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2022年10月12日14:16:26 育兒 1045

▲關注我,並發私信「社區」,可加入我的育兒社區,6000+家長已加入。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因為人的弱小,必須依賴成年人才能生存,所以手足之間必然存在競爭,他們都在爭奪生存的空間。

所以不管你準備多充分,手足的競爭(表現或者不表現出來)都是存在的!

他們對彼此一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是原生家庭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一些父母認為,不生就會沒有競爭,不會多出這些困難來。

其實並不存在,人生若缺乏這部分的歷練,都要補回來,才能長大。

換句話說,獨生子女也並沒有孤獨或者不如多子女家庭幸福。

幸福的成年人都一樣,他們都是接受了必要的困難和挫折的歷練,走出來,變得成熟而獨立後,才能幸福。


手足競爭存在於每一個多子女家庭中,但這不是壞事,就好像我們不需要消除所有困難,不需要消除黑夜一樣。

我們有這樣的想法,只會自尋煩惱。

正確的做法是,學會在困難中生存的技能,這才是人生該有的態度。

手足的關係搞好了,才能更好與人相處,這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也是幸福的必經之路。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如果想通了手足競爭的問題,就不需要對手足競爭有任何自責。

所有看到手足競爭自責的父母都是出於自我安全感的不足。

如果自己安全感不足,就會在困難來臨時,感到太痛苦,無法應對,就會覺得虧待了孩子。

其實人生必須痛苦受苦才能成長,不在這吃苦就在那吃苦,總之要吃苦。

如果自己能面對困難,對自我和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就不會想著過度去補償誰。

當孩子痛苦時,能接得住孩子的痛,去幫助他成長,而不是陷入在自己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特殊的愛,單獨的寵愛,而不是當著孩子的面表示「我一碗水端平」,記住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父母心中太陽的位置!

只有確認了這一點,孩子才會鬆口氣,才不會對愛斤斤計較,才會對別的事情投入好奇心。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家是講愛的地方,如果孩子們發生矛盾,不是讓你做裁判,而是讓你對每個孩子都表達關心和愛。

然後引導孩子們學會在衝突中學會合作,而不是學會互相指責,爭論對錯。

孩子有矛盾太合理了,人和人之間都不可能一模一樣,所以所謂社交能力,就是解決衝突和矛盾的能力,走向合作的能力。

而合作最重要的是傾聽。

在孩子們吵架時,要介入不要做裁判,而是爭取兩個孩子的信任,為他們架起一座橋樑。

讓他們之間學會聽對方說,比如給出輪流說,輪流聽的遊戲規則,然後給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空間,讓他們嘗試協商合作。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生了老二後,老大會出現:無理取鬧,亂髮脾氣,甚至行為倒退。


語言上的倒退:

「我要吃飯飯!我要抱抱!我要爸爸媽媽親親!」

行為上的倒退:

要爸爸媽媽/長輩喂飯;

學嬰兒發火、哭、扔東西等等……


甚至會出現需求上的倒退:

要被媽媽抱懷裡睡;

和二胎弟妹爭搶父母的懷抱;

不斷地和父母確認自己是不是乖寶寶,會不會不要他了;

父母更喜歡誰等等……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不但不要斥責老大,甚至還可以根據心理學家的建議,陪老大一起玩「退化遊戲」:

比如假裝他是個小嬰兒,家人搶著去照顧他,每天玩20分鐘,連續玩半個月,你會看到奇蹟的。

允許他暫時回到嬰兒狀態,不會吃飯了,要吃小嬰兒的食物了,暫時不會穿衣服了等等。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 天天要聞




後記:

總體而言,我們家的過渡是比較順利的,但是依然會出現一些挑戰,這都是很正常的。

不過,我現在想想,要是我先生了「高需求寶寶」老二,那情況就複雜多了[捂臉],還好老大是個粗曠大線條的小孩。

所以如果你遇到「敏感型」老大、或者過去老大的安全感建設不足、老大不滿三周歲(這是安全感建設的關鍵期),手足競爭的挑戰都會更大。

這種時候,更需要爸爸媽媽有耐心,有細心,有更多的包容心。





我是牛媽彭小蹦,兩個孩子的媽媽,畫漫畫的心理諮詢師,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專委會理事,出版書籍《成長,不慌張》,9年專註家庭關係成長路,3年心理諮詢,1200多篇文章,和幾十萬媽媽的成長故事,一起活出從容與自在。

關注我並發私信「社區」,可加入我的線上育兒社區,領取免費自驅力課程。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像 - 天天要聞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像

年少不懂事,老來才知其中味。歲月沉澱,我們能看清世事;人生有波折,我們更懂親情;閱歷多了,我們才體會到父母引導的意義。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適度引導,是我們人生路上最寶貴的東西,能讓我們在歲月長河裡穩穩地走。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
父母成了「兒童經紀人」?「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頻出 - 天天要聞

父母成了「兒童經紀人」?「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頻出

原標題:「曬」娃變「啃」娃?「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調查哭鬧打架、暴飲暴食、測評成年人化妝品、模仿奇怪行為……半月談記者發現,多個社交平台上的親子賬號雖流量火爆、吸粉眾多,但其發布的短視頻引發爭議。一些「親子流量」賬號已從記錄孩子成長異化為製造營銷「商機」。用小孩哭鬧打架來「吸睛」?「試一款不脫妝的...
兒子一句「吃了葯喝啤酒」,媽媽一直記心裡救了他一命 - 天天要聞

兒子一句「吃了葯喝啤酒」,媽媽一直記心裡救了他一命

人們常說的「頭孢配酒,說走就走」不可輕視。近日,重慶市渝北區公安、消防、衛生部門聯合,成功將一名酒後服用感冒藥陷入昏迷的年輕男子從死亡線上拉回。「我聯繫不上兒子了,他現在有可能很危險!」5月14日,渝北公安悅來派出所接到一位母親的求助。原來,市民代女士與獨居的兒子劉某失聯已近10小時,沒有兒子的消息,心...
《是女兒是媽媽》:李嘉格的「婆媽」困局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李嘉格的「婆媽」困局

看《是女兒是媽媽》,還蠻心疼李嘉格的。 我都有點擔心她的精神狀態了,長期處於如此複雜難解的情感關係中,自己暴飲暴食很容易情緒崩潰,也會影響到她自己的身體,嚴重的精神內耗,更會危及到她自己跟....
湘潭「三網聯動」築牢母嬰安全生命線 - 天天要聞

湘潭「三網聯動」築牢母嬰安全生命線

視頻監控截圖。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楊莉莎 通訊員 蘇艷敏 湘潭報道「醫生,醫生!我老婆要生了!」5月4日11時44分,湘潭市婦幼保健院綠色通道傳來急促呼喊,孕38周+2天的尹女士被丈夫攙扶著踉蹌入院。當轉運床剛抵達婦產科急診室,新生兒的小腦袋已完全娩出。「就地接生!」醫護人員瞬間啟動「快進模式」,消毒鋪巾、托舉保護...
小滿意,生日快樂 - 天天要聞

小滿意,生日快樂

親愛的小滿意:七年前的今天,你宛如一顆裹著蜜糖的小星星,降臨於「520」這個浪漫的日子,自那以後,每個「520」都成了我們家獨有的節日,愛意在此處匯聚。你既聰慧又美麗,既善良又可愛,你攜著初夏的陽光而來,給我們一家帶來了喜悅與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