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转自:央视新闻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Niallia tiangongensis)”,相关科研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
05月17日
1629
科学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春5月17日电 (记者 郭佳)“羲和号”卫星、“天问一号”相机、“鹊桥二号”极紫外相机、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等前沿技术成果,17日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向公众开放参观。5月17日,长春市民带孩子参观长春光机所
05月17日
1645
科学
今早的上海张江科学会堂穹顶广场,格外不同。AI光球光芒四射, 科技巨擘托举有力,一条鲜花与掌声簇拥中的科学红毯铺就,款款走来了上海科创发展的新高度和新浓度。人形机器人首次走T台,2024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背后的上海科学家们集体亮相,当院士在AI红毯上遇见自己的“依旧少年”……“科学红毯秀”是上海首创,也...
05月17日
4794
科学
本⽂仅在今⽇头条发布,请勿转载很多人常说,人会在死去的那一瞬间失去21克的重量,而这个丢失的重量就是我们身体里那无处安放的灵魂。可是,灵魂真的存在吗?为什么会是21克呢?这一切我们还得从这个男人说起。邓肯·麦克杜格尔是一位美国医生。或许大家
05月17日
1007
科学
编者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候鸟北迁的时节。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05月17日
1304
科学
5月16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夜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引发网友热议。多位目击者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该飞行物分为上下两个扇形,中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分隔线,在夜空的衬托下特别明亮,当时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画面。
05月17日
1631
科学
防震减灾小知识遇到火灾怎么办?(1)在室内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火灾: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设法隔断火源。毒气泄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不要慌乱拥挤;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2)在野外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水灾: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
05月17日
5787
科学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携带了构建和维持生物体所需的所有指令。当基因的特定区域产生突变或缺陷时,则可能导致各种遗传疾病,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等。传统的基因治疗通常依赖于病毒载体将正常的基因导入细胞,但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比如潜在的致癌风险、以及基因表达的不可控性。近些年来,CRISP...
05月17日
8755
科学
来自中国的大脑,又一次带来了突破性进展!一直以来,1纳米被认为是传统硅基芯片的终点,27岁的北大华裔科学家朱佳迪,带领麻省理工研究团队,一举打破“摩尔定律”物理极限,研发出“原子级薄晶体管”将芯片制程推向1纳米时代。
05月16日
1235
科学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5月16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夜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引发网友热议。多位目击者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该飞行物分为上下两个扇形,中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分隔线,在夜空的衬托下特别明亮,当时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画面。网友xerman拍下的不明飞行物乌鲁木齐网友xerman告诉记者,当晚10时56分,他和朋友...
05月17日
8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