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1)我們介紹了什麼是早期閱讀,什麼時候開始早期閱讀的培養,以及親子共讀階段的劃分。那麼今天就給大家分享親子閱讀各個階段的表現特徵,選書原則及陪伴技巧。
一、探索期
表現特徵:大部分孩子在6個月左右的時候就能坐在家長的腿上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準備閱讀了。準備閱讀,並不是真的開始「讀」,而是讓孩子做準備工作。起初孩子覺得書和其他的玩具沒什麼區別,但家長可以在這個時候試著引導孩子看書上的圖案,孩子逐漸會發現書跟其他玩具其實不一樣。慢慢的他就會把真實世界的事物和書中內容進行關聯,具備了「表象」概念,他就會更加有興趣觀察生活,然後把實物和書里內容進行各種對比。
選書原則:
1、書籍要好玩,而且可以互動。要選對他們的視覺、聽覺和觸覺有刺激的書。可以選有聲書,也可以選貼著不同質感材料的書。
2、內容要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這樣孩子容易理解。書中圖形輪廓要準確,特徵明顯,易產生聯想並識別。
3、無毒無害且結實耐用。
陪伴技巧:
家長要不斷的示範和引導,幫孩子將生活中的事物和書中的圖片進行聯結,讓孩子更有效的參與到閱讀中來。書不用很多,在一段時間內一本或幾本反覆讀,家長不要過度期待孩子的反應,孩子的專註時間短,聽一下就會跑,今天喜歡明天不喜歡是很正常的事情,需要家長有更大的耐心。每天閱讀的時間要相對固定,這樣他們就能感覺到讀書和吃飯、睡覺一樣,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旦孩子對書特別有興趣了,他們就會看到書很興奮,還會主動拿書要求陪他看,這表示親子共讀正式開始了。
二、命名期(看圖期)
表現特徵: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樂於指著圖片說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書里吸引孩子的顏色和內容都會讓他們興奮不已。但這個時候他們對文字沒有任何反應,他們只看吸引他們的畫面。家長千萬不要感覺孩子不能與大人同頻,因為他們不理解故事中的主線,只能依靠自己的興趣來觀察。不過,這個階段孩子對書的專註時間明顯變長了。
選書原則:
顏色鮮艷,故事內容簡單易懂。下圖是為大家推薦的繪本,大家可以去做個參考。
推薦書目
推薦書目
陪伴技巧:
1、從看圖開始。把圖的內容和實際生活中的物品對應起來,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家長要讓孩子學會給每張圖片上的內容進行指向性的命名。當孩子不能完整表達時,你可以簡單的提問,比如「在哪裡?」讓孩子來指認。孩子能完整表達的時候,我們就問:「這是什麼?」
2、讓孩子看到的圖豐富起來。能說圖上是什麼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要把「是什麼」拓展的更加豐富。比如一朵花,家長可以不斷變換提問的方式,如「這是什麼顏色的花?」「這朵花下面是什麼?」「這朵花有幾片花瓣?」如果孩子還不會說話,可以由家長說出來。
3、對孩子所說出來的內容進行肯定和讚揚。當孩子能說出來時我要進行肯定,告訴孩子他的觀察很認真,很細緻,說明他進行了細緻的觀察。之後,我們還可以把他說的內容匯總一下,再說一遍,這樣就為孩子上學後寫作文打下了基礎,閱讀的運用於的就顯現出來了。
在描述一張圖的內容時,孩子使用的句子越來越長了,表明他們的下一個閱讀階段就要到來了。
因篇幅原因,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這些,明天繼續為大家分享故事期和識字期的閱讀,謝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