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2022年10月12日12:04:40 育兒 1663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1

【最有出息】可理解為生活、事業、家庭3得意。

這裡設定了一個時間期限,10年!其實,在我們這個時代,在可以預想的、看得見的未來里,不管何時,最有出息的孩子都有一些共性。

而父母,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因素。


1、父母關係良好


這是一個基礎,是一個孩子以後生活發展的底色。

一對恩愛的父母,一對相互尊重的父母,是這個孩子以後家庭關係的參照物,基本上也就是孩子新家庭的模板。

如果父母關係不好(各種不好),那可以預想孩子以後對家庭的認知、對愛人的認知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孩子意識到問題,主動學習改進,頂多多花一些精力,還有望得到改善。而如果孩子根本以為這是正常的,那你想想觀念錯了,行事要好,全靠運氣。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2、父母有自己的追求


父母不要把全部的精力、心理放在孩子身上,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

孩子是很重要,卻不是生活的唯一。

有了自己的追求。才不會將目光一直緊盯孩子,孩子才能輕裝上陣。

父母也會少了很多焦慮。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3. 父母積極樂觀,遇事不退縮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這就到了考驗父母的時候了。

碰到困難,我們能坦然面對,積極想辦法,努力去解決。即便沒有成功,也是努力過了,不會後悔。

如果一碰到問題,父母就沮喪著一張臉,唉聲嘆氣的,一副世界末日的樣子。

那相信我,這基本上就是以後你家還面對困難的景象。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4. 父母將希望給予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望子成龍」


這條其實和第2條差不多。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自己努力,變成自己期望的樣子。

而不是自己打著麻將,然後催著孩子去做作業。

自己是一灘爛泥,還嚷嚷著「你可不能學我,你要怎麼怎麼」。

你不知道「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嗎?


5、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及時調整愛孩子的方式


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我們愛的需求不一樣。

比如小寶寶需要我們全身心的照看,照看他們的吃喝拉撒。

再大一點上幼兒園了,要學會自己穿衣、吃飯、整理衣服、和小朋友相處、和老師相處。

再到後來,上小學了,就要培養他正確的學習習慣。

......

絕不越俎代庖。

孩子要學習吃飯的時候,你怕麻煩非常喂飯,這是愛,但是表達方式錯誤。


6、捨得對孩子放手


不要把孩子牢牢的攥在自己手裡。

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哪怕非常荒謬。

經常聽到、看到,兒子都成家了,爸爸媽媽還想操控小家的一切。

尤其是兒媳婦生孩子以後,那簡直就是一部災難史。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父母對孩子捨不得放手。不願意承認,孩子漸行漸遠。還想證明我還是無所不能的父母,你還是最愛我的。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7、永遠相信孩子

父母的相信會讓孩子更加相信自己。

即使其他人不相信又怎麼樣呢?我還有我最信任的爸爸媽媽相信我呢?

這樣孩子就有信心繼續前進。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8、父母家永遠為孩子敞開


孩子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有什麼可能會覺得萬念俱灰,生活無望。

如果有一對永遠接納自己的父母。

不管你落魄到何種境地,爸爸媽媽的家永遠為你敞開,你隨時可以回來這裡療傷。

相信孩子絕對不會對這個世界失望。修整過後,繼續上路。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2

孩子是否有出息,大致有四個條件:

一是有嚴格的家教,父母是孩子是第一任老師。什麼樣的家長(父母)培育出什麼樣的孩子。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什麼樣的種籽,就開什麼樣的花,什麼樣花就結什麼樣的果。這叫因果關係,我們必須承認這種做人育人的因果關係。家庭教育與家風對孩子的未來有直接的關係。這是最最重要的一條。有的家庭特別窮,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思想品德素質好,會做事,又勤勞吃苦,由此,許多窮人的孩子為父母爭了氣,考上了大學,甚至是名牌大學。這樣的例子在中國並不少。

二,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要求並不太高,只要家中生活上還得去,能夠想辦法拿得出錢來讓自己的孩子上學讀書就行,錢足夠孩子花用,並不是一件好事,如果錢多,給孩花費無度無節制,反而會害了自己的孩子。

三:是孩子的父母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為好,這也是將來孩子有出息的一個必要最佳條件,這一條件的具備就多了一個給孩子有出息的可能性,而不是絕對條件。那要看作父母的將自己的智慧如何傳授給自己的孩子了。

四個是,孩子自身的努力,這是關鍵之關鍵。孩子的成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最根本的東西是靠孩子的自身努力。自身不努力,不吃苦,不勤學苦練,不動腦筋的話,任何高明的老師也無法讓這種孩子長大成才,有出息。路全靠自己去親自去走,別人,父母,老師都是幫不上忙的。所以的一切都得由自己去努力奮鬥去完成去實現自己一個個夢想。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3

英國BBC曾拍攝一個記錄片,每隔七年進行拍攝和追蹤報道,持續了49年,記錄了不同家庭、不同階層的小孩發展情況。最後的一部拍攝於2012年,名為《56up》,這些曾經的孩子都56歲了,事實也證明——社會階層確實難以逾越,但也會有例外。

出身家庭不是很好的孩子往往會早輟學、早結婚、早懷孕、早生子,最後他們的孩子多數步入與自己父母相同的命運。

本身家庭條件就不錯的家庭,孩子多數考入名校,成為律師等精英人士。

值得深思的是,一個農牧場主的孩子因為老師的啟發鼓勵和自己對物理學的興趣考入了牛津大學,最後成為著名大學教授。

因此,雖然家庭狀況與階層會有重要的作用,但自身原因也非常重要。我國的高考制度雖然被很多人抨擊,但確實是最公平、最簡單、最方便的獲取成功的捷徑。

可怕的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比你厲害的人更加努力。

我曾經認識一個學姐,自己獨身去了美國,聽起來也許覺得她家裡很有錢,卻不知她為了考試、簽證材料走了多少彎路,繞了多少圈子。她家裡只有母親一個人,還是一位女工。大學都是貸款念的,她卻拿到了全獎。她當時說:其實我也很害怕,咬咬牙,就堅持下來了。

也許,家庭條件更好的孩子有優質的教育資源與更好的教育機會,但只要自己懂得為自己而努力,無論什麼樣的家庭,都會有獲得成功的人。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4

目前10----20歲的孩子十年後走向社會。也就是目前的小學到高中的學生!看目前的家教,有出息的孩子應該是出自這樣的家庭:

1、父母有文化,對孩子不溺愛,自己親自帶孩子!

2、家長懂得孩子要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有計劃的安排活動和時間,豐富孩子生活,不只重視智育,給孩子實踐的機會。

3、祖國傳統文化禮儀與現代思想結合,現在的啃老與西方的獨立在家長這裡得到重視,家長不要活成孩子的奴才!例如離家一千米的健全的初二三的孩子用七十多歲的老人接送放上學現象要杜絕。

4、家長會思考,明確自己的責任,知道自己是孩子的課堂,如何把自己這課堂設計好要動腦、要實施,不推卸責任,不怨天怨地!做有擔當的人!即能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素質、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家庭!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5

如何給「有出息」定位? 不同階層的人對有出息定位是很不一樣的。比如說,農村的娃娃,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又在城裡找到了一個工作,艱辛的為房子,老婆孩子奮鬥。在他農村父母的眼裡,在那個村裡,他就是個非常有出息的人。


那些說只有父母恩愛的家庭的孩子,才能有出息,我也不同意,按照現在咱中國的社會精英來看,不少人是來自離異家庭,或者是婚姻處於邊緣狀態的家庭。比如澳洲的現任譚寶總理,他也是來自離異家庭,而譚寶的兒媳王怡文(Yvonne Wang)是華人,在香港長大,現居新加坡,是旅遊網站TripAdvisor(貓途鷹)亞洲部的公關部主理,其父親是留學美國的中國最早最精通國際關係的學者王春明,母親是留學加拿大的音樂家塗崇玲。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她,本身就是白富美社會精英一個,嫁入澳洲元首家當媳婦,也算是很有出息了吧?


所以這裡說的10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來自哪裡,還真不好說。但我微信上,有一些朋友是中國著名高校的教授。他們自己本身就是為國家培育高級人才的老師,自己的孩子,從小生活在學術氛圍濃重的環境下,每個小孩的父母,都是各個專業里的高級人才,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自然不會放鬆,也不會像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草根階層那麼盲目。當我們還在為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讀補習班,興趣班的時候,這些孩子已經在高級知識分子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德智體的全面發展了。有錢又有閑還知識淵博,見多識廣,有海外留學經歷的父母,早就為他們出國遊學,各種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長定下了科學的培育計劃。我通過這些孩子的父母朋友圈日常信息可以預見到,這些小小年紀就懂得發明創造,在知識的海洋中,在藝術的熏陶下,體育場里的飛奔中,以及細緻的觀察植物,動物成長變化中,早已屬於他們同齡人中的龍鳳。這些從小就接觸到最前沿的全方位知識的孩子,將來一定能成為非常有出息的人,他們中間一定會有相當部分會成為國家之棟樑。


所以最有出息的孩子來自什麼樣的家庭,一定首先是來自有能力提供孩子個人發展,並且注重德智體全面教育的家庭,而三觀正,積極的父母能參與到孩子的日常教育中,對於培育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6

其實,不用等到10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來自的家庭,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擁有良好的家風。


傅雷在兒子傅聰前往波蘭學習時,叮囑道: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次是做音樂家;最後是做鋼琴家。


在其父子往來的書信中,做人第一一直被傅雷反覆強調。


有一個家族歷經千年依然興旺。這個家族出了200多個院士,任何一個行業都有精英所在。提起這個家族的名字,很多都如雷貫耳。


他就是錢氏家族


物理學家錢學森錢三強,力學家錢偉長,歷史學家錢穆,語言學家錢玄同,學者錢鍾書,生物學家錢熙,水利學家錢正英等等。


追溯至宋代,錢氏家族一共出了350位進士,名人1000多個。


是什麼能讓這個家族為國家貢獻出這麼多響噹噹的人物呢?


因為它有著浩然正氣,胸懷家國的家風。


熟悉傳統文化的人,應該知道一本《錢氏家訓》。錢家每個孩子一出生,全家都要誦讀它。這個已流傳1000多年,至今錢氏家族還在遵循這個祖訓。


那麼,《錢氏家訓》的內容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一看: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利在一時不謀也,利在萬世必謀之;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不可有愧於聖賢;


子孫雖愚,詩書必讀,勤儉為本,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錢家一直遵循祖訓,以把每一個子孫培養為利國利民的棟樑為目的。這樣胸懷家國天下的家德家風不得不讓人嘆服。這樣的家庭怎能不出大家?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7

父母的人生高度,決定了孩子10年後的人生高度。


不難想像,不論貧富,如果父母狹隘無知,懶惰萎靡,是不可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的!


這確實是一個拼爹的時代,不僅拼金錢、拼地位,也拼家教!


客觀地來講,富有的家庭,可能培養出兩種孩子,一種是非常優秀的棟樑之才,另一種是不求上進的紈絝子弟。


善於教育孩子的父母,懂得利用已有資源和社會關係,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懂得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得到良好的成長。


不善於教育孩子的父母,可能對孩子嬌生慣養,培養出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孩子。這樣的父母不懂得提升自己,只懂得揮霍金錢,認為自己不缺的就是錢,覺得自己掙的錢夠孩子活幾輩子了,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等孩子長大後,很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走上歧途,過上潦倒墮落的生活,很快敗光所有的財富!


而寒門出生的孩子,也有兩種,一種是懂得怎樣培養孩子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一步步踏實努力,必有所成。另一種當然是像上一代一樣在貧困線上掙扎。


教育太重要了,教育理念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會出自什麼家庭? - 天天要聞 8

10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應該基本以下幾個特質:

1:從小的思維訓練,思考訓練,思辨訓練。

2:閱讀經典,讀書要求品質,不以數量論英雄,以質取勝。

3:良好的教育成長環境和背景。

4:對未來需求有先見之明。

5:品格高貴,性格開朗,人格健全。

6:在全人教育理念下,全方位綜合素養的提升。

7:學習力,創造力,適應力,自律性,出類拔萃。

8:反思自我,自我修正的能力。善於借力,善於藉助更強大的支持者能力的能力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孕婦吃櫻桃的「隱藏福利」,不知道就虧大了! - 天天要聞

孕婦吃櫻桃的「隱藏福利」,不知道就虧大了!

懷孕後,准媽媽們在飲食上總是格外謹慎,每一口食物都關乎著自身和胎兒的健康。櫻桃作為春夏季節備受歡迎的水果,因其色澤誘人、口感清甜,讓不少孕婦垂涎欲滴。但也有準媽媽心存疑慮:櫻桃孕婦可以吃嗎?今天就為大家詳細分析,幫助准媽媽們科學、放心地享受
孕中期准媽媽必看!榴槤這「水果之王」,到底能不能吃? - 天天要聞

孕中期准媽媽必看!榴槤這「水果之王」,到底能不能吃?

對於孕中期的准媽媽們來說,飲食選擇直接關係到自身和胎兒的健康,每一口食物都需要謹慎考量。榴槤,有著「水果之王」的稱號,以其獨特的氣味和濃郁的口感聞名,然而,它也因高糖分、高熱量讓不少准媽媽望而卻步。那麼,孕中期的准媽媽到底能不能吃榴槤呢?
加速戰略布局!伊利金領冠全球新品香港發布,開啟嬰幼兒營養全球化新征程 - 天天要聞

加速戰略布局!伊利金領冠全球新品香港發布,開啟嬰幼兒營養全球化新征程

5月20日,伊利集團在香港舉辦全球新品發布會,推出金領冠珍護鉑金、金領冠托菲兒敏益、金領冠托菲兒敏初三款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品。發布會現場,伊利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第一品牌「金領冠」與香港最大的健康零售連鎖品牌萬寧達成戰略合作,將全面進入香港200餘家萬寧門店及線上銷售,正式登陸香港市場,標誌著伊利嬰幼兒營養品...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像 - 天天要聞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像

年少不懂事,老來才知其中味。歲月沉澱,我們能看清世事;人生有波折,我們更懂親情;閱歷多了,我們才體會到父母引導的意義。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適度引導,是我們人生路上最寶貴的東西,能讓我們在歲月長河裡穩穩地走。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
父母成了「兒童經紀人」?「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頻出 - 天天要聞

父母成了「兒童經紀人」?「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頻出

原標題:「曬」娃變「啃」娃?「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調查哭鬧打架、暴飲暴食、測評成年人化妝品、模仿奇怪行為……半月談記者發現,多個社交平台上的親子賬號雖流量火爆、吸粉眾多,但其發布的短視頻引發爭議。一些「親子流量」賬號已從記錄孩子成長異化為製造營銷「商機」。用小孩哭鬧打架來「吸睛」?「試一款不脫妝的...
兒子一句「吃了葯喝啤酒」,媽媽一直記心裡救了他一命 - 天天要聞

兒子一句「吃了葯喝啤酒」,媽媽一直記心裡救了他一命

人們常說的「頭孢配酒,說走就走」不可輕視。近日,重慶市渝北區公安、消防、衛生部門聯合,成功將一名酒後服用感冒藥陷入昏迷的年輕男子從死亡線上拉回。「我聯繫不上兒子了,他現在有可能很危險!」5月14日,渝北公安悅來派出所接到一位母親的求助。原來,市民代女士與獨居的兒子劉某失聯已近10小時,沒有兒子的消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