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师徒庙里歇脚,女子邀请到家里留宿,师父一脚将她踢飞

2022年07月14日15:09:18 故事 1567

本文为《民间故事》第六七十期,喜欢看民间故事的朋友记得常来!

作者:小树叶说故事

宋朝时期,东县有一位名叫李成贵的人。他本是一名商人,因做生意出了差错摊上了官司,之后被官府查办,关进大牢之中。

李成贵有一个儿子,名唤李东强,案子发生时,李东强刚刚14岁。

李成贵被关进大牢,出牢之日遥遥无期,原本富裕的李家很快家道中落,从小衣食无忧的李东强成了家庭的顶梁柱。

母亲张氏身体不好,债主三天两头登门催债,可李家已经无钱可拿,债主不肯,就对张氏拳打脚踢。

不久后,张氏卧床不起。

小镇上有一位老木匠,姓郑,据说祖上三代都是木匠,手艺精湛不说,还懂奇术,是一位才德兼备的老工匠。

郑木匠与李成贵有些交情,几年前,李成贵家里盖房,他没有考虑别的工匠,派管家登门邀请郑木匠。

郑木匠感激不已,将这份情义记在心里。如今,李成贵身陷囹圄,妻儿遭难,他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郑木匠经常送些米面给她们,不久后,又破例将李东强收为关门弟子。将祖上传下的手艺,毫无保留的教授给了李东强。

古代故事:师徒庙里歇脚,女子邀请到家里留宿,师父一脚将她踢飞 - 天天要闻

在郑木匠的援助之下,母子俩的日子终于有了好转。李东强十六岁那年起,他学有所成,就跟着郑木匠一起外出做工,开始赚钱养家。

因为到处做工,早出晚归那是常有的事。有一晚,师徒俩做工回家时,就遇到了一件怪事。

好在郑木匠懂奇术,师徒俩才有惊无险。

秋后的晚上,师徒俩从另外一个小镇上往家里赶,他们走出小镇时天色已晚。

秋后的夜晚天气有些凉了,李东强双臂抱胸,全身打着哆嗦。

郑木匠视他为己出,关切地问道:“孩子,你要是冷咱们就去前面的破庙里避避风。”

“师父,我快撑不住了,我先跑过去吧!”

“你别乱跑,跟我一起过去。”郑木匠说道,李东强从来不敢顶撞师父,听师父如此一说,李东强乖乖地跟在后面。

李东强已经十六岁,按理说独自夜行也并非难事,何况破庙就在前面,为啥郑木匠如此谨慎?

因为这些天以来,郑木匠听闻乡民们说,在那座破庙附近,夜里的时候,偶尔会有一位年轻女子出现。

古代故事:师徒庙里歇脚,女子邀请到家里留宿,师父一脚将她踢飞 - 天天要闻

那位女子长发及腰,身穿青衣,面容姣好,遇见路人会主动献殷勤,邀请路人到她家里留宿。

更有乡民说,这些天以来,在破庙不远处的荒地里,发现了被害的路人。鉴于此,郑木匠才没有同意徒弟先行。

走了没一会儿,师徒俩来到那座破庙跟前。

“师父,里面没有亮光,应该没人在里面歇脚。”

“嗯,快些进去吧!”郑木匠说完后,走在前面,率先走进了破庙。

这座破庙年头不短了,从郑木匠小时候起,这座破庙就已经荒废,成了过路人临时歇脚、避雨的好去处。

郑木匠也曾来过几次,对这座破庙并不陌生。

“孩子,那面应该有草席,你去那里歇一会儿。”

“师父,你也坐下来休息一下吧。”郑木匠微微一笑,只是不停地环顾四周。

虽说是一座破庙,但避风还是可以的,李东强坐在草席上,明显比之前好了许多。

“师父,我肚子饿了。”

郑木匠听闻徒弟的话,看了看头顶上的月亮,说道:“已经二更天了,你不饿才怪,我这里还有一块饼,你先拿去吃。再休息一会儿,咱们继续赶路。”

古代故事:师徒庙里歇脚,女子邀请到家里留宿,师父一脚将她踢飞 - 天天要闻

李东强接过饼,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看样子,他确实饿了。

又过了一会儿,师徒俩正打算离开破庙,此时破庙外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郑木匠提高了警惕,目不转睛地看着破庙门口。

忽然,一个娇小的身影闪了进来。郑木匠一看,来人却是一位年轻女子。

女子长发及腰、身穿青衣,面容姣好,身材婀娜,面带微笑朝着师徒俩走了过去。

“好漂亮的姐姐!”李东强情不自禁地说道。

“别乱说话!”郑木匠瞪了他一眼,小声说道。

“二位师父是在这里避寒、歇脚的吧?家离这里很远吗?”女子轻声询问道。

“是啊!”李东强抢先回答道。郑木匠狠狠瞪了他一眼,笑着说道:“夜黑天寒,姑娘快些回家去吧!我们师徒俩也要赶路去了。”

“二位师父请留步!既然夜黑天寒,二位师父何不到我家里留宿一晚?我父亲喜好交友,也喜好杯中之物。我家就在前面,离这里很近。”年轻女子说道。

郑木匠听闻此言,仔细打量了眼前的女子,见她穿着打扮,居然和之前乡民们所说的一模一样!

古代故事:师徒庙里歇脚,女子邀请到家里留宿,师父一脚将她踢飞 - 天天要闻

“这不就是之前乡民们所说的那个搭讪的古怪女子吗?真是没想到,今晚居然让我遇到了。此人来历不明,难辨善恶,走为上策!”郑木匠心说道。

“师父,您平时就爱喝一口酒,这位姐姐如此盛情,而且家就在附近,不如我们到她家里吃些东西,也有力气赶路呀!”李东强说道。

“我跟你说过了,你别乱说话!”

郑木匠说完后,背着手佝偻着腰,笑着说道:“多谢姑娘的盛情邀请,不过天色已晚,多有不便,我们就不去打扰了,姑娘也快些离开这里吧!”说完,郑木匠拉着李东强就要走。

女子一个闪身,将他们拦住,笑着说道:“家父就在家中,已经备好酒水,二位师父不必再推辞,就跟我回去吧!”

“如此盛情,还已经备好了酒水?这女子肯定有问题!”郑木匠敢肯定,眼前的这位女子绝非善茬!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们走我们的独木桥,再者说,我们无冤无仇,何必纠缠我们不放呢?”郑木匠言罢,女子居然愣了一下。

须臾,女子笑言道:“夜黑天寒,我只是想邀请二位师父到家里留宿一晚而已,并无恶意。”

李东强着急了,想要开口劝说,郑木匠瞪了他一眼,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好意心领了,姑娘让出路来,我们赶路去了。”郑木匠严肃地说道。

年轻女子的脸色一变,愣愣地站在那里,并没有让开。

古代故事:师徒庙里歇脚,女子邀请到家里留宿,师父一脚将她踢飞 - 天天要闻

“再不让开,别怪我不客气了。”郑木匠说完后,朝着李东强使了个眼色,李东强心领神会,向后退了几步。

女子见他要动手,仰天一笑,轻蔑地说道:“要是硬来,我岂会怕你这个凡人?”

言罢,女子主动出击,伸出双手,指甲长约一尺,露着獠牙朝着郑木匠袭来。

“你这个鬼魅,终于露出原形了!”郑木匠冷冷说道,随即从怀中掏出一个盒子。

一个闪身,他躲了过去。他赶忙将盒子打开,将黑红的东西抹在双手上面,又从腰间掏出墨斗,将墨斗线拉了出来,横在身前。

女子吃了一惊,随后又扑了上来。

敬酒不吃吃罚酒,东县的郑家后人你也敢招惹?真是自讨苦吃!”郑木匠言罢,拿着墨斗线迎了上去。

年轻女子一听是郑家后人,顿时吃了一惊,因为东县老郑家只此一脉,人人皆是木工,懂奇术,十分擅长降妖捉鬼。

年轻女子脸色突变,她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可是郑木匠已经到了眼前,墨斗线突发黄光,朝着女子的面门袭了过来。

女子被黄光照得睁不开眼睛,郑木匠看准时机,一脚将女子踢飞,女子直直地飞出去几丈远。

古代故事:师徒庙里歇脚,女子邀请到家里留宿,师父一脚将她踢飞 - 天天要闻

到底后,女子捂着胸口,吃惊地看着郑木匠。郑木匠走了过去,要下狠手。女子见势不妙,赶忙跪倒在地,求饶道:“我有眼无珠,得罪了郑家后人,还请您高抬贵手,放我一马!”

“放了你,你岂不是还会祸害一方?那当地百姓怎么办?”郑木匠说道。

一旁的李东强被刚才的一幕吓到了,他头一次见师父出手,没想到师父身手如此厉害。

李东强听闻女子是鬼魅,他不敢靠近,远远地躲着。

女子轻声哭泣,将自己的身世说给了郑木匠。

原来,这个女子住在一个小村庄里,与镇上的一名男子是青梅竹马,本想着到了婚娶之年,那个男子会来娶她,可是那个男子却移情别恋,娶了别的女子为妻。

她伤心欲绝,脑海里回放着两个人曾经的海誓山盟,她越想越痛心,于是选择了轻生。

可是心中的怨气太重,她不肯去轮回,就想着找机会报复那个男子。

不过,男子请了一位道士做法,整个庭院都被道术笼罩起来,她根本靠近不了。

女子痛恨世间薄情郎,于是便在破庙附近搭讪路人。若是对方轻佻,女子便会下狠手,再抛之荒野。

郑木匠听闻女子的倾诉后,不禁摇了摇头,说道:“姑娘,你也是个可怜人,我就放你一马。不过,事情已经如此,无法挽回,你又何必如此执着呢?冤冤相报何时了,我劝你一句,放下怨念,快去轮回吧!你本是个受害者,知情人都会可怜你。可是你若是再做坏事,谁会可怜你呢?不要再给自己增加业障,否则会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古代故事:师徒庙里歇脚,女子邀请到家里留宿,师父一脚将她踢飞 - 天天要闻

女子不停地哭泣,朝着郑木匠点了点头,说道:“老师父说得对,正如您所说,事情已经如此,我没必要再执着,倒不如放下怨念去轮回,多谢老师父的指点!”

“嗯!你快去吧!记住,千万不要再做坏事!倘若再让我遇见你,我绝不饶你!”郑木匠一边说一边收起了墨斗线。女子朝着他磕头致谢,随后身影消失不见了。

“师父,她要是继续害人怎么办?”

“放心吧,她不敢。”

“师父,你怎么知道她有问题?”

“呵呵!孩子,你记住,出门在外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对方有何企图,你根本不知道。以后你自己独行时,一定要记住师父说的话,小心驶得万年船啊!”郑木匠说道。

“师父,我记住了!”李东强言罢,师徒二人继续赶路。

从此之后,破庙附近恢复了平静,再也没有人见过那个年轻女子。

不久后,郑木匠将祖传的奇术教授给了李东强。五年后,郑木匠不再外出做工,李东强依旧起早贪黑为了家奔波着,可他一直没有遇到奇怪的事。

五年之后,李成贵被释放出来,而救他的人,据说是知府大人的小女儿。

据说,知府的小女儿曾得了怪病,昏迷半年才苏醒过来。醒来后的小女儿似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不久后,小女儿整日为李成贵求情。于是,知府便给东县的王县令学了一封书信,王县令不敢怠慢,重查此案。

古代故事:师徒庙里歇脚,女子邀请到家里留宿,师父一脚将她踢飞 - 天天要闻

这才发现,李成贵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此。加上李成贵事发之前,也曾托人给王县令送过礼品。

王县令思虑再三,于是将李成贵释放出来,李成贵与妻儿团聚。他得知郑木匠对妻儿的帮助后,主动登门跪谢。

郑木匠将他扶了起来,两个人都流出了泪水。

而知府大人的小女儿,为何会为李成贵求情呢?

我想认真看故事的朋友应该已经猜到答案了。

民间故事常用夸张、离奇的方式来传递正能量,很多时候,故事的情节是被神话了,目的就是惩恶扬善。

那个可怜的女子,被郑木匠打伤,之后她听从了郑木匠的劝说,才会去轮回。

没想到却成了知府的小女儿,倘若她没有听从郑木匠的劝说,哪里会有这样的好结局?

那样的话,等待她的或许就是万劫不复之地了。

各位看官,您觉得呢?

声明:本故事属于虚拟创作,意在传承传统文化,向世人传递正能量,不要与封建迷信并论。

如果您喜欢我的故事,还请帮忙点赞支持一下,您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