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寶寶指甲有白點,是肚子有蟲嗎?

2022年10月01日04:11:37 育兒 1580

【新手媽媽】問:

最近發現寶寶手指甲上有一些白點,聽說是因為肚子里有蛔蟲,是這樣嗎?

【愛丁褓培訓老師】答:

小朋友的指甲上出現小白點是很常見的情況,臨床上稱為點狀白甲,主要是甲板內側角化異常引起甲板失去透明度造成的。接下來就跟著小褓一起來分析一下,造成指甲白點的原因吧!


1歲半​寶寶指甲有白點,是肚子有蟲嗎? - 天天要聞




01

咬不完的指甲

點狀白甲的形成與局部甲床的破壞有關,這種甲床的破壞通常是短暫的,所以甲床修復一段時間後,新長出的指甲是正常的。

喜歡咬手的孩子更容易在指甲上出現白點,這往往會導致甲床受損。咬指甲和搓手、抖腿、撓耳朵、撓臉頰差不多,都是減壓的方法。

寶寶處於口欲期、出牙時更喜歡吃手和咬手。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也有咬指甲的問題,據統計,在7-10歲的孩子中有30%有咬指甲的習慣,其中一小部分會帶著這種習慣長大。

這在國際疾病分類中(ICD)中被稱作「咬甲癖」(Onychophagia)。

指甲是為了保護我們脆弱的手指而存在的。如果它們被咬得太多,暴露的嫩肉會使疼痛特別敏感,也很容易患甲溝炎(指甲周圍的炎症)。

建議口欲期或者出牙期的寶寶,可以給寶寶牙膠、磨牙棒等啃咬磨牙,對於大一些的寶寶可以用繪本、故事等引導,轉移寶寶注意力,減輕寶寶壓力,幫助寶寶逐漸戒掉咬指甲的習慣。


1歲半​寶寶指甲有白點,是肚子有蟲嗎? - 天天要聞




02

真菌無處不在

指甲上異常的確可以看做是身體出現一些健康問題的癥狀。

一些疾病也會表現在指甲的異常上 —— 比如真菌感染,也會導致寶寶指甲出現白點。(得過手足口病的寶寶,指甲可能會出現分層

對於真菌感染的寶寶,建議家長做好家裡的衛生清潔,以及個人的衛生清潔,比如家裡有腳氣的或者有婦科炎症的都要治療(腳氣、婦科炎症、灰指甲等都屬於真菌感染),且要與寶寶清潔用具分開使用,寶寶的玩具勤消毒,給寶寶補充乳鐵蛋白、維生素、益生菌等提高寶寶免疫力,幫助寶寶儘快康復,癥狀嚴重的寶寶及時就醫。


1歲半​寶寶指甲有白點,是肚子有蟲嗎? - 天天要聞



03

腸胃消化不好,缺乏鋅元素

有些嬰兒缺鋅,指甲上也會出現白點,嬰兒缺鋅的原因很多,如鋅攝入不足、鋅吸收不良等,具體表現為食欲不振、頭髮顏色變淺、頭髮變稀少、免疫力低、易怒等。

如果寶寶有上述癥狀,建議去醫院兒科做微量元素檢測,癥狀輕微的孩子可以通過改善飲食來緩解,鼓勵孩子多吃富含鋅的食物,如海鮮、乾果、動物肝臟等。

癥狀嚴重的患兒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鋅劑,如果在補薪的同時還補鐵,建議這兩個營養素間隔兩個小時服用,效果更佳。

對於消化吸收不好的寶寶,建議補充益生菌、雞內金、亞麻籽油等,給寶寶做小兒推拿,促進寶寶消化吸收功能。


1歲半​寶寶指甲有白點,是肚子有蟲嗎? - 天天要聞



04

肚子有寄生蟲並不會導致手指甲白點

遇到寶寶手指甲白點,家長往往會比較擔心體內感染了寄生蟲。但實際上,這是錯誤答案。

肚子有寄生蟲會引起以下癥狀,比如晚上睡覺時,生殖器和肛門附近發癢;晚上經常驚醒,磨牙;食欲不振,腹痛,不愛長肉,孩子可能會吃鐵、污漬或頭髮等奇怪的東西,噁心和嘔吐經常發生;有的孩子臉上有白斑,鞏膜有藍斑,下唇有白斑等。


1歲半​寶寶指甲有白點,是肚子有蟲嗎? - 天天要聞


指甲上的白點大多是由擠壓和撞擊引起的,導致甲根處甲基細胞受損。

與肚裡有蟲關係不大。

如果白點隨著指甲向上生長,消失或被剪掉後不再出現,那麼對健康沒有影響。

如果沒有任何擠壓,指甲經常出現白點,或出現大量的白點,建議去醫院檢查,排除一些特殊的系統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註:本文涉及的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醫學診斷和治療為準。

(素材來自網路,侵權立刪)


—END—


如果覺得有用

請分享給更多人閱讀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 天天要聞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掃墓祭祖寄哀思。作為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氣,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傳遞文化精神的紐帶。民間俗語「清明不兩墳,一墳不兩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倫理、祭祀禮儀與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一傳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