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要求高,害怕上學:一次催眠,媽媽就反饋挺神奇,卸下了孩子心裡石頭!
啊漫老師_催眠抑鬱恐懼雙相、焦慮強迫驚恐!
一個女孩,雙相情感障礙。
媽媽描述,
孩子雙相,最近總是不想活了,自殘,吞葯,不吃不喝,不配合醫生,她認為看心理醫生沒效果。
四處求醫一年了沒改變,就沒信心了。
她住院的時候,心理醫生告訴她什麼事都往壞的想,這樣就不會有失望,所以她現在什麼都想壞的。
昨晚又失眠,四五點才睡,現在也叫不起床。她現在出院在上學了,但是每天都會糾結,想上學,但很怕去學校。
今天在學校最後一節課又用筆戳傷自己。
她成績一直很好,對自己要求很高,但如果達不到自己定的目標,就覺得活著沒意思。
如何療愈?
催眠療愈深度創傷技術,可以很快很精準的連接到癥狀、創傷的根源,或者通過投射,能夠很精準的把握療愈的方向!
療愈情結,可以快速有效的幫助恢復!一般一次催眠就有立竿見影的作用!
在媽媽的再三鼓勵和溝通之下,孩子願意試一試。
催眠中看到,她自我要求太高,但自我認同太低!抑鬱逃避,不只是現在,而是一直存在!
起初,高要求來自於外界,比如家長、老師。當周圍不斷強化,敏感要強的孩子,就會將高要求內化成自己的人格!
當高要求內化成自己的人格,高要求的成長速度就會很快,要求程度很容易超過自己的能力!
當要求過高,就可能常常達不到自己理想的高度!可是一但受挫,又會感覺到自責,感覺到羞愧,感覺到沒有價值!
價值感都來源於外界的評判,自我認同度很低,過於在乎外在的評判,甚至就是為了外在好的評判而活著,往往看不到現實事物客觀的好壞!
外界說好,還好!可一但說不好,就會耿耿於懷,崩潰難受!
外人看起來,她總是成績優秀,但其實每一天在學校都高度緊張,每一次考試都壓力很大。
長期高壓之下,出現成績下滑,內心深深自責,崩潰難受。現在目標壓力很大,更是舉步維艱!
外界和自己不斷的強壓,無休無止的追求最好,高要求的人格無上限的成長,當實在無法達到,除了逃避,甚至自暴自棄,也別無他法。
催眠連接問題的原因,
催眠中,她聽到有一個聲音在說批判:你學不好,就不成功,就不配!
不配喜歡別人,配不上喜歡的人,因為喜歡的人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好,自己再學習不好,就感覺沒什麼可以配得上人家。
雖然他們家只跟她說照顧好身體就可以,但她覺得如果她學習不好,他們家一定會看不上她。
事實上,她家裡並不缺錢,但是總覺得別人會看不上自己,實際是她內在過於自卑的投射,她無法認同自己的能力,總是在乎外在的評判,而且更敏感負面的評判。就算別人沒有負面的評判,她自己也會傾向於負面的臆想。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她成長路上就總是被負面強化。
催眠回到更深的創傷,
催眠中她回到小學三年級,考了第一,媽媽卻說:不要驕傲,不是你厲害,是別人沒努力,你只是運氣好而已。
聽到這樣的話,她感覺深受打擊,覺得那麼努力得到的第一,自己竟然配不上,感覺特別挫敗,特別委屈。
如何處理呢?
深度催眠中,可以引導改變潛意識記憶中情緒的方向和出口,可以編碼原始記憶中的行為方式,化被動承受為主動解決,釋放情緒,找到力量,療愈情結!
第一,嘗試跟媽媽表達委屈。
催眠中引導她跟媽媽表達委屈,然而她可以嘗試,卻沒有任何感覺。
怎麼會這樣呢?
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她過去總是壓抑自己的委屈,跟自己的情緒靠得不近,從不曾有效的關注和表達過自己的柔軟,有防禦,有隔離,跟母親不親近,所以行為上雖然表達了,但情感上卻沒有任何鏈接。
沒關係,跟媽媽表達的通道還沒準備好,那我們就先放一放。
第二,處理委屈就想死的想法。
當她傷心委屈時,就會想到死。
想死,是她的逃避。要怎麼辦呢?
我們運用絕處逢生技術,催眠中,她看到她死了之後來到了地獄,承受萬般刑罰,更是煎熬痛苦,感覺非常難過,覺得不應該死,後悔當初想死的想法。
於是她從想死變成了想好好活著,內在建立起了生的願望,獲得了正面的驅動力。
要怎麼好好活著呢?
至少要好好關注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催眠中,她再回到三年級,運用情緒釋放技術,她開始哭起來。以前是忍不住哭,而這一次,她是允許自己哭。
忍不住哭和允許哭泣是兩碼事,忍不住哭,是一種崩潰。而允許自己哭,是一種情緒通道。哭泣之後,便會產生更強的力量。
當她允許自己哭,當她釋放所有的委屈和淚水,她就感覺到自己是在充電。充電之後,感覺自己有力氣繼續學習了,而不是頹廢的狀態。
第三,剝離媽媽的傷害。
她成績其實一直很好,家裡人都對她稱讚有加,但媽媽覺得不能讓她驕傲,所以總是否定和打擊她。
然而真正的原因是媽媽不想讓她驕傲嗎?又為什麼不能讓孩子高興和驕傲呢?
如果是一個內心充滿力量、包容和溫暖的媽媽,其實會相信自己對孩子的肯定更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和力量。
而這個媽媽不這樣想,是因為當所有人都去溫暖、愛護和親近孩子的時候,會激發媽媽曾經不被溫暖,不被愛的創傷。
在媽媽的成長經歷中,外婆總是挑剔、打擊和否定,媽媽對於親密關係是恨的。
所以媽媽不是不愛她,而是愛不能,是無意識激發了媽媽的防禦和攻擊。
催眠中通過被動傷害剝離技術和界限分離技術,剝離媽媽的傷害,分離與媽媽的界限。
之前媽媽否定和攻擊,她覺得是自己做錯了,覺得媽媽不喜歡自己。但當她看到這是媽媽的問題,她就不用承受媽媽的防禦給到她的傷害。
這樣,就剝離了媽媽無意識的恨和攻擊,剝離了親密關係的恨和攻擊。
所以催眠結束,她再想到喜歡的人和他的家人,就不覺得他們總是看不起自己,而是有真的在關心自己,感覺很滿足,很溫暖,感覺內心卸下了一塊大石頭。
對於成績也不是非要最好,覺得能考多少就多少,都能看到自己的能力。
一次催眠,媽媽就反饋挺神奇的,女兒輕鬆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