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氣話11歲男孩真出門撿垃圾:找到好的教育方式,很難但值得

2021年09月15日19:03:02 育兒 1893

問大家個問題:在您心中,孩子的腦迴路會怎樣的神奇?

我想,當了父母的我們肯定都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以A思維和孩子說話時,孩子接受到的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B思維。

這種不對稱,用「對牛彈琴」、「雞同鴨講」來形容並不為過。

媽媽說氣話11歲男孩真出門撿垃圾:找到好的教育方式,很難但值得 - 天天要聞

這不,最近在江蘇蘇州,有位姓趙的女士就碰到了這種情況。

趙女士的兒子今年11歲,前幾天在輔導功課孩子功課時,由於實在忍不住,便生氣地說了句:不好好讀書以後只能撿垃圾。

本來以為說了就過去了,但沒想到這孩子還真實誠,真的就背著父母偷偷跑到了小區附近撿垃圾,而發現兒子不見了的趙女士一家慌了神,遍尋不著後便報了警。

媽媽說氣話11歲男孩真出門撿垃圾:找到好的教育方式,很難但值得 - 天天要聞

好在,盡職的警察調取了周邊的監控,很快就找到了孩子。孩子的解釋讓人驚著了:想出去體驗一下撿垃圾,感到很辛苦。

網上有句話這樣說道: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不得不說,這真是太形象了。

其實,在我看來,輔導寫作業被氣得頭頂冒煙真是太正常了,在父母眼裡,每個孩子都很優秀,但優秀不代表就都是天才,而且,也不是所有家長都能抱著「沒有學不會只有教不好」的信念,去尋求適合自家孩子的方法。

媽媽說氣話11歲男孩真出門撿垃圾:找到好的教育方式,很難但值得 - 天天要聞

靜下心來想想,或許,有時候雞飛狗跳才是大多數人家的常態,或許更是一種人間煙火氣吧。

很多時候,父母真正能處亂不驚面對這混亂的場面,還真需要有很強的定力。

普通人如此,名人也不例外。記得之前網上就有德雲社岳雲鵬發文,說女兒9+7算了了5分鐘楞沒算出來,手腳並用,磨蹭半天還掰指頭,實在讓當爹的岳雲鵬快要崩潰。

除了他,劉德華劉濤程莉莎也都有因為給孩子輔導作業而心態崩塌的經歷。

媽媽說氣話11歲男孩真出門撿垃圾:找到好的教育方式,很難但值得 - 天天要聞

談談我的兩點感受。

一,孩子的想法也沒有多大問題。

體驗下撿垃圾的辛苦,才知道認真學習的重要性。想想自己小時候在農村,父母就曾因為我們太調皮而帶到地里幫著幹活。頂著烈日汗如雨下,便會明白學習其實並沒有那麼辛苦,這種發自內心的觸動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我之前就認識鄰居家一個小男孩,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覺得上學太苦沒意思,總不想上學,後來他媽媽利用暑假,讓他去親戚家的工廠大了一個月的工。結果回來後說還是上學好。最後像換了個人似的,最終考上了上海的某市重點高中。

媽媽說氣話11歲男孩真出門撿垃圾:找到好的教育方式,很難但值得 - 天天要聞

二,趙女士的語言方式有些不妥。

拋開孩子離家可能產生的危險,還會讓孩子在心底產生某種職業歧視。

在這個多元的社會,職業是不分貴賤的,撿垃圾同樣是一種職業,也是憑自己的努力生活,不偷不搶,沒什麼可看不起的,同樣值得尊重。

所以,還是希望每位父母能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雖然會很難,但終究值得。

您對此事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