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刚开年,我国水产研究院团队就郑重宣布,无刺草鱼研发成功!这一消息让众多有过鱼刺卡嗓子惨痛经历的人兴奋不已,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卡嗓子了!
这无刺草鱼究竟是如何研究出来的呢?真的一根刺都没有?
无刺草鱼的蜕变史,基因的秘密
不知道大家在吃鱼时,有没有被细小鱼刺卡嗓子或扎到牙齿缝的经历。不管是以哪种方式卡住,都令人十分难受。最惨的是卡得太深自己取不出来,只能去医院求助。作为吃鱼资深爱好者,时常会感叹一句:如果世界上的鱼都没有刺该多好啊!
歹毒的小刺
2012年,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研究团队们脑海中也蹦出了这个想法,对此开展了长时间研究。
草鱼身上的刺很多,就以肌间刺为例,一条鱼身上大约有102根,数量惊人。而这些肌间刺主要长在背部肌肉,大多长得又细又小是结蹄组织的一种,吃鱼时稍不留神就可能会随着鱼肉咽下去,卡住喉咙。
只有中国有的特色夜间门诊
鱼身上带刺是与生俱来,基因里带出来的东西,科学家们想要突破壁垒,从基因上找到鱼刺的秘密。多年以来,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无刺鱼,但一直未能找到突破口。直到2019年从斑马鱼身上发现了控制鱼刺生长的主效基因,我国正式敲开了无刺基因的大门。
不过想要获得无刺鱼并非易事,最初,科研人员分别在银鲫、鳊鱼、草鱼身上进行实验,使用先进的CRISPR/Cas9技术,精准地将鱼身上控制鱼刺生长的基因敲除,让草鱼在生长的过程中不再生产刺。
经过基因敲除的草鱼,慢慢长大,获得了第一代杂合体少刺鱼(F0)。
培育的鱼将会一条条被麻醉,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扫描,看看它的体内还有多少刺,只有刺数量减少的鱼才能成功进入下一轮培育。
这些鱼身上的刺虽然变少了,但依旧算不上真正的无刺鱼。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筛选培养,才能选出最优品种,达到无刺的效果。
虽然草鱼的繁殖能力强但它们的性成熟时间较长,一条草鱼从鱼卵之中孵化出来后,需要长达4年时间才会性成熟繁衍后代。为了能够缩短研究时间,科研团队将F0代草鱼带到了气候温暖的广东。
广东气候温暖草鱼生长成熟也变得更加迅速,经过2年时间F0的后代F1代终于繁衍成功。F1代之中不是所有鱼都没有肌间刺,其中没有刺的个体只占据17%,挑选出500条的数量。据科研团队所说,F1繁育的F2纯代将会彻底成为无刺鱼。
不过这里的“无刺”不是指一条鱼身上一根刺都没有,而是繁育出肌肉间没有刺的鱼。用来支撑身体的鱼骨依旧存在,能够让鱼儿自由自在的在水中遨游。
研发的无刺鱼从外形上来看跟有刺的没有区别,若是混在一起根本找不出来。为了让大家直观地感受无刺鱼,他们找来了农业大学的学生们品尝无刺草鱼。
煮好端上餐桌之后,已经看不出鱼的品种。同学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着送入口中品尝,吃入口中之中,大家纷纷猜测。有人说是鲢鱼,有人说是鳜鱼,但没有一个人猜出这是草鱼。
世界上本就有无刺鱼,将草鱼培育成无刺品种,难道不是多此一举?
可能有人会好奇,世界上的鱼品种这么多,本身就有不少鱼天生没有肌肉刺,譬如黄骨鱼、多宝鱼等等。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将草鱼培育成无刺鱼?
科研团队选中草鱼做研究,其实是有原因的。众所周知,中国人口众多不仅是美食大国也是食物消耗大国,毕竟人一多吃的东西自然也多。鱼作为优质蛋白之一,一直是餐桌上的美食,而草鱼作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草鱼正如其名主要以为水草为食,从饲养成本上比较相对较低。不仅能人工繁殖,生长速度也非常快,最大能够长到60斤!
长得快、个头又大,再加上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的特质,一跃成为了我国量第一的淡水鱼,每年需求量巨大。若是能够培育出无刺草鱼,就能让喜爱吃鱼的人不再担心卡嗓子,感受到美味与便利并存。
无刺草鱼研究成功之后,不少网友纷纷直呼:上链接,我要买!但也有一部分网友担忧,无刺鱼能吃吗?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对无刺鱼跟普通鱼进行了测试对比,不管从安全、营养等各个角度无刺鱼都跟普通草鱼没有差别,最重要的是没有刺后的鱼吃起来口感更佳,再也不用吐刺了。
不过,科技的进步也伴随着安全挑战,在无刺鱼推广到市场之前,将会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跟评估,所有评估合格之后,才会进入菜市场,最终走进千家万户。
全球首次培育出无刺鱼,意义重大?
归根结底,无刺鱼的培育是基因编辑的结果,这也意味着我国在基因编辑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意义非凡。
自1953年沃森跟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科学界一直致力于破解基因密码,也在一直探索者能够在基因编辑上有所突破。
早在80年代就有科学家在老鼠身上做实验,取得突破性成果,从而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近些年来虽然科技在进步,但在基因编辑上一直受限制,与此同时还有伦理以及安全的担忧。
目前,基因编辑使用最先进以及最广泛的技术便是CRISPR/Cas9技术,但是依旧存在无法对所有基因实现编辑,RNA编辑更存在不稳定性。
基因编辑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担忧伦理跟安全的同时,其中也存在着挑战与希望。若是人类有一天能够真正破解基因秘密,就可以永久地改变一个物种的基因,就好比在手中握上了一根魔法棒。
我们都知道基因是遗传了父母双方各一半,组合之后形成的新生命。然而,大部分的基因是“自私”的,有一些基因自带疾病并具有遗传性,如果能够自由编辑基因,或许能够敲除劣质致病基因从而让个体或后代变得更加健康。
譬如某个人患有血友病,他无法产生雪凝蛋白缺少凝血因子IX,一旦不小心出现伤口就会造成喷涌性失血,有时候关节淤青,变得像一个大肿瘤一般。通过基因疗法,能够提高凝血因子,就能达到治疗作用。
血友病患者全世界大约40万人,若是能够取得突破性成功,以后他们也无需再受到病痛折磨。
其实,基因编辑早在科学中投入使用并且取得了巨大成效。生物学家chruch跟他的同事们发现,猪细胞之中含有62组逆转录病毒,经过多年研究将这些带有病毒的基因敲除,得到了更加健康的基因猪,在这些基因猪身上能够培育人类器官。
世界上首个使用猪心脏移植的病人,就是从基因猪身上培育的。若是能够自由编辑基因,或许也能够培育出更多可替代器官,为等待心脏、肾脏移植的病人带来新希望。
人们对于科技的发展有展望,但也存在着恐惧心理,毕竟发展以及未来的预向是不可控的。就像现在人们依旧会害怕乘坐无人驾驶的汽车一样,认为自己能够把控的东西才更安全,基因编辑亦是如此。
我们希望科技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享受与便利,同时也希望所有的发展都是可控安全的!
市场上推出无刺鱼,你会想要去试一试吗?