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济南市高价值技术成果市内转化暨科技项目招引对接会在槐荫区成功举办。会上,“高端干式自冷真空装备的研发项目”“摩擦学试验的伤损萌生过程检测与智能化测控系统研发项目”“基于液体危化品全自动定量灌装机器人(上装型)系统研究项目”等9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据介绍,近年来,济南市科技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2024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居第31位,较上年提升1个位次,在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中居第15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6年居全省前列。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4家、省实验室3家、省重点实验室126家,建设新型研发机构81家、省技术创新中心35家、院士工作站51家,构建起以实验室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为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原创性引领研究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槐荫区完善产业配套、坚实人才基础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着力构建以医养健康、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导的“342”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了以济南二机床集团为核心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围绕精密机床、机床铸件、智能装备生产等数控机床及配套产业项目进行精准招商,推动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槐荫经济开发区内的半导体及其应用产业已经成长为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山东力冠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等近20家半导体企业入驻济南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园,其产品涵盖第一代至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工艺装备,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功率半导体等新型电子器件智能制造领域,这些都为槐荫区高价值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项目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条件。
未来,济南市科技局将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企业主体培育、金融赋能成果转化等多个维度入手,与省科技厅形成合力,围绕推动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持续发力。
强化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贯彻落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求,加强科技部门与产业部门融合协作,推动要素资源整合集聚,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实效,重点要在激光制造、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发挥科技引领带动作用。
突出创新求实。坚持围绕产业干,紧贴济南市主导和标志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一批行业共性技术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攻关;要围绕对上争取干,争取更多国家、山东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布局落地,让更多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重点工程项目、资金向济南市集聚。
奋力勇挑大梁。着力构建“源头供给”“主体培优”“全线贯通”“服务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新机制,持续推动济南市科技创新工作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努力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记者:曹茜 校对:汤琪 编辑: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