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小笔记】早期投资的“术”(1)尽调浅谈

2020年10月02日20:48:23 科技 1377

一、从信息角度看投资

与直观的认识不同的是,投资人并不经常直接跟钱打交道。实际上,跟投资人互动最多的是信息。在投资活动中,投资人基于信息,做出各种各样的判断,其中的一小部分判断,变成了投资决策。投资的金额只会影响收益或者损失的大小,但是影响投资成败的,是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股神”沃伦·巴菲特曾说过:我的工作就是阅读。《投资最重要的事》的作者霍华德·马克斯则明确指出:投资者本质上只有两种优势——信息优势或者分析优势。

驱使笔者利用2020年的国庆假期写这组文章的,是有感于市面上谈论投资之“道”的文字太多,而研究投资之“术”的文字太少。对于投资来说,最重要的肯定是“道”,但是如果没有“术”的支撑,“道”就会变成空中楼阁。笔者和所供职的投资机构是“价值投资”的拥趸,但是仅凭价值投资的原理和思想,是无法做好投资的。投资工作的性质,更像工匠的手艺活而不是科学家的理论研究。

上世纪60年代,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企业反超美国汽车企业,靠的是“持续改进”。颠覆式创新总是很难,而渐进式改进却可以持续进行。对于投资人来说,如何提高获取信息的维度和质量,如何在纷繁复杂、相互矛盾的信息中做出恰当的理解,如何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判断,都是可以不断修炼和精进的。

本组文章聚焦于早期投资的“术”——如何跟信息打好交道。在投资机构的项目投资流程中,尽调和判断,是跟信息获取、处理和判断密切相关的。这组文章,主要讨论早期投资的尽调和判断。本篇先从尽调谈起。

二、什么是好的尽调?

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简称“尽调”或者“DD”)是投资机构投资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尽调主要包括业务尽调、财务尽调和法务尽调。对于早期投资来说,业务尽调的占比非常高,因此本文主要讲业务尽调。

尽调的目标是什么,这是首先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验证前期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为分析项目的投资价值、风险获取和处理信息。

基于这个目标,一次好的尽职调查应该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

好的尽调=问题意识+充分信息+科学思维+理性思考

1.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就是在尽调过程中,要反复、慎重考虑的关于项目的核心问题。不同项目的核心问题是有较大差别的,有的是核实前期得到的关键信息、有的要验证项目的投资价值是否成立、有的是要发现项目的潜在风险、有的是研究行业的竞争格局……

因为受限于各种因素,尽调很难面面俱到,因而必须是有侧重点的。问题意识可以引导尽调的重点方向。从这个角度,尽调和判断是密不可分的。缺乏问题意识的尽调,很可能是流于表面的,对于后期投资判断的支撑是不足的。因此,项目人员在忙碌的尽调工作中,必须经常提醒自己要为哪些核心问题寻找答案;投资机构应该在尽调开始前要求项目人员梳理尽调核心问题,并在尽调完成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

2.充分信息

在尽调中,充分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轻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尽调中获取的信息总体上分为两类:项目方配合提供的和投资机构自主获取的。前者主要是关于企业本身的信息,后者主要是行业信息。获取前一类信息,决定性因素是企业方的配合度和诚信度,后者则是投资方的行业积累。

【投资小笔记】早期投资的“术”(1)尽调浅谈 - 天天要闻

早期项目投资有很多不利条件,但是一般而言,初创期企业的配合度和诚信度是比较好的,有利于投资机构的信息获取。但是企业方仍然有可能由于融资的紧迫性,提供带有误导性的和片面性的信息。验证企业方提供的信息,有两个非常实用的办法——多信源交叉验证和长周期跟踪。多信源交叉验证是指将访谈信息与书面信息、不同访谈对象之间的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尤其是比较关键的信息,一定要有多个信息源。长周期跟踪,则是对企业进行长时间的跟踪和走访,注意企业提供信息的时间先后的一贯性。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前提是企业创始人是一个诚信正直的人。对于这一点,要多留心,多从细节观察。一旦发现创始人的诚信度有问题,尽调就应该停止了。

在早期投资的信息获取中,更为关键的是投资机构的行业积累。笔者所供职的投资机构内部对产业投资机构下过一个定义:自带行业认知和资源的投资机构。可以说,早期投资机构必须是产业投资机构。行业积累是个慢功夫,短则数年,长则十数年,而且要投入巨大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极其考验投资人的背景和耐心。如果要上升到整个投资机构,则要求这家机构必须是一家长期主义的机构。

3.科学思维

对于好的尽调来说,带着问题意识获取了大量有效信息,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对信息的处理。因为信息来源不同、质量参差不齐、既有信号又有噪音、互相之间缺少逻辑关系等原因,第一手的信息还只是“数据”,仍有待加工成可以支撑投资判断的信息。为了加工好信息,投资人工具箱里需要有两样趁手的工具——科学思维和理性思考。

关于什么是科学思维,科普作家汪洁整理了十五个要点:

(1) 能区分事实和观点;

(2) 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区别;

(3) 知道什么是信息源;

(4) 能大致判定信源可靠度;

(5) 能用统计眼光看现象;

(6) 能区分先后关系和因果关系;

(7) 能区分因果性和相关性;

(8) 懂得基本的逻辑规则;

(9) 知道什么是类比,什么是逻辑推演;

(10) 了解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概念;

(11) 了解科学共同体是怎么回事;

(12) 能区分哲学思辨和科学思考;

(13) 能明白经验不等于规律;

(14) 知道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的含义;

(15) 能判断一个观点是否具备可证伪性。

这十五个要点,尽调中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比如科学共同体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思考创业公司所选择的技术路线将来是否会成为主流的问题——相比于分析技术路线本身的优缺点,更有效的方式是去看行业大公司选择的方向。

客观地讲,科学思维是反直觉的,因此人总是难免犯这方面的错误。但是相比于后文要讲的反人性的理性思考,掌握科学思维还是相对容易的。投资人应该注意时常对自己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同时注意保持严谨谦逊的态度。从笔者的经验看,尽调中因为缺乏科学思维而最常导致的错误,就是对来自于企业的信息缺少甄别。对于企业方提供的信息,必须始终用怀疑的眼光——是否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提供的是事实还是观点?逻辑上严密吗?有扎实的事实依据吗?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线性外推吗?

这篇先到这,下一篇重点讨论下尽调中最难做到的一点——理性思考。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雷军披露小米 YU7 销售数据;特斯拉 Q2 交付汽车 38.4 万辆;荣耀 Magic V5 发布|Do早报 - 天天要闻

雷军披露小米 YU7 销售数据;特斯拉 Q2 交付汽车 38.4 万辆;荣耀 Magic V5 发布|Do早报

Hello,大家早上好,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先来浏览新鲜的早报吧~【微信多端正式更新】7 月 2 日,微信 iOS / 安卓 8.0.61 正式版携手登场;而在 7 月 1 日,微信在官网也上架了 PC 的新版本,Windows / Mac 4.0.6 迎来全新发布。【多地开放往届高考成绩网上查询功能】河北、浙江、陕西、山东等地都开放了往届高考成绩的查...
长城为何不做增程?详解Hi4背后的技术和战略逻辑 - 天天要闻

长城为何不做增程?详解Hi4背后的技术和战略逻辑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智能化与电动化深水区的当下,动力技术路线的选择,不仅关乎产品体验,也在重塑车企的技术底盘与品牌认知。与越来越多自主品牌押注增程技术不同,长城汽车选择走另一条更具挑战性的路线——全场景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体系Hi4。这个选择背后,是对效率、安全与技术普适性的权衡与押注。Hi4,一种技术“...
解码“民生答卷”丨如何“唤醒”沉睡的养老资源 - 天天要闻

解码“民生答卷”丨如何“唤醒”沉睡的养老资源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李光正 张华“幸福食堂、健身房、阅览室、娱乐室、理疗室一应俱全,可没多少人来。”6月19日,在鄂东南某镇,一家开业一个多月的养老服务综合体经营者王先生望着冷清的门厅,难掩焦虑。截然不同的是,在武汉众多社区养老中心,唱歌、跳舞等活动日程排得满满当当,老人们排队“抢位”,养老床位更是“...
YU7爆火是雷军营销太强?张全蛋贴脸开大车企大佬,遮羞布都撕了 - 天天要闻

YU7爆火是雷军营销太强?张全蛋贴脸开大车企大佬,遮羞布都撕了

6月26日,小米YU7正式公布售价,很多人都预料到小米YU7会非常火,但是完全没有料到小米YU7能那么火,3分钟大定破20万辆,18小时锁单24.8万辆,可以说创造了国内汽车市场前所未有的新纪录。这也让之前那些攻击小米汽车的车企大佬和业外人士的表述显得苍白无力,小米YU7的价格不便宜,现在整个汽车行业的需求量也呈现疲软态势...
iOS 26新功能:FaceTime通话中干预脱衣行为 - 天天要闻

iOS 26新功能:FaceTime通话中干预脱衣行为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科技媒体 9to5Mac 昨日(7 月 2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iOS 26 在引入“液态玻璃”设计的同时,在功能方面,进一步增强了 FaceTime 体验,在检测到脱衣裸露行为后,会暂停视频和音频通话。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苹果公司提供的通信安全功能之一,就是干预 FaceTime 视频通话中的裸露内容,不过此前主要...
净利暴跌70%!非洲手机之王,被小米逼得造车了 - 天天要闻

净利暴跌70%!非洲手机之王,被小米逼得造车了

作为“非洲手机之王”,中国人创立的传音,如同一头雄狮,在非洲手机市场常年称王称霸。 然而如今这头雄狮被小米等后来者围攻,净利润居然暴跌约70%。 无奈之下,传音被迫跨界进入造车行....
无人驾驶和4.7亿城镇就业人口 - 天天要闻

无人驾驶和4.7亿城镇就业人口

最近一段时间,车标形似锤子的那家公司,有一款宣称100%无人驾驶的出租车业务,在美国的某个城市开始运营了。 对于以开车为生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司机这个....
‌iOS 26 苹果照片应用全新特性汇总 - 天天要闻

‌iOS 26 苹果照片应用全新特性汇总

Apple 的照片应用程序去年进行了重大改革,iOS 26 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以下是 iOS 26 中照片应用程序的所有新功能。全新液态玻璃设计今年影响所有 Apple 应用的最大变化之一是 iOS 26 的新“液态玻璃”设计。
Omdia:苹果明年将推 OLED MacBook Pro笔记本 - 天天要闻

Omdia:苹果明年将推 OLED MacBook Pro笔记本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Omdia 分析师 Linda Lin 近期预估,苹果公司将会在明年推出配备 OLED 屏幕的首批 MacBook Pro 机型。这些新机型将带来更高亮度、更高对比度和更长的电池续航等优势。在最新发布的市场投资研究报告中,Linda Lin 再次认为苹果会在明年推出首批配备 OLED 屏幕的 MacBook 机型。IT之家注:尽
今日数据精选:中国短剧拯救美国三线演员;深圳华强北清理无3C认证充电宝 - 天天要闻

今日数据精选:中国短剧拯救美国三线演员;深圳华强北清理无3C认证充电宝

【宏观经济及政策】9000万科技文献元数据平台上线,基础功能免费开放在7月2日北京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由我国机构自主创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共收录了全球近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元数据,是依据中国机构自主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自主采集、加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