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擁有傲人的身高,然而,光希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付諸行動,才能及時排除隱患,幫孩子實現長成大高個的夢想。
在此之前,了解孩子的生長規律,並將之與同齡人相比較,是不能缺少的步驟。一般來說,一個孩子將來能不能長成「大高個」,從小就有徵兆,這3個身體部位越短,將來可能越矮。
孩子身上3個部位越短,將來可能越矮
1、腳掌短
一般來說,高個子的人,腳掌也會比較大,這是為了更好地支撐這個人的身高和體重,保持身體的平衡。反之,矮個子的人,大多數腳掌稍小。
雖然這種情況不絕對,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正確的。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腳掌,如果發現相較於同齡人孩子腳掌小很多,說明可能存在長不高的隱患。
2、腿短
人體講究比例協調,一米八的大高個,和一米五的矮個子,腿長不可能是一個水平線的。即使這個高個子腿短,矮個子是黃金比例,總的來說,還是一米八的腿更長更顯眼。
觀察身邊的人可以發現,那些上身短下身長的人,往往身高相對較高,而上身長下身短的人,普遍身材比較矮小。如果自家孩子從小腿短,家長最好能帶孩子檢查檢查,以免耽誤後續身高生長。
3、手臂短
跟個子高的人腿更長的道理一樣,身高越高,往往手臂也越長。家長可以讓孩子張開手臂,然後量一下孩子兩手指尖之間的距離,數值應該與孩子的現在身高差不多。也就是說,這個數值越低,相應的孩子的身高可能就越矮。除了少數人手臂較短之外,這種情況適用於絕大多數人。
雖然以上三種情況,不是百分之百絕對的,但給家長打個預防針准沒錯。平時多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一旦發現孩子不同於其他人,去醫院檢查一下最穩妥,也能以防萬一。
想要孩子長高,6個方面至關重要
一、均衡飲食,補充營養
講究飲食的搭配,保證孩子的營養,是孩子長個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營養跟不上,身體沒有了活力的來源,談何正常發育?
怎麼補:
建議家長主要幫孩子補充蛋白質、礦物質和各種微量元素,例如鈣元素、鐵元素之類的。
一般來說,10~13周歲的孩子,每天大概要攝取70g的蛋白質,而過了13周歲,需要攝取的蛋白質會更多,一直到孩子成年之前,大概每天需要80g左右。只有達到了標準,對於孩子的身高才會有幫助。
所以,家長需在這方面多留意,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家禽、牛羊肉、豆製品和堅果,可以輪流給孩子食用。還有富含蛋白質和鈣質的牛奶,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富含鐵元素的貝類,富含鋅元素的動物肝臟和花生等等,也對孩子身體有好處。
此外,為了孩子好,家長還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食多餐、按時吃飯、不挑食、葷素搭配、多吃蔬果,都能幫助孩子更好、更全面地吸收營養。
二、禁止熬夜,保證睡眠
每天晚上的10點到次日凌晨的1點,是孩子大腦中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只有儘早入睡,並在這個時間段內保持深度睡眠,生長激素才能正常大量地分泌,孩子才能搭上這班「順風車」。也就是說,總熬夜,睡眠時間不夠,睡眠質量不好,就會影響孩子長高。
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而言,睡眠時間也很關鍵。還未入學的孩子,每天睡夠10小時,小學生、初中生睡夠9小時,高中生睡夠8小時。
如果因為學業過重,導致孩子睡眠時間不能達到要求,建議家長們盡量讓孩子達標,剩下的可用「睡眠質量」來彌補。
提高孩子「睡眠質量」的小妙招
1、提供舒適的環境
溫度適宜、安靜無聲的環境,更適宜入睡,且能保證孩子睡得更香而不被打擾。
2、睡前禁止吃喝
空腹更能提升睡眠質量,睡前進食反而不健康。尤其是睡前喝水、喝飲料、吃水果,因為水分太大,容易造成孩子頻繁起夜,耽誤睡眠質量。
三、保持心情愉悅
輕鬆平穩的情緒,良好的精神狀態,對孩子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好處,反之,經常感受到害怕、恐慌、焦慮等情緒,或者有著嚴重的心理創傷,則會導致孩子生長滯後。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也為了孩子的身高,建議家長盡量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同時,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多和孩子交流,幫孩子疏解內心的壓力。
四、注重戶外運動
注意,是「戶外」和「運動」結合在一起,而不是運動了就可以。這麼說有以下兩個理由。
1、孩子需要曬太陽。身體通過曬太陽合成的維生素D,能夠有效促進鈣的吸收,而鈣元素,是孩子長個不可或缺之物。
2、適當的運動量,能夠加速血液循環,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
所以,兩者缺一不可。至於運動項目,跑步、跳躍、引體向上、籃球、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五、衣著服飾要寬鬆
對於正在生長發育的孩子來說,寬鬆、舒適的衣服更好。那些太過緊身的衣服,可能阻礙身體的血液循環,時間長了,不僅影響孩子健康,讓孩子不適,而且還會影響孩子正常長高。
六、禁止長時間保持蹲姿
經常彎曲膝蓋,不利於腿部的血液循環和骨骼的正常發育,時間越長越耽誤長高。所以,習慣蹲著的孩子要注意了,趕緊改正過來,以免將來後悔。
並且,一些需要經常彎腿的運動,最好也不要碰,比如拔河和輪滑,以防萬一。
寫在最後
家長想讓孩子長成大高個,時刻關注孩子的發育情況,及時發現隱患非常關鍵。如果孩子發育慢於同齡人,建議家長帶孩子測一下「骨齡」,也就是骨骼的發育年齡。
正常情況下,「骨齡」小於孩子的年齡,表示孩子只是在現階段長得慢,後期還會長高。但是,如果「骨齡」大於孩子的年齡,家長就要重視了,不及時干預、治療的話,孩子將來很可能長不高。這個時候,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非常重要,千萬不要不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