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九月開學季,幼兒園裡不僅來了一批小班新生,也來了一些新面孔的老師。
這些老師有些才剛畢業,也有一些有其他幼兒園的工作經驗。但無論如何,面對全新的幼兒園,她們都會有些緊張和無措。如何幫助新老師融入團體,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老師?這是每一位園所管理者都要面臨的問題。
在這裡,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小編為園長和老師們提供一些可以借鑒的經驗,希望對園長培養幼兒教師、新老師緩入職緊張情緒,自信開始工作有所幫助。
一、適應環境
陌生環境,總讓人「束手束腳」。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就意味著你在幼兒園找到了工作的「家」。
外部環境
讓新入職老師了解幼兒園歷史、教育理念、團隊文化,熟悉規章制度、行為規範,清晰自己的崗位職責,熟悉幼兒園一日工作流程,這樣會增強新老師對幼兒園的熱愛和職業歸屬感,舒緩初進幼兒園的緊張情緒,幫助儘快熟悉、勝任本職工作。
內部環境
對新入職老師最重要的,還是班級情況。到班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儘快熟悉班級的每個幼兒情況,包括孩子的學習習慣、接受能力、個性特徵、愛好、身體情況、家庭教育背景等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和組織活動。
在初入職的過渡期間,園長還應該為新老師配備合適的幫帶老師,發揮師徒「傳幫帶」作用。當面對繁雜瑣碎的工作日常時,指導教師的存在不僅可以避免新老師手忙腳亂,促進其快速成長;還可以用優秀人格魅力、業務能力影響新老師,起到示範作用。
此外,沒有家長的支持與理解,我們老師很難進行工作開展。園長應該協助新老師準備家長會,在家長會上由班主任向家長朋友們介紹新老師,介紹新老師的所學專業、學歷背景、擅長方向等,以便家長清楚了解孩子老師的學習經歷,從而理解支持她們的工作。
二、調整心理
在《2019年新入職幼兒教師工作適應調查問卷》中,新入職教師的「心理適應」評分最低,另外,據《2019中國幼師生存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在巨大的壓力面前,92.3%的幼師考慮過轉行,70.9%的幼師認同「幼兒園的教學任務總讓我感到超負荷,甚至會影響到我的生活」這一說法。
所以,如何排解老師心理壓力,也是園長和老師們最應該重視的。
首先,園長應該構建以民主管理為核心的領導文化。在工作中,園長民主性領導方式不僅可以為教師創設寬鬆自主的工作氛圍,同時還會增強教師的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園長應該做到剛柔相濟,對適應期的新老師予以特殊照顧,以包容的心態對待她們的不足,肯定她們的點滴進步,以增強新老師的信心,幫助其調整心態,積極主動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使新入職幼兒教師真正感受到人文情懷關懷。
其次,不僅是對於新老師,園長應該學會欣賞和讚揚每一位幼師,讓她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讚揚技巧,點擊這裡)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喚醒人;制度不是約束人,而是激勵人。在寬鬆和諧的環境中,老師是幸福的,孩子是快樂的,幼兒園也因此更加溫馨而富有生氣。
另外,面對瑣碎的工作,幼師們心理健康也值得去關注。除了她們自身調節外,園長還可以組織團體心理活動,讓她們認識和適應環境和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融入集體,形成良好的集體氛圍,快速認識自我,肯定自我,促使個體的健康成長與發展。
若暫時無法滿足集體活動條件,還可以選擇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康想雲平台,來幫助老師們管理情緒、調節心理健康。
三、實踐教學
在《2019年新入職幼兒教師工作適應調查問卷》中,「在適應期間,您碰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這一問題,46.5%的幼兒老師反應的是帶班技巧與教學技能方面。
所以,幼兒園必須要有自成一套的培訓體系。
我們新老師並不是不懂教育,很多情況下,反而是「太懂教育」導致了很多問題的出現。
尤其剛畢業老師,一般有很強的專業素質,但面對真實又複雜的教育現場,孩子們的表現常常讓成人感到意料之外。如何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學前教育當中,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困惑。
「培訓時基本全是理論性的知識,不太適合我,因為工作中很多東西都需要靈活的處理,但我好像處理不太好,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 一位新入職老師
因此,幼兒園需要倡導教師的研究意識,發現兒童,煥發教師的研究激情。只有這樣,新老師才能與新的專業自我相遇,這是一種對想當然的兒童觀的滌盪與更新,對新老師的專業成長具有支撐意義。
*聲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圖片均來自網路,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小編因教學和研究需要轉載或選編的文章,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台留言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