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MD Ryzen 7000系列终于上市了,不过并没有备受好评,反而出现了不少网友表示AMD已经飘了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归根结底还是AMD的产品这次没有达到用户的预期,而且传统的优势也丢得差不多了。
简单对比一下AMD和Intel的新品,可以发现在主流的R5和i5产品上面,AMD R5-7600X明显不如Intel i5-13600K(F),在价格接近的情况下,13代i5比对方多了8个小核心,因此在多核性能上面,13代i5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13代的i7也是这个情况。
而说起多核心性能,这可是AMD的传统艺能,结果被英特尔的大小核异构方案给翻盘了,面对这个情况,AMD在宣传中强调自己是全大核的设计,但是13代i5和i7的大核数量和AMD的竞品具有同样数量的大核,然后多了8个小核心,这根本就没法破局啊。
除了性能方面没有占到便宜,这次AMD平台的价格也明显提高了,看了眼B650主板的价格,普遍都要1千多了,而B650M迫击炮都到1699元了,而之前B450和B550主板花个600元左右就可以到手了,这次应该听不到有人给AMD辩解的时候拿主板价格说事了。
而Intel那边还可以使用前代的主板,并且在内存上面可以选择DDR4内存,不像AMD只能选择DDR5内存。至于CPU价格上面,AMD也毫无优势,性价比明显不如对方。这次AMD把性价比这个看家本领都丢了,也难过有网友说AMD飘了。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AMD Ryzen 7000系列的吸引力真的很有限,如果喜欢玩游戏,选择前代的到R7-5800X3D处理器,然后配个B550主板不香吗?如果就是普通用途,选择R5-5600或者i5-12400F也就行了,乃至i3都可以。
如果追求高性能,AMD Ryzen 7000系列的吸引力依旧有限,13代的i5和i7面对R5和R7的优势无疑是比较明显的,更高端的i9和R9相比,虽然大核心数量是少一点,但是i9的小核心数量达到了16个,物理核心数量合计24个,多线程能力也是杠杠的。
总的来说,目前AMD在桌面平台比较被动,性能没有优势也就算了,价格也没有优势了,追求性能的用户自然往13代酷睿那边走,追求价格的用户选择AMD和Intel的前代产品,Ryzen 7000系列夹在中间不上不下,尴尬至极。
当然想要改变这个局面也简单,只要把价格降下来就行,这年头改变信仰其实很容易,哪里有什么粉丝,都是墙头草,只要价格到位,AMD YES的声音马上就会回来,不过问题是台积电5nm工艺的代工费不便宜,就算AMD想要降价,也得收割完第一波才行,毕竟这些年人人都说AMD不能冲首发,但总有部分人会去冲个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