了。
三觀:衣服「花不花」
衣服的一些印花等各種圖案,都需要添加各種化學原料,衣服越「花」可能添加「有毒元素」的幾率越高。給孩子買衣服,款式簡單、大方整潔是首要原則,即便是要買胡里花哨的衣服,最好選擇品牌的,買回來清洗消毒暴晒後再給孩子穿。
四摸:衣服「糙不糙」
有些衣服摸起來比較粗糙,不柔軟,這種可能是化纖面料做成的。孩子的皮膚嬌嫩,給他們買衣服要以柔軟為前提,過於粗糙的衣服小寶寶穿了會引起皮膚不適;大一點的孩子穿了也會不舒服。
孩子的衣服:網上買OR實體店買,哪個更好?
我家2個孩子,我在網上買過不少衣服,在實體店裡也買過不少衣服。不可否認網上的衣服的確要便宜很多,實體店相對較貴。一開始我也喜歡給孩子在網上買,直到後來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有一次我在網上給女兒買了一件羽絨服,想著給兒子也買個姐弟裝,但是網上藍色的賣光了。正好在逛商場的時候看到一件女兒同款的藍色,但是貴200左右。咬咬牙就買了,結果我買回來後發現,同樣一件衣服,在網店和實體店,不同的價格質量完全不一樣:
①網上買的羽絨服充絨量不如店裡的多;
②網上買的羽絨服寫的是「白鴨絨」,結果到手了標籤上寫得「灰鴨絨」;店裡買的才是「白鴨絨」;
③羽絨服清洗一次過後,網上買的結坨,店裡買的不會;
④網上買的羽絨服靜電很厲害,店裡買的就好很多。
自此之後,我就很少在網上給孩子買衣服了,即便買也是買的品牌的。所以個人建議,孩子的衣服,尤其是貼身穿的,最好在店裡買,摸得到質量、看得到標籤;即便要在網上買,最好選擇大品牌、官方旗艦店去買,更為穩妥。
CiCi媽寄語:關注CiCi媽媽說育兒,專註於家庭教育知識分享。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CiCi媽點個贊並分享給更多的人!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關注並私信我,看到都會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