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要求高,害怕上學:一次催眠,媽媽就反饋挺神奇,孩子輕鬆了

2022年09月29日05:08:26 育兒 1074

自我要求高,害怕上學:一次催眠,媽媽就反饋挺神奇,卸下了孩子心裡石頭!

啊漫老師_催眠抑鬱恐懼雙相、焦慮強迫驚恐!

一個女孩,雙相情感障礙

媽媽描述,

孩子雙相,最近總是不想活了,自殘,吞葯,不吃不喝,不配合醫生,她認為看心理醫生沒效果。

四處求醫一年了沒改變,就沒信心了。

她住院的時候,心理醫生告訴她什麼事都往壞的想,這樣就不會有失望,所以她現在什麼都想壞的。

昨晚又失眠,四五點才睡,現在也叫不起床。她現在出院在上學了,但是每天都會糾結,想上學,但很怕去學校。

今天在學校最後一節課又用筆戳傷自己。

她成績一直很好,對自己要求很高,但如果達不到自己定的目標,就覺得活著沒意思。

如何療愈?

催眠療愈深度創傷技術,可以很快很精準的連接到癥狀、創傷的根源,或者通過投射,能夠很精準的把握療愈的方向!

療愈情結,可以快速有效的幫助恢復!一般一次催眠就有立竿見影的作用!

在媽媽的再三鼓勵和溝通之下,孩子願意試一試。

催眠中看到,她自我要求太高,但自我認同太低!抑鬱逃避,不只是現在,而是一直存在!

起初,高要求來自於外界,比如家長、老師。當周圍不斷強化,敏感要強的孩子,就會將高要求內化成自己的人格!

當高要求內化成自己的人格,高要求的成長速度就會很快,要求程度很容易超過自己的能力!

當要求過高,就可能常常達不到自己理想的高度!可是一但受挫,又會感覺到自責,感覺到羞愧,感覺到沒有價值!

價值感都來源於外界的評判,自我認同度很低,過於在乎外在的評判,甚至就是為了外在好的評判而活著,往往看不到現實事物客觀的好壞!

外界說好,還好!可一但說不好,就會耿耿於懷,崩潰難受!

外人看起來,她總是成績優秀,但其實每一天在學校都高度緊張,每一次考試都壓力很大。

長期高壓之下,出現成績下滑,內心深深自責,崩潰難受。現在目標壓力很大,更是舉步維艱!

外界和自己不斷的強壓,無休無止的追求最好,高要求的人格無上限的成長,當實在無法達到,除了逃避,甚至自暴自棄,也別無他法。

催眠連接問題的原因,

催眠中,她聽到有一個聲音在說批判:你學不好,就不成功,就不配!

不配喜歡別人,配不上喜歡的人,因為喜歡的人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好,自己再學習不好,就感覺沒什麼可以配得上人家。

雖然他們家只跟她說照顧好身體就可以,但她覺得如果她學習不好,他們家一定會看不上她。

事實上,她家裡並不缺錢,但是總覺得別人會看不上自己,實際是她內在過於自卑的投射,她無法認同自己的能力,總是在乎外在的評判,而且更敏感負面的評判。就算別人沒有負面的評判,她自己也會傾向於負面的臆想。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她成長路上就總是被負面強化。

催眠回到更深的創傷,

催眠中她回到小學三年級,考了第一,媽媽卻說:不要驕傲,不是你厲害,是別人沒努力,你只是運氣好而已。

聽到這樣的話,她感覺深受打擊,覺得那麼努力得到的第一,自己竟然配不上,感覺特別挫敗,特別委屈。

如何處理呢?

深度催眠中,可以引導改變潛意識記憶中情緒的方向和出口,可以編碼原始記憶中的行為方式,化被動承受為主動解決,釋放情緒,找到力量,療愈情結!

第一,嘗試跟媽媽表達委屈。

催眠中引導她跟媽媽表達委屈,然而她可以嘗試,卻沒有任何感覺。

怎麼會這樣呢?

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她過去總是壓抑自己的委屈,跟自己的情緒靠得不近,從不曾有效的關注和表達過自己的柔軟,有防禦,有隔離,跟母親不親近,所以行為上雖然表達了,但情感上卻沒有任何鏈接。

沒關係,跟媽媽表達的通道還沒準備好,那我們就先放一放。

第二,處理委屈就想死的想法。

當她傷心委屈時,就會想到死。

想死,是她的逃避。要怎麼辦呢?

我們運用絕處逢生技術,催眠中,她看到她死了之後來到了地獄,承受萬般刑罰,更是煎熬痛苦,感覺非常難過,覺得不應該死,後悔當初想死的想法。

於是她從想死變成了想好好活著,內在建立起了生的願望,獲得了正面的驅動力。

要怎麼好好活著呢?

至少要好好關注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催眠中,她再回到三年級,運用情緒釋放技術,她開始哭起來。以前是忍不住哭,而這一次,她是允許自己哭。

忍不住哭和允許哭泣是兩碼事,忍不住哭,是一種崩潰。而允許自己哭,是一種情緒通道。哭泣之後,便會產生更強的力量。

當她允許自己哭,當她釋放所有的委屈和淚水,她就感覺到自己是在充電。充電之後,感覺自己有力氣繼續學習了,而不是頹廢的狀態。

第三,剝離媽媽的傷害。

她成績其實一直很好,家裡人都對她稱讚有加,但媽媽覺得不能讓她驕傲,所以總是否定和打擊她。

然而真正的原因是媽媽不想讓她驕傲嗎?又為什麼不能讓孩子高興和驕傲呢?

如果是一個內心充滿力量、包容和溫暖的媽媽,其實會相信自己對孩子的肯定更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和力量。

而這個媽媽不這樣想,是因為當所有人都去溫暖、愛護和親近孩子的時候,會激發媽媽曾經不被溫暖,不被愛的創傷。

在媽媽的成長經歷中,外婆總是挑剔、打擊和否定,媽媽對於親密關係是恨的。

所以媽媽不是不愛她,而是愛不能,是無意識激發了媽媽的防禦和攻擊。

催眠中通過被動傷害剝離技術和界限分離技術,剝離媽媽的傷害,分離與媽媽的界限。

之前媽媽否定和攻擊,她覺得是自己做錯了,覺得媽媽不喜歡自己。但當她看到這是媽媽的問題,她就不用承受媽媽的防禦給到她的傷害。

這樣,就剝離了媽媽無意識的恨和攻擊,剝離了親密關係的恨和攻擊。

所以催眠結束,她再想到喜歡的人和他的家人,就不覺得他們總是看不起自己,而是有真的在關心自己,感覺很滿足,很溫暖,感覺內心卸下了一塊大石頭。

對於成績也不是非要最好,覺得能考多少就多少,都能看到自己的能力。

一次催眠,媽媽就反饋挺神奇的,女兒輕鬆了不少。

自我要求高,害怕上學:一次催眠,媽媽就反饋挺神奇,孩子輕鬆了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有些往事,憶了又憶,不過是幾片情深緣淺的痕迹 - 天天要聞

有些往事,憶了又憶,不過是幾片情深緣淺的痕迹

那些曾經,就像老電影的片段,在腦海里不斷放映:還記得初次相遇的午後,陽光正好,微風不燥,你帶著溫暖的笑走進我的世界,那一瞬間,時間都停止了。我們一起漫步在街頭巷尾,分享著彼此的喜怒哀樂,以為這樣的時光會一直延續。
人到五十歲,不管多窮,都要主動給子女3樣東西,這才是遠見 - 天天要聞

人到五十歲,不管多窮,都要主動給子女3樣東西,這才是遠見

人到五十,生命的列車已然駛過了大半個旅程。此時,我們的身體的機能大不如前,生活的重擔卻可能依然沉重。但即便如此,作為父母,我們對子女的愛與責任卻從未有過絲毫削減。這個階段,不管我們的家境有多窘迫,下面這三樣東西一定要主動給予子女。
61萬孕婦、73萬新生兒將受益!廣東這樣守護母嬰健康 - 天天要聞

61萬孕婦、73萬新生兒將受益!廣東這樣守護母嬰健康

4月7日,由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辦的2025年世界衛生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舉行。今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保障母嬰健康,呵護祖國未來」。廣東率先行動,將出生缺陷篩查納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計劃覆蓋超過61萬名孕婦和73萬名新生兒。
DNF:真有回歸buff,旭旭寶寶親自確認,回歸一天就畢業,寶哥都懵了 - 天天要聞

DNF:真有回歸buff,旭旭寶寶親自確認,回歸一天就畢業,寶哥都懵了

DNF這遊戲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是進入到了一個歐皇版本了,在這個版本中氪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是比不過歐皇玩家的。畢竟這遊戲目前最強的畢業裝備,太初裝備只有刷深淵才有幾率爆出來,而即使是土豪如旭旭寶寶氪金了這麼多也是還沒有得到太初無影劍的。所以說,這個版本,其實對於平民玩家來說是一個反超土豪大佬的機會,只...
廣州15歲男孩在家做實驗引發爆炸!這些實驗千萬別隨便做 - 天天要聞

廣州15歲男孩在家做實驗引發爆炸!這些實驗千萬別隨便做

4月6日,廣州市荔灣區富力廣場小區傳出爆炸聲,引發廣泛關注。同日,廣州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南方都市報記者,經初步了解,系一名男孩在家中做實驗引發爆炸。涉事小區現場畫面。圖源:南方都市報「整棟樓震了一下」男孩幸無生命危險當日,該小區有業主討論稱,13時30分許,事發樓棟「整棟樓震了一下」,隨後陸續有消防...
人這一生,做自己就好!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做自己就好!

作家畢淑敏曾說:「一個人將全部身心安置在最好狀態,才能變成一縷柔紗,與千瘡百孔的世界溫暖相擁。」
關係再好,都不要向別人透漏自己這3個秘密 - 天天要聞

關係再好,都不要向別人透漏自己這3個秘密

有些話,一旦出口,未必能帶來益處,反而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煩;有些人,即便關係親密,也不能毫無保留,因為人心複雜難測。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必須學會把握分寸,尤其是在言語表達上。切勿輕易將心底的秘密和盤托出,尤其是關於自己的這三個方面,務必守口如瓶。
餘生,不問三事!(精闢) - 天天要聞

餘生,不問三事!(精闢)

人生之路,風雨兼程,每個人都在經歷著各自的苦楚與艱辛,每一步都承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與不易。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保持樂觀的心態至關重要,抱怨只會讓心靈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