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一次最差的网购体验

2022年12月26日23:36:03 科技 1059

我从2015年6月份开始使用京东购物,到现在已经7年多的时间,一直是京东的忠实客户,最近几年还一直购买京东PLUS。但是今年12月13日的一次京东网络购物简直糟透了,可以说是一次最差的网购体验。

京东:一次最差的网购体验 - 天天要闻

2015年的订单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2月初疫情解封,各地不再再强制要求做核酸,我身边陆续出现阳性病例,想上医院拿药,但是听说医院里阳性人员很多,也不敢去了。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病毒传染,家里总要备下一点感冒发烧的药,布洛芬连花清瘟网上已经买不到了,但是我就从京东上看,其它的感冒药当时还是有的,预计送货时间也很快。

于是我就从京东大药房下单,买了两盒三九板蓝根颗粒和一盒氨酚烷胺胶囊,12月13日下单,三九板蓝根显示预计12月14日送达,氨酚烷胺显示预计12月17日送达。

京东:一次最差的网购体验 - 天天要闻

同一天两种物品

当时我还感觉药品供应不是很紧张,京东既然能买,大家如果有病,应该都能买到,只是不能享受医保的门诊统筹,自己多花一点钱罢了,再说也价格也不算贵,板蓝根19.8元一盒,氨酚烷胺胶囊16元一盒。

第二天看物流信息,想着板蓝根能够收货,但是没想到京东把物流信息改了,显示预计送达时间为12月15日,以前也发生过这种情况,我还是比较信任京东的,也没有当回事。

第三天觉得应该没问题了,今天会送货。但是打开京东一看,物流信息显示预计送达时间变成了12月17日,顿时感到有点生气,京东也太不讲“武德”了吧?于是点了一下催单,结果显示货物在正常运输范围,不能催单。京东还真是有点霸王条款的意思。

京东:一次最差的网购体验 - 天天要闻

配送时间一改再改

当时我还用京东快递向北京寄了一点东西,结果物流也出现了问题。前几天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说这个事情,在这里不重述。由此我了解到由于疫情的原因,所有快递公司都面临困难,于是我本来想投诉的心也就熄灭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让我不得不要对京东吐槽,因为我越来越觉得京东购物迟迟不发货根本不是物流的原因,而是京东在欺骗客户:要么是它根本没有药却在欺骗客户下单,要么就是客户下单的药被京东挪用了补不上窟窿!

我购买的氨酚烷胺胶囊当时预计12月17日送达,后来改成12月19日,再后来改成了12月27日,但最终在12月20日送到了。尽管比平时晚了几天,但是按照当时的客观环境,我还是满意的,毕竟疫情当前,大家都不容易。

京东:一次最差的网购体验 - 天天要闻

到货的氨酚烷胺

但是我购买的板蓝根颗粒就让我大失所望,因为京东有多次更改预计送达时间,现在更是直接把预计送达时间改到了2023年1月8日,至于今后会不会还要改,我已经无法相信京东了。

当时从京东大药房买药,主要是觉得它是京东自营,无论质量还是物流相对来说都比较可靠,谁曾想一向以品质和服务自居的京东竟然在两盒板蓝根颗粒上翻了车。

京东一而再、再而三地更改预计送达时间,期间没有向我做过任何解释,我估计它自己也解释不清楚了。

京东:一次最差的网购体验 - 天天要闻

12月18日购买的非自营的血氧仪都到货了

我来问一下京东:

1、既然接受订单的时候显示有货,而且订单产生了,为什么迟迟没有发货?是不是在搞无货销售?

2、12月13日的订单,即便当时缺货,后来更改的预计送达时间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更改了5次?

3、如果说药品紧张,补货应该也有个先来后到,难道12月13日以后的订单都推到了1月8日之后了?12月13日之后的订单有没有已经发货的?

4、不要用疫情来掩盖自身的问题,我后来又买了一些东西,快递基本都是正常的,包括从京东非自营店购买的产品,你们到底是不是欺骗了顾客?

总而言之,这次京东购物是网购十年来体验最差的一次,京东自营做的还不如一些网络小店。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小米169元“车规级”纸巾盒引争议!网友:问界卖339元! - 天天要闻

小米169元“车规级”纸巾盒引争议!网友:问界卖339元!

在小米YU7的发布会上,小米推出了一个全新的配置——磁吸配件,在小米YU7的车身上,小米加入了不少磁吸接口,这让支持磁吸的配件可以轻松吸附到小米汽车上,小宅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对消费者很友好的设计;小米不仅推出了磁吸接口,还推出了多款磁吸配件。
消息称特斯拉为完善关键组件,已暂停人形机器人Optimus生产计划 - 天天要闻

消息称特斯拉为完善关键组件,已暂停人形机器人Optimus生产计划

IT之家 7 月 5 日消息,Digitime 媒体昨日(7 月 4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从中国供应链渠道获悉,特斯拉为进一步完善关键技术组件,已暂停人形机器人 Optimus 生产计划,并面临重新设计的挑战。IT之家曾于今年 1 月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发出豪言,称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到 2025 年年底,目标生产...
数据赋能法律,智慧书写未来——“我的知产宝使用实践”会员征文启事 - 天天要闻

数据赋能法律,智慧书写未来——“我的知产宝使用实践”会员征文启事

数据赋能法律,智慧书写未来——“我的知产宝使用实践”会员征文启事尊敬的知产宝会员: 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要的时代,知产宝(拥有17个子库)已成为法律人不可或缺的决策工具。知产宝作为是中国专注于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领域的大数据科技公司,不仅收录200万+裁判文书,涵盖商标、专利、著作权等全领域案例,同时拥有裁...
没有电池,就没有AGI - 天天要闻

没有电池,就没有AGI

特朗普的《大漂亮法案》,让马斯克最不爽的,可能还不是对电动车下手,而是向储能下手。而对储能下手,就是对AI下手。电池储能本来就不便宜。此前,参众两院两个版本的法案,都计划对包括电池在内的新能源动手。据律所McGuireWoods对比,最后一刻达成的法案,可谓是网开一面,不再额外对新能源加税,只要满足开工时间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