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讓小讀者輕鬆超越父母的一本藝術書

2022年06月26日23:07:10 育兒 1227

頭一次我是因為看到內封頁的一句話決定買下一本書。

致中國小讀者:

現代藝術很難嗎?不。雖然大人們常常覺得很難,但你們不一定覺得是。在這本書的輕鬆講解下,你們一定可以超越只擅長語數外的大人們!

塞吉布羅什 Serge Bloch

的確,身為大人我並不能很好地回答什麼是現代藝術。硬要說,就是那些抽象的、看不懂的、談不上好看的藝術吧!這麼回答又顯得自己很落伍,有一種不懂藝術的羞恥感。

可以讓小讀者輕鬆超越父母的一本藝術書 - 天天要聞

好吧,藉此機會,我也看看這本由《出版商周刊》《紐約時報書評》和《華爾街日報》強力推薦的《現代藝術是什麼?》,提高一下自己對於「現代藝術」的欣賞水平。

可以讓小讀者輕鬆超越父母的一本藝術書 - 天天要聞

關於藝術並沒有準確的定義,總的來說是包含技藝、手藝、審美的一種活動。藝術的劃分也多種多樣,並日趨複雜。

1.以存在方式劃分,可以分為空間藝術時間藝術時空藝術

2.以感知方式劃分,則可以分為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視聽藝術想像藝術


除此之外還可以按照創造方式展示的方式材料和技法等不同標準來劃分。

可以讓小讀者輕鬆超越父母的一本藝術書 - 天天要聞

「現代藝術」(Modern Art)是以時間範圍為標準的劃分方法,大體上指的是1850-1950年期間創作的藝術。而1960年以後出現的藝術被稱為「當代藝術」。

可以讓小讀者輕鬆超越父母的一本藝術書 - 天天要聞

相對於古典藝術,現代藝術打破了對規範的遵循;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

現代藝術善於引入生活中的一切元素,甚至讓人們難以分清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準則。

可以讓小讀者輕鬆超越父母的一本藝術書 - 天天要聞

面對一件現代藝術作品,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陷入關於「藝術到底是什麼?」的哲學思考。

可以讓小讀者輕鬆超越父母的一本藝術書 - 天天要聞

在巴黎的蓬皮杜中心——現代藝術的殿堂,收藏了超過10萬件現代藝術品。

可以讓小讀者輕鬆超越父母的一本藝術書 - 天天要聞

其中有喜歡用不同材料製作沉睡頭顱的布朗庫西的「沉睡的繆斯」;還有不愛解釋的巴斯奎特創作的「奴隸拍賣」;既有看上去像一堆泡泡卻起名為「豬的旋轉木馬」的羅伯特·德勞內的油畫,也有克萊因般讓身體塗滿顏料的女人在畫布上扭動作畫的「ANT76」。

可以讓小讀者輕鬆超越父母的一本藝術書 - 天天要聞

說實話,這其中的某些作品我試圖理解,卻還是無法欣賞其中「藝術」的美。或許這也客觀證實了我藝術細胞貧乏的事實。

可以讓小讀者輕鬆超越父母的一本藝術書 - 天天要聞

不過拋開這些,這本關於現代藝術史的書確實令我大開眼界,見識到了著名現代藝術家們的作品,也如聆聽導遊講解般通過文字了解了作品的創作過程和藝術體現。

尤其喜歡書末匯總的《時間線》,把藝術發展與時事聯繫在一起,讓讀者更能體會到大環境對藝術創作的影響。

可以讓小讀者輕鬆超越父母的一本藝術書 - 天天要聞

或許我也可以試著來一個「仿現代藝術」的創作,比如:拿用過的圓珠筆筆芯做一幅圖畫。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暑假孩子撒歡,牙齒「報警」怎麼辦?收好這份專業「急救包」 - 天天要聞

暑假孩子撒歡,牙齒「報警」怎麼辦?收好這份專業「急救包」

暑假是孩子放飛自我的歡樂時光,卻也暗藏牙齒「驚魂」風險!遊樂場追逐、球類碰撞、摔個跟頭……瞬間可能上演「飛牙驚魂」,更別提深夜娃突然疼得打滾哭鬧!提前做好防護準備,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專家提供的這份「暑期護牙救命指南」請收好!驚魂時刻!牙齒遇襲怎麼辦?暑假=放飛季?小心牙齒上演「驚魂記」!孩子的牙齒...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毀容」風險!暑期成干預黃金期 - 天天要聞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毀容」風險!暑期成干預黃金期

「7歲男孩陽陽因長期打鼾未治療,腺樣體肥大堵塞90%氣道,最終發展為極重度睡眠呼吸障礙。」珠江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副主任醫師陳帥君教授近日接診的案例引發關注。專家提醒,我國12.5%的兒童患有睡眠呼吸障礙(OSA),長期口呼吸不僅會導致「腺樣體面容」等不可逆畸形,更會影響身高、智力發育。暑假來臨,3-6歲兒童...
浙江發現黑熊蹤跡,熊媽媽帶著倆熊孩子:偷吃蜂蜜,還搭了張「席夢思」床 - 天天要聞

浙江發現黑熊蹤跡,熊媽媽帶著倆熊孩子:偷吃蜂蜜,還搭了張「席夢思」床

浙江又發現黑熊蹤跡了!而且,這次是一隻熊媽媽,帶著倆熊孩子!劉芝坤,衢州江山仙霞嶺自然保護區深坑口管理站站長。上周,他在梳理紅外相機的拍攝影像時,發現了三段清晰的黑熊視頻,視頻中,黑熊一家三口在夜晚覓食,甚至還拍到了兩隻小熊在竹林間撒潑打滾。這是黑熊2025年在浙江的第二次現身。微博上,近年來在開化、常...
俗話說得好,女大避父,兒大避母,兒子大了,媽也得學會放手 - 天天要聞

俗話說得好,女大避父,兒大避母,兒子大了,媽也得學會放手

高三那點事兒,做過父母的都懂。辭職、租房、陪讀,咱們中國爸媽特別是媽媽,為了孩子什麼都豁得出去。別說小出租屋蝸居一年,天塌下來都認。有誰不是想著:「我再堅持堅持,他就能上一所好學校!」但是時代變了,眼下陪讀早把家變成了「全職保姆加心理諮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