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卑迷茫的成年孤殘人員,到堅強勇敢的孩子媽媽,她的改變讓我感動。人生漫漫幾十年,幸福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少時,她是生活在上海市兒童福利院的孤棄兒童。因為有殘疾,成年後被送到上海市第二社會福利院(以下簡稱二福院)養育。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康復工作的推進,她的各項能力得到了提升,也開始像普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希冀與擔憂。當時的我是剛剛步入社會的「菜鳥」社工,充滿幹勁。我們這兩個年齡相仿的女孩很快成了朋友。
「和你聊天很開心,你讓我覺得我們是平等的。」她說。我發現她一直很積極地參與二福院的活動,聊天時對戀愛、婚姻也很期待,但對院里的婚嫁支持相關活動,她卻有點抗拒,「可能因為害怕吧,我還是有點自卑。」
明明是很勇敢的姑娘,卻這樣糾結。我想,我得帶她看看世界,和社會上的人接觸一下,讓她感受一下社會的美好。她在院里學過理髮,而我們團支部的志願服務正好缺理髮師,一拍即合,就這樣,我們做起了志願服務,一做就是四年。
「那是我第一次幫助別人,我感覺到了自己被需要。」她說。助人自助,從受助者成為助人者,這樣的改變讓她很欣喜,也讓我很欣慰。她得到幫助的同時,我也覺得自己成長了很多。
四年的志願服務,讓她變得更開朗、自信,也終於有勇氣去踏出第一步,有很多人為這個聰明的姑娘介紹對象,但相親了十餘次,一直遇不到合適的,她又開始懷疑自己,為此消沉了很久。
「想等等,又怕錯過。」她為難地看著我。我們的交流中,她明朗起來,決定再等等:「我想要遇到真正對的人,有個溫暖的家。」我鼓勵她:「好事啊,你開始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了。」至於緣分,確實需要等待。
後來,和二福院結對的愛心團隊資助她進行了唇齶裂的修復手術,在九院陪她做手術的日子裡,我感覺到了她燃起的希望。術後,她每天在房間練習發聲,每周複查,我陪著她走過了那段充滿希望和期待的日子。
她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另一半。聽她訴說兩個人戀愛的小秘密,聽她分享第一次約會的場景,幫她一起選給未來婆婆的禮物,看著她敞開心扉接受一份愛……從青春懵懂到學會愛,從被愛到懂得感恩去回報愛,我突然覺得很感動也特別有成就感,我參與和見證了一段人生蛻變的歷程。
她出嫁那天,我們作為娘家人為她布置婚禮、送她出嫁,院長媽媽隔著車窗拉著她的手依依不捨地說:「以後都要好好的。」一起生活的夥伴們提溜著二福院準備的嫁妝為她送嫁。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笑著說:「老師,謝謝你。我覺得自己好幸福啊!」那一刻,我再一次覺得我的工作特別有意義,何其有幸,我竟然能這樣影響別人!
隔年,她生了個漂亮女兒,我去看望坐月子的她時,她眼裡滿是藏不住的笑意:「我會做個好媽媽的!」她對新角色適應得很快,曾經的遭遇並沒有影響她對孩子的教育,反而是給孩子更多陪伴、關愛和用心。我發現她很能適應媽媽的角色,她全心全意照顧孩子的樣子,真的令人動容。在一起討論怎麼照顧寶寶這個問題時,她總能給我很多小技巧、小竅門。當了兩年全職媽媽後,她找了一份工作:「你說過,首先要做好自己,才能做好一個媽媽。」
我想,她不再是當年那個自卑又無措的小姑娘了,她是一個母親,也是能為家庭共同出力的一員了。幸福終於來敲了她的門。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啊!十多年的接觸,她把我當作家人、朋友,我也從她的成長看到了自己的成長。生活本就多姿多彩,不僅有煩惱,也會有歡樂。(陸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