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長久的關係,都是反人性的

2025年03月31日20:50:41 育兒 7503
任何長久的關係,都是反人性的 - 天天要聞

美國社會學家阿莉·霍克希爾德,通過研究發現:

維持關係需要反人性,去付出大量的「情緒勞動」。

從人的天性出發,人都喜歡被理解,被傾聽,被賦予情緒價值。

可如果一方承擔了過多的情緒勞動,而另一方卻一直予取予求,那麼這段感情遲早會分崩離析。

任何一段關係,都需要違背人性,才能長久維繫。

1

長久的關係,要反索取

知乎上有人問過一個問題:為什麼一段關係會破裂?

有個高贊回答是:有來、無往,有付出、無回應。

博主趙蘭說過她和朋友楊麗的故事。

兩人是同學,畢業後也在同一城市工作,關係一直比較熟絡。

但在這段關係里,楊麗一直是索取方。

兩人一起出去吃飯,每次都是趙蘭付錢,楊麗總是找各種理由開溜。

趙蘭買了香水,楊麗也要先拿個小瓶子灌走一半。

對於這些,趙蘭雖心有不快,但看在兩人是朋友的份上,也沒有過多計較。

直到前段時間,趙蘭投資入股了一家火鍋店。

開業當天,楊麗帶著一幫朋友不請自來,美其名曰幫趙蘭的新店增加人氣。

點菜的時候,她們也專門挑貴的點,一點就是一大桌,搞得趙蘭和合伙人都非常尷尬。

下班後,趙蘭找到楊麗說了這事,沒想到楊麗卻完全不以為意,還直言她太計較。

此話一出,趙蘭頓時怒不可遏,直接跟對方絕交,與她徹底斷絕了來往。

這世上所有感情的維繫,都在於互相成全,而不是一個肆無忌憚地索取,一個勉為其難地接受。

所有關係都是相互的,沒有人會喜歡和索取上癮的人做朋友。

就像有句話所說的:「我贈你三月春光,你予我四月桃花,世間真情能長存莫不因此。」

若要一段關係長存,就必須有來有往,將心比心。

只有把禮尚往來做到極致,這段關係才能經久不衰。

任何長久的關係,都是反人性的 - 天天要聞

2

長久的關係,要反消耗

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來自作家李尚龍的一段經歷。

李尚龍因為職業的緣故,很少有時間打理自己的形象,穿衣服也不太講究。

本來這個事旁人也不會說什麼,但有個朋友卻總是說他衣服太丑、太土,甚至當著其他人的面也不會嘴下留情。

還有一次,李尚龍花了三天三夜,寫出了一份自己非常滿意的劇本。

他興奮地發給這位朋友看,但對方脫口而出的卻都是貶低的話。

為此,李尚龍只覺得跟其相處非常窒息,於是漸漸不再與他聯繫,最終與之相忘於江湖。

第二個是媒體人意公子的故事。

意公子有一個朋友,總是能帶給她舒心和愉悅。

每當有高興的事情,意公子總願意第一時間和對方分享;每當心煩的時候,意公子也總會找他傾訴。

為什麼意公子能跟他這麼交心?

原來,意公子每次找對方聊天,對方總是安靜地傾聽,從不反駁,從不指責。

意公子工作上有了些想法,對方也是毫不吝嗇的誇讚,可以說是情緒價值拉滿。

正因為有這個朋友的存在,意公子才感覺很多煩惱有了傾訴之處。

上面兩個故事,其實就是人際交往中最典型的兩種關係:消耗型,和滋養型。

在消耗型關係中,溝通往往是單向的,充滿了批評和指責;

而在滋養型關係中,雙方溝通則會出現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之所以會有這種差異,是因為消耗型關係中,人都喜歡順著自己的本性去表達。

但在舒服的關係里,人都會克制自己的表達欲,去尊重、迎合對方的想法。

這也告訴我們:要想維持一段長久的關係,一定要少消耗,多賦予。

給予對方足夠多的包容和體諒,他人才會還你一份深厚綿長的友誼。

任何長久的關係,都是反人性的 - 天天要聞

3

長久的關係,要反佔有

相信你一定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自己最好的朋友,跟別人玩得好時,你就會感覺到患得患失;朋友長時間不跟自己聯繫,你心裡也會不好受。

之所以會如此,其實都是人內心深處的佔有慾在作祟。

但一味佔有,不僅不能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反而會讓對方覺得窒息,加速遠離你。

克制自己的佔有慾,保持邊界感,才能讓關係久處不厭。

20世紀20年代,翻譯家王際真和沈從文經常在一起探討學術,兩人成為至交。

幾年之後,王際真決定去美國深造。

很多捨不得王際真的人,都找到沈從文,希望他勸王際真留下來。

但沈從文卻表示,自己不干涉王際真的選擇。

最終王際真去了國外,並逐漸在那裡站穩了腳跟,他跟沈從文也始終有著書信聯繫。

有人見他們感情這麼要好,就建議王際真勸沈從文出國,來此謀更好的發展。

王際真直接搖頭拒絕,說:我知道他是不會離開故土的。

這種互不干涉的相處模式,也使得兩人保持了終身的友誼。

而現實中很多人,因為心底的佔有慾,總是希望與別人親密無間,甚至干涉對方的決定。

結果因為靠得太近,彼此的關係反而更加難以維繫。

陳果曾說:「人與人,就像兩個王國,各自應當保持著寬闊、自然而舒適的疆域。」

哪怕交情再深,也不要去干涉別人的事情;

哪怕再緊密,也要給彼此留出空間,相對佔有,絕對自由。

如此,一段君子之交,才能細水長流。

聽過一個「漿糊邏輯」的概念:

如果人與人相處,沒有間隙,任意索取,不分彼此,關係就會亂成一鍋粥,矛盾也將隨之升級。

任何關係的維繫,都需要去克服人性中的苛責與挑剔。

做到付出而不索取,體諒而不消耗,親密而不佔有。

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才會如兩棵大樹般,各自生長,相互滋養,彼此守望。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們的故事,不過是黃粱一夢,消散在風裡 - 天天要聞

我們的故事,不過是黃粱一夢,消散在風裡

故事的開頭,總是那般美好。那是一個落英繽紛的春日,櫻花如雪般漫天飛舞,微風輕拂,將你的髮絲輕輕撩起。我們在那片花海中偶然相遇,目光交匯的瞬間,彷彿整個世界都停止了轉動,只剩彼此眼中的熠熠星光。此後的日子,如同春日暖陽下的溪流,溫柔而歡快。我們一起漫步在悠長的小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 天天要聞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們常常遺憾不能走進他們的世界,觸摸他們的靈魂。4月2日,在第18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之際,記者走進濟南特殊教育中心,用鏡頭和文字記錄....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 天天要聞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視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32歲……這些「年輕」的數字背後是守護平安的見證而今我們又「見」到了公安英烈微笑的臉龐你踏荊棘而去我們沐光前行每一個平安的日夜都是你生命的延續陳建軍(1962.08.01—1987.12.15)「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生前系文山州硯山縣緝毒隊民警先後24次打入犯罪集...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實習生 邵格通訊員 劉歡 王晶「快看!琥珀里凍住了一隻彩虹甲蟲!」4月3日上午,武漢市青山區第一幼兒園的操場上,5歲的馮楚晴舉著找到的「昆蟲琥珀」沖向展台,手裡的「蜻蜓」在陽光下折射出幻彩光芒。這場將自然融入美育的春日藝術節,除了插花簽到、盲盒花花卡等驚喜外,更增設了「琥珀尋寶」闖關任務...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 天天要聞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就有人到處宣揚「父母無恩論」,說父母生下孩子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說父母養大孩子也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反正不管父母幹什麼都是應該的,父母對孩子有責任有義務,而孩子對父母不僅沒有任何的責任和義務,還不用感恩,這種言
此物最相思 - 天天要聞

此物最相思

編者的話又到一年清明時。在孩子們心中,長輩那斑白的頭髮和慈祥的笑容,是兒時最溫暖的記憶。珍藏著溫馨回憶的光碟、儲存著愛的信息的手機,都是長輩與孫輩之間愛的連接。爺爺的光碟一七一中學初三(6)班 劉予馨「咱們家的舊東西也該收拾了!」媽媽不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